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1381题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A.反垄断委员会

B.商务部

C.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反垄断机构设置。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指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主要包括: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根据“反垄断”关键词即可选出A项,排除BCD。


第1382题

下列协议中,哪些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


A.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B.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C.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D.供应商对不同销售商的销售区域和对象进行划分,严禁销售商越界销售

E.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参考答案:AB


解析:

考查垄断行为。

如图为两种垄断行为的具体内容:

根据题意,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是AB项;CE属于纵向垄断协议;本题D项为较难选项,垄断行为中的“分割销售市场”通常指多个供应商分割销售市场,D项不能体现出多个,而体现的是一个供应商下多个零售商的分支关系,不是多个供应商的并列关系,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B。


第138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垄断行为不包括(  )。


A.向经营者的工作人员实施商业贿赂

B.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C.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D.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垄断行为的种类。

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B正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C正确);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D正确)。A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题为反选题,故正确答案为A。


第1384题

经营者集中案件审理中,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附加限制性的决议,下列各项,属于行为性条件的有(  )。


A.剥离有形资产

B.终止排他性协议

C.剥离无形资产及权益

D.许可关健技术

E.开放平台等基建设施


参考答案:BDE


解析:

考查垄断行为。

本题较偏,在垄断行为中,对经营者集中的特殊规定:

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也就是通过设立一些限制条件,来降低因为允许经营者集中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

①剥离有形资产、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者相关权益(以下简称剥离业务)等结构性条件;

②开放其网络或者平台等基础设施、许可关键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者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协议等行为性条件;BDE正确。

③结构性条件和行为性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

AC不属于行为性条件,故不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BDE。


第138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制度为(   )。


A.豁免制度

B.宽恕制度

C.和解制度

D.适用除外制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实践中,针对垄断协议的调查存在一定困难,《反垄断法》第56条第3款规定了宽恕制度,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故B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通过常识分析也可排除A选出B。因为题干给出了“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此行为类似违法犯罪人员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根据常识,这些违法行为当然不能被豁免,但会被宽大处理,即从轻处理,也就是宽恕制度。


第1386题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特定情形的,可被《反垄断法》豁免。这些情形包括( )。


A.固定商品价格的

B.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C.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D.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E.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垄断行为。

垄断协议的豁免是指不以限制竞争为目的,为某种公共利益而达成的合意或者一致行动,反垄断法是允许的。其情形包括: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上述(1)-(5)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BCD正确。

A错误,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

E错误,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属于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1387题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有(   )。


A.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D.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E.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参考答案:AE


解析:

考查垄断行为。

如图为两种垄断行为的具体内容:

根据题干,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属于纵向垄断协议,AE正确。BCD选项属于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第1388题

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侵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不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

C.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3万元,不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E.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属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参考答案:ADE


解析:

考查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行为。选项A说法正确。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选项B说法不正确。

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选项C说法不正确。

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万元。选项D说法正确。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①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②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③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④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选项E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ADE。


第138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部门认为甲乙公司交易中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甲公司为行贿方,则受贿的一方可能包括(  )。


A.对乙公司决定是否与甲公司进行交易有影响力的个人

B.利用职权能够影响乙公司与甲公司交易的个人

C.受乙公司委托办理甲乙公司交易的单位

D.乙公司

E.乙公司的工作人员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商业贿赂行为。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①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E正确。

②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C正确。

③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AB正确。

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思路】D选项是因为综上三点,是对两公司的交易起影响或决定作用的人或组织,交易双方已经是甲乙公司,所以假设行贿方是甲公司,则受贿对象可能会是乙公司内部的人员或委托单位,不可能再是乙公司,即使是乙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也不能代表乙公司整体。


第1390题

下列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


A.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B.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二千元

D.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E.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参考答案:AB


解析:

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A正确。
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正确。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万元。C错误。DE不在上述范围内,属于正常销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第1391题

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的是(  )。


A.混淆行为

B.商业贿赂行为

C.虚假宣传行为

D.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E.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不正当竞争的种类。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包括: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商业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ABCE正确。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属于垄断行为,所以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E。

【思路点拨】《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1392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是(  )。


A.甲公司将其与乙公司订立合同过程中获悉的乙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给戊公司

B.甲企业盗窃乙企业的商业秘密用于产品制造

C.某技术研究院违反约定擅自将丙公司委托开发的某项技术出售给丁公司

D.丁公司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侵犯商业秘密是指经营者不正当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C选项只是违约,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思路点拨】注意法律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的认定中最后一句是: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故做题时重点看各项中没有体现该点的,本题C项没有说明“使用了商业秘密”。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393题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的执法机构为()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市级

D.市级及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的执法机构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B符合题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出其他部门查处的,依照其规定。
本题答案为B。


第139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  )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500万元以下的赔偿。


A.为独占市场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B.从事混淆

C.侵犯商业秘密

D.不正当有奖销售

E.诋毁商誉


参考答案:BC


解析:

考查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从事混淆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500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选出BC,排除ADE。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


第1395题

《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但(  )不适用该法规定。


A.建筑材料

B.建筑设备

C.小汽车

D.建设工程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概念。

《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ABC选项适用于产品质量法,D选项不适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1396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下列物品中属于“产品”的是(  )。


A.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建筑材料

B.天然的物品

C.建设工程

D.自产自用的物品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天然存在自然生长的物品,以及非用于销售的物品,均不属于该法界定的产品范围。BCD不选。

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属于该法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该法规定。A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A。


第1397题

关于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A.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B.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C.产品或包装上标识必须真实,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D.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E.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天然存在或自然生长的物品,以及非用于销售的物品,不属于该法界定的产品范围。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选项A说法正确。

产品或包装上标识必须真实,且符合下列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选项C说法正确;

(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4)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选项B说法正确。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选项D说法不正确。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选项E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ABCE。


第1398题

国家实行产品质量抽查制度,抽查的对象有(  )。


A.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

B.天然存在或自然生长的物品

C.可能危及人身健康的产品

D.消费者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E.可能危及财产安全的产品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的监督

产品质量抽查制度。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B项错误,天然存在或自然生长的物品不属于产品范畴。

本题答案为ACDE。


第1399题

根据《产品质量法》下列项目属于销售者产品质量义务的是(  )。


A.进货验收义务

B.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

C.销售者不得更改、覆盖、涂抹产品标识

D.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

E.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进货验收义务。A选项正确。

2.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B选项正确。

3.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销售者不得更改、覆盖、涂抹产品标识。C选项正确。

4.遵守有关禁止性规范: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D选项正确。

E选项错误,E属于生产者的义务,不属于销售者的义务,产品或包装上标识必须真实,且符合要求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 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义务;2. 产品或包装上标识必须真实,且符合要求;3. 危险物品或特殊产品的包装及警示义务;4. 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5. 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1400题

产品或者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


A.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B.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C.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

D.进货验收义务

E.裸装的食品必须附加产品标识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作为义务包括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六)特殊产品(如易燃易爆等)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出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标志,标明运输注意事项。

D选项为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E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