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2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负有法定的忠实和勤勉义务的不包括( )。
A.董事
B.股东
C.监事
D.高级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B
解析:
《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直接考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
第1322题
关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法定义务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都属于高级管理人员
B.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人不得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C.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D.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法定义务。
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选项A说法正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选项D说法不正确。
(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
(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选项B说法正确。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选项C说法正确。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D。
第132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列情形中,对公司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有( )。
A.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 配利润条件的
B.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C.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 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D.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
E.公司变更住所地的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股份发行与回购的主要内容。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①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②公司合并、分立 、转让主要财产的;③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ABC说法符合题意,DE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1324题
根据规定,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发行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
B.可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C.可以等于股票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D.同次发行的股票,每股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
E.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的权利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股份的发行。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的权利。AE选项正确。
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发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D选项缺少“同种类”,错误。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BC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单位诶ABCE。
第1325题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时,应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该法定期限为( )。
A.公司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
B.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之日起10日内
C.合并各方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10日内
D.公司办理工商登记后10日内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公司的合并和分立。
公司合并: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A正确。
【思路点拨】注意与公司分立和公司清算进行区分:
公司分立: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公司清算: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以外,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报纸上公告。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26题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公司合并与分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公司合并(分立)应当自作出合并(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
B.公司合并(分立)应当自作出合并(分立)决议之日起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C.公司的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不经过清算程序,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的法律行为
D.公司合并(分立)应当自作出合并(分立)决议之日起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E.公司合并(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公司合并(分立)的有关内容 。
公司合并(分立)应当自作出合并(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AB正确,D错误;
公司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依法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行为。原文没有强调必须经过清算程序才可以分立,故C正确;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公司承继。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E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1327题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分别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公司,原公司解散。此种情形称为( )。
A.派生分立
B.吸收合并
C.新设合并
D.新设分立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公司分立。
派生分立是指公司以其部分财产另行设立一个或数个公司,原公司继续存续。A不符合题意。
新设分立是指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分别归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设公司,原公司解散。D正确。
BC为无关干扰项。
本题答案为D。
第1328题
下列关于公司分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立后的公司对公司分立前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B.公司分立,应当编制利润表
C.公司分立应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2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D.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B错误。
公司分立应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C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32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解散的原因有( )。
A.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
B.公司被责令停业整改
C.公司连续三年亏损
D.因公司合并需要解散
E.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公司解散的原因: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A正确。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D正确。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5)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E错误)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BC的程度没有到达解散的原因,故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AD。
第133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 )多少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A.10%
B.60%
C.25%
D.51%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公司解散。
《公司法》第182条规定了公司的司法解散,作为解决公司僵局的手段。公司经营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A说法正确,BCD均表述错误。
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1331题
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下列情形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
A.股东以利润分配请求权受到损害为由起诉要求解散公司的
B.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2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C.公司持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D.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公司解散。
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BCD项法院给予授理。
本题答案为A项。
【思路点拨】《公司法司法解释(二 )》列举了下列情形,可由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①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②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③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④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第1332题
下列事务中,属于公司清算组的职权范围的有( )
A.清理债权、债务
B.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C.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D.代表公司对外进行清算之外的经营活动
E.清理公司财产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司的清算。
清算组的职权:
①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E正确。
②通知、公告债权人;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C正确。
③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④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A正确。
⑤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B正确。
【思路点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所以D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1333题
关于工业产权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A.工业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征
B.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
C.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D.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E.声音商标属于非传统商标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考查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工业产权的特征包括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选项A说法正确。
工业产权与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选项B说法正确。
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选项C说法错误。
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选项D说法正确。
声音商标属于非传统商标。选项E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ABDE。
【思路点拨】
本题中注意C选项。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也就是发明出产品的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以课题组为例,课题组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最终的发明或设计人仍然是自然人。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是拥有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人。发明(设计)人不一定就能够拥有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如职务发明。
第1334题
工业产权具有的特征包括( )。
A.法定性
B.专有性
C.全球性
D.地域性
E.时间性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产权的特征。
工业产权的特征包括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BDE正确。
BDE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DE。
【思路点拨】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从工业产权概念来看,工业产权是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有权。
从概念中最后半句内容就显现出了工业产权的特征,即期限性、地域性、专有性。掌握了工业产权的概念,也就掌握了工业产权的特征。这也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
第133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
B.专利权转让,应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和公告, 转让自双方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
C.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D.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E.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的权利
参考答案:AE
解析:
考查专利权。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A正确。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B错误,应是经由xx方公告,而不是自己发出公告。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期限是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15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C错误。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D错误。
专利权人具有标示权,即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的权利。E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思路点拨】
本题A选项可以扩展出另一种考查方式,如将其改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设计方案”,此种表述就是错误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对应的是技术方案,外观设计对应的是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133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专利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专利权人有缴纳年费的义务
B.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C.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自授予之日起计算
D.专利权人有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使用费的权利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专利权。
专利权人有缴纳年费的义务。A选项正确。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B选项正确。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C选项错误。
专利权人有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使用费的权利。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三类保护期限注意区分,期限为10年的是实用新型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第1337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下列哪些发明不授予专利权( )。
A.违反法律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B.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C.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E.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专利权不予授予的内容。
根据上表内容,BCD可直接对号入座选出,并可排除E项。难点是A项,根据《专利法》,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所以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受专利法的保护。但是本题A已经说明是“违法法律规定”这一前提,即违背了《专利法》相关规定,不授予专利权。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338题
下列关于专利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明人可以是自然人、单位或是课题组
B.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现、实用新型两种
C.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D.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
E.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参考答案:CD
解析:
考查专利权。
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不可以是单位或课题组。A选项错误。
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B选项错误。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
第1339题
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主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B.对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发明人给予奖金和合理报酬
C.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辅助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
D.单位和个人之间没有协议,构成委托开发的,申请专利权以及取得的专利权归委托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专利权。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金、报酬的权利。AB正确。
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不是执行本单位任务,也没有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C正确。
D应归受托人,非委托人,故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即,如果单位或个人之间没有协议,构成委托开发的,申请专利权以及取得的专利权归受托人。
第1340题
下列关于专利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专利权人的权利分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B.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C.专利权的终止有期限届满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种情况
D.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E.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参考答案:BDE
解析:
考查专利权。
专利权人的权利分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A选项正确。
自申请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B选项错误。
专利权的终止有期限届满终止和提前终止两种情况。C选项正确。
D属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所以错误。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1.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2.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3.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E选项错误。
本题为反选题,正确答案为BDE。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一下这两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