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该病人的麻醉原则是
A.增加心脏的前向血流
B.维持平均动脉血压不低于85mmHg
C.维持心率不大于75次/min
D.增加心脏的前负荷
E.维持心脏的氧供需平衡
参考答案:E
解析:
因麻醉药品会对循环等系统造成影响,故麻醉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肝、肾、肺,神经等多系统功能状态,例如交感神经广泛阻滞后会起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的作用。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主要是患者的整个冠状动脉丛对血管收缩刺激表现出高敏感性,冠脉张力基础的异常可能是冠脉血管壁的收缩性增高的原因。
第302题 下列预防腹部切口裂开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适当腹部加压包扎
B.提高营养状况
C.良好麻醉肌肉松弛下缝合切口
D.必要时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合
E.患者咳嗽时最好是半卧位
参考答案:E
解析:
胸腹部有切口的病人,咳痰时,病人应抱一小枕,护士或家属可用双手进行保护性按压切口。方法是病人咳嗽时,腹压增加,腹部膨起,就会引起切口疼痛,甚至裂开,此时帮助按压切口,可减轻疼痛,减少伤口张力。
第303题 Ⅰ级手术切口若发生术后感染,致病菌最可能为
A.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B.真菌
C.厌氧菌
D.破伤风杆菌
E.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Ⅰ级手术切口即清洁伤口,主要是院内感染,常见的是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所致。
第304题
于术中2小时,患者血气分析显示PaCO2 51mmHg,PH 7.29,提示
A.通气不足
B.上呼吸道梗阻
C.下呼吸道梗阻
D.麻醉剂过敏
E.麻醉剂中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麻醉期间和全麻后都有可能发生通气不足,主要表现为CO2潴留,同时可以伴有低氧血症,血气分析特点是PaCO2>50mmHg,PH<7.30。全身麻醉药、镇痛药及药物残余作用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是其主要原因。
第305题 此时的处理应
A.拮抗药逆转
B.静注氢化可的松
C.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D.静注氨茶碱
E.机械通气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是术中麻醉药所致中枢性呼吸抑制,应立即以机械通气维持患者呼吸,直到呼吸功能完全恢复。
第306题 第一考虑与手术有关的为
A.肝损伤
B.胆总管损伤
C.胆囊管钛夹脱落
D.小肠穿刺损伤
E.小肠电热损伤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频电刀通过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产生组织破坏效应而达到凝固、止血、切割的治疗目的,54%的肠损伤及82%输尿管损伤均为电热损伤所致热损伤后,在术中及术后早期不易发现,一般在术后3~7天出现,可导致严重腹膜炎,肠梗阻,甚至死亡。
第308题 创伤或严重感染时,能像需求增加
A.100~150%
B.100~130%
C.100~140%
D.100~300%
E.100~200%
参考答案:E
解析:
创伤或严重感染时,能量需求增加100~200%,机体以高代谢和分解代谢为主。
第309题 医师张某,予评测一名14岁男孩的营养状况,已知男孩身高150cm,体重63kg,其体重指数是
A.正常
B.重度肥胖
C.轻度肥胖
D.中度肥胖
E.营养不良
参考答案:C
解析:
体重指数BMI:BMI被公认为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计算公式如下:BMI=体重(kg)÷身高2(m);正常值为19~25(19~34岁),21~27(>35岁);>27.5为肥胖,其中27.5~30为轻度肥胖,30~4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本例患者63/1.5/1.5=28,属于轻度肥胖。
第310题 长期的全胃肠外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胸
B.空气栓塞
C.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D.导管扭结
E.气胸
参考答案:C
解析:
长期的全胃肠外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和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是输入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而内生胰岛素一时不能相应增加所导致的。
第311题 手术后,机体处于分解状态下,在无感染的前提下,其分解期持续
A.2~5天
B.3~6天
C.3~7天
D.3~9天
E.2~4天
参考答案:C
解析:
手术后,机体处于分解状态下,在无感染的前提下,其分解期持续3~7天。
第312题 下述关于麻醉代谢和毒性下述错误的是
A.药物代谢率越低,其毒性也就越低
B.多数吸入麻醉药脂溶性大
C.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D.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氨增多
E.细胞色素P450是药物氧化代谢酶
参考答案:D
解析:
麻醉药物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肿的无机氟浓度升高,而不是氨。这题偏难,但作为临床外科医师要对病人术后肾脏损害因素要有一定的了解。
第313题 创伤时,机体的代谢反应特点是
A.慢速代谢
B.高效代谢
C.正常代谢
D.合成代谢
E.快速代谢
参考答案:B
解析:
创伤、手术、感染等前提下,机体的代谢反应特点是高代谢和分解代谢为主。
第314题 精氨酸在营养支持中的特殊作用是
A.红细胞的能源
B.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C.刺激生长激素的释放
D.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E.单核细胞的能源
参考答案:C
解析:
精氨酸能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辅助测定垂体功能。
第315题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需要能量为
A.1500kcal
B.1600kcal
C.1700kcal
D.1800kcal
E.1400kcal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需要能量为7535Kj(1800kcal),主要由食物供给。
第316题 肠外营养支持时,脂肪乳制剂在患者严重应激状态下,其摄入量为
A.1.0 g甘油三酯/(kg·d)
B.1.5g甘油三酯/(kg·d)
C.1.8 g甘油三酯/(kg·d)
D.2.0 g甘油三酯/(kg·d)
E.0.7g甘油三酯/(kg·d)
参考答案:B
解析:
脂肪乳是肠外营养中比较理想的能源物质,一般情况下剂量为0.7~1.3 g甘油三酯/(kg·d),严重应激状态下课增至1.5 g甘油三酯/(kg·d),脂肪乳剂输入速度是1.2~1.7mg/(kg·min)。(八版外科数值)
第317题 禁食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多少克,能够明显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
A.80g
B.120g
C.150g
D.300g
E.100g
参考答案:E
解析:
禁食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100g,能够明显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使每日尿氮排除量减少至2.5g。
第318题 禁食多少小时后,肝糖原被耗尽
A.15小时
B.18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E.12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禁食24小时后,体内存储的肝糖原(约200g)被会耗尽,于是体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供给。
第319题 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体重75kg,肠外营养制剂中葡萄糖应给予
A.375g
B.262g
C.178g
D.75g
E.472g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般这情况下肠外营养葡萄糖供给量为3~3.5g(kg·d),严重应激时应调整为2~3g/(kg·d)。本题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只是胃肠功能未恢复,所以按照3~3.5g(kg·d)进行计算。
第320题 若需要减小患者肠外营养输入后对内环境及代谢的影响,输入时应
A.循环输注
B.间断输注
C.按比例输注
D.睡眠时输注
E.持续输注
参考答案:E
解析:
肠外营养输注有持续输注法和循环输注法两种。持续输注因各种营养素同时等比例输入,对机体氮源、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处于持续状态,对机体代谢及内环境影响较小;而循环输注适合病情处于稳定前提下,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