“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1201题

关于“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经济法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B.“调整经济的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

C.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是“调整经济的法”

D.“经济法”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

E.“调整经济的法”简称“经济法”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

“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项B说法错误。

“调整经济的法”,是指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选项C说法正确):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选项D和E 说法错误);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选项A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ABDE。


第1202题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定的法律体系中,(  )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A.民商法

B.证券法

C.海商法

D.合同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A正确。

合同法、证券法、海商法都属于民商法的分支。B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203题

下列法律制度中,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有(  )。


A.产品质量法

B.物权法律制度

C.合同法律制度

D.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E.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物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等均属于民商法。BCD正确。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均属于经济法。AE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204题

体现人对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制度(  )。


A.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B.人格权法律制度

C.合同法律制度

D.物权法律制度

E.法人制度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民商法。

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这种结合具体体现为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就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调整无形的智力成果的支配关系的法律制度,也属于调整财产支配关系的范围。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通过调整各种社会物质财富的归属和利用关系,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过程和社会 经济的结构。

AD说法正确,BCE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


第1205题

调整社会物质财富的归属和利用关系的法律制度是(  )。


A.刑法

B.诉讼法

C.证券法

D.物权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民商法的内容。

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通过调整各种社会物质财富的归属和利用关系。D正确。ABC与题干不符,刑法、诉讼法属于其他法律部门,物权法属于民商法中的物权法律制度,证券法属于民商法中的合同法律制度。本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该定义理解为: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


第1206题

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包括(  )。


A.经济管理关系

B.人与政府的关系

C.市场管理关系

D.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ACD正确。

B项描述过于广泛,不能体现出经济层面,可排除。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类)


第1207题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包括(  )。


A.经济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民事关系


参考答案:D


第1208题

政府机构为采购设备而进行招标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经济法中的(  )。


A.宏观调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市场管理关系

D.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三类:

1.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运用一系列手段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2.市场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是指国家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由经济法调整。

3.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参与,由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指挥,转向公开市场操作和间接干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化趋势。下两种表现形式:①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进行招标、订(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活动时发生的合同关系;②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本题答案为D。


第1209题

经济法调整的市场管理关系包括( )。


A.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B.财政政策关系

C.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D.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E.产业政策关系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法。

经济法调整的市场管理关系如下:

根据上图可知,本题答案为ACD。


第1210题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市场管理关系是(  )。


A.消费者权益保护

B.维护公平竞争

C.产品质量管理

D.民事法


参考答案:D


第1211题

下列不属于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的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C.经济法和民商法

D.经济合同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其他法律部门
除了民商法和经济法外,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还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ABC属于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D项为无关干扰项。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D。


第1212题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B.物权属于支配权

C.物权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D.物权是相对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物权法的概念和特征。

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A选项正确。

物权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物权属于支配权。BC选项正确。

绝对权是与相对权相对的概念,是指权利的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的权利,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其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权利人所享有的物权的义务。故物权是绝对权,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213题

下列关于物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B.一物一权原则是物权的基本原则之一

C.物权的客体是人

D.从设立目的的角度可以将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

E.物权和债权构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参考答案:ABE


解析:

考查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A选项正确。

一物一权原则是物权的基本原则之一。B选项正确。

物权的客体是物。所以选项C错误。

从设立目的的角度,物权可以被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物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范围不同,可以将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所以选项D错误。

物权和债权构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E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E。

【思路点拨】D选项,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权进行分类:


第1214题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这是物权法(  )原则的体现。


A.一物一权

B.物权法定

C.物权公示

D.预告登记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对物权的享有与变动均应采取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的原则,依此物权法规定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一物一权原则的含义有: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物权。A选项不符合题意。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得丧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均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地创设。B选项不符合题意。

预告登记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或尚未成就时,即权利取得人只对未来取得物享有请求权时,法律为保护这一请求权而为其进行的登记。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其他物权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215题 关于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得丧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由法律规定

B.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同一物之上不可以并存数个物权

C.动产所有权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动产质权、留置权也以占有为权利象征;不动产则以登记为权利象征

D.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E.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得丧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均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地创设。选项A正确。

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物权。同一物之上可以并存数个不相矛盾的物权。选项B错误。

动产所有权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动产质权、留置权也以占有为权利象征;不动产则以登记为权利象征。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普通的动产一经交付,便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后果;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选项C正确。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选项D正确。

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选项E正确。



第1217题

关于不动产登记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的不动产登记工作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

B.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的最本质区别是登记前后权利主体的变动情形不一样

C.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自异议登记之日起90日内不提起诉讼的,异议登记失效。

D.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15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全国的不动产登记工作。选项A说法不正确。

登记前后权利主体的变动情形不一样。转移登记前后的权利主体不一致,而变更登记前后的权利主体一致,这是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B项正确。

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自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提起诉讼的,异议登记失效。C项不正确。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90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D项不正确。

本题答案为B。


第1218题

下列关于转移登记与变更登记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有(  )。


A.转移登记前后的权利主体不一致,变更登记的权利主体一致

B.转移登记是不动产权利转让行为

C.变更登记是不动产权利转让行为

D.转移登记只是不动产权利主体或客体形式上的变化

E.转移登记一般应依法缴纳相关契税所得税等,变更登记不需缴纳税款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转移登记的权利主体不一致,而变更登记前后的权利主体一致。这是转移登记和变更登记最主要的区别。转移登记是不动产权利转让行为,变更登记只是不动产权利主体或客体形式上的变化。A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

转移登记一般应依法缴纳相关契税所得税等,变更登记不需缴纳税款。E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


第1219题

不动产物权发生权利转移时所进行的不动产登记称为(  )。


A.转移登记

B.变更登记

C.更正登记

D.异议登记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转移登记是指不动产物权发生权力转移时所进行的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不动产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时进行的登记。B选项错误。

更正登记和异议登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不动产登记的类型:(7种)


第1220题

下列物权种类中属于自物权的是(  )。


A.抵押权

B.所有权

C.建设用地使用权

D.地役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物权的种类。

自物权:权利人对自己所有的标的物依法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所有权为自物权。

用益物权:以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设立的物权。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典权等。

担保物权: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他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从物权: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如地役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A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