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721题 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然后屈曲的最大角度是
A.120~135°
B.135~150°
C.150~165°
D.90~110°
E.110~130°
参考答案:B
解析:
肘关节完全伸直位,即中立位0°时,屈曲后的最大度数是135~150°。
第1722题
Thomas征主要用于检查下列哪种畸形
A.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
B.髋关节屈曲畸形
C.膝关节屈曲畸形
D.髋关节内收内旋畸形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B
解析:
又称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紧贴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翘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上,即为阳性体征。说明该患侧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第1724题 血肿炎症机化期在断端形成血肿,一般在伤后多长时间形成
A.8~10小时
B.10~12小时
C.12~14小时
D.24~48小时
E.6~8小时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肿炎症机化期是骨折后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一般伤后6~8小时,骨折断端的血肿凝结成块。
第1725题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
A.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
B.骨板形成塑形期、骨内外膜增生期、血肿炎症机化期
C.骨内外膜增生期、髓内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
D.髓内骨痂形成期、血肿炎症机化期、骨内外膜增生期
E.血肿炎症机化期、骨内外膜增生期、髓内骨痂形成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血肿炎症机化期(或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或骨痂改造塑形期)。
第1726题 成人骨折病患的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A.8~10周
B.10~12周
C.8~18周
D.12~24周
E.4~8周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一时期数值在最新教材有所变动,老教材时间为4~8周,最新教材是12~24周,请注意区别记忆。
第1727题 治疗骨折不可轻易切开复位内固定,最主要的原因
A.损伤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B.术中发生意外
C.影响骨折血运,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D.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骨髓炎
E.易损伤大血管,引起肢体坏死
参考答案:C
解析:
骨的部分血运来自骨膜与周围软组织,尽管在手术中注意轻巧仔细操作,但软组织与骨膜的剥离仍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血运,使骨折端的坏死区增大,引起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更严重的是切开复位术使闭合性骨折人为地变为开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为骨折部位的组织由于暴力的作用,本来已有严重损伤,手术势必增加局部损伤,影响血运,使局部组织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细菌更容易在切口内生长、繁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不但给伤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还可能造成残疾。
第1728题 下列哪项不是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
A.通过手法整复,仍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B.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整复失败
C.多处骨折,为减少并发症
D.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手术探查
E.关节内的骨折,关节面移位超过2mm
参考答案:A
解析:
1.骨折累及关节面有显著移位,不宜手法复位,或手法未能复位或复位后不能保持位置者应切开复位。
2.骨折合并同一骨骼的关节脱位,由于脱位关节的远端有骨折,施行手法复位有困难者。
3.一骨数处骨折或同一肢体的股骨和胫骨骨折,或多发性骨折,为了预防并发症和便于病人在床上活动,可选择某些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有明显移位的撕脱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难以维持折端对位者。
5.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松解失败者。
6.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或神经损伤,在修复血管或神经前,必需先行切开复位术,恢复骨架的支撑作用。
7.伤员未能及时就医,来院时已不能进行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治疗,而骨折移位明显,日后势必影响肢体功能者。
8.某些血液供应有障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等,外固定不利于维持复位和愈合,应行切开复位或手法复位三翼钉等内固定,以期牢固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9.有明显移位的骨骺骨折,复位不良或两骨折端不能紧密接触者。
第1729题 下述哪项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A.青枝骨折
B.横行骨折
C.斜行骨折
D.压缩性骨折
E.裂缝骨折
参考答案:C
解析:
不稳定性骨折是骨折端容易发生移位的一类骨折,选项中斜行骨折由于骨折端接触有一定角度,受力不稳容易移位,故选C。
第1730题 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A.防止骨折断端再发生移位
B.防止再损伤
C.便于伤员搬运
D.止痛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第1731题 骨折功能复位,正确的说法是
A.旋转移位可不完全矫正
B.长骨干横骨折对位至少达2/3左右
C.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D.前壁双骨折只需对位良好
E.儿童下肢短缩骨折移位不超过3cm
参考答案:C
解析:
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是:旋转移位和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人下肢短缩移位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成角移位下肢可允许轻微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成角移位,侧方成角必须完全复位;长骨干横形骨折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前壁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
第1732题 骨折功能复位标准,正确的说法是
A.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不需矫正
B.前臂双骨折只需对位良好
C.下肢缩短移位成人不超过2cm
D.旋转移位必须矫正
E.长骨干横骨折对位至少达3/4
参考答案:D
解析:
骨折功能复位标准:
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4)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第1734题 肱骨下1/3骨折,哪项检查,简单实用正确
A.肱骨全长的X线正侧位
B.肱骨下1/3为中心MRI
C.肱骨下1/3为中心,包括肘关节的正侧位
D.肱骨下1/3正侧,斜位X线片
E.肱骨下1/3部位CT
参考答案:C
解析:
因肱骨下1/3解剖位置距离肘关节较近,故拍片时需要排除肘关节有无合并伤。
第1735题 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
A.肌肉痉挛
B.筋膜间隙内高压
C.病变以下血供受阻
D.静脉血栓
E.主要神经损伤
参考答案:B
解析:
肢体损伤后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使组织进一步缺血,恶性循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
第1736题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是
A.关节僵硬
B.骨化性肌炎
C.创伤性关节炎
D.缺血性骨坏死
E.骨筋膜室综合征
参考答案:E
解析: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有休克、脂肪栓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等。
第1737题 关于关节脱位特有体征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压痛、肿胀、瘀斑
B.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C.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D.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E.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般表现:患处疼痛、肿胀、丧失活动功能;特殊表现:畸形、弹性固定、关节腔空虚。
第1739题 股骨下1/3被砸伤患者,局部肿胀,疼痛,畸形,首先正确的检查是
A.包括膝关节在内的股骨下1/3正侧位X线片
B.股骨下1/3横断面的BT
C.检查有无骨摩擦音
D.检查有无异常活动
E.包括胫骨上1/3在内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考虑股骨骨折,关于骨折首选的检查是X线检查,同时应了解膝关节有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