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521题
男性,46岁,近2年反复上腹不适,胀痛,暖气。无反酸。查体:上腹轻压痛,胃镜: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A.慢性浅表性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体炎
C.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D.十二指肠球炎
E.浅表萎缩性胃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常胃镜所见:正常胃粘膜细致、柔软、光滑,呈淡红色,表面有一薄层透明粘液,粘附于胃表面,具有粘滞性和弹性。胃皱襞迂曲宛转互相平行靠拢,自体上部至下部,达窦部时变细并消失。胃体大弯处皱襞最明显,前后壁较少,小弯处则很少见到。胃底部皱襞粗大呈明显的脑回状。胃腔注气后扩张,粘膜随之伸展。窦部见不到纵行皱襞。胃镜下正常胃粘膜胃底部可见较细的血管,其余部位看不到血管。
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充血和水肿,有时可见糜烂和出血。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变薄,呈灰黄或灰白。粘膜皱襞减少变细,甚至消失,粘膜光滑。粘膜下血管分枝清晰可见,有时可见出血和糜烂。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第1522题
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
A.上腹饱胀不适,食后加重
B.长期上腹痛,进食后缓解
C.上腹不适,反酸,腹泻
D.上腹部疼痛,向肩背部放散
E.贫血,消瘦,上腹部可见胃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科教材有如下描述:
约70%~8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胃粘膜有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常有疲软、舌炎和轻微黄疸,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第1523题
男性,46岁,有胃癌家族史,本人因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结果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和活动性炎,对此病人最好的处理为
A.定期胃镜复查
B.定期X线造影复查
C.手术切除胃,预防胃癌
D.根除Hp治疗
E.黏膜保护剂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Hp感染引起的慢性B型胃炎,特别是有活动性者及重度肠上皮化生者,尤其是本例又存在胃癌家族史,应给予根除Hp菌治疗。
第1524题
女性,65岁。反复不规律上腹部隐痛8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则验证活动性炎症的客观依据是
A.肠上皮化生
B.中性粒细胞浸润
C.出血
D.浆细胞浸润
E.淋巴细胞浸润
参考答案:B
解析:
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当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时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1525题
慢性胃窦胃炎(B型胃炎)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易出现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
B.有时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
C.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增高
D.胃酸偏低
E.可以引起恶性贫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胃窦炎不会导致恶性贫血。
第1526题 胃镜下可见黏膜苍白、变薄,血管透见,应诊断为
A.胃溃疡
B.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C.胃癌
D.慢性糜烂性胃炎
E.慢性萎缩性胃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表现主要是黏膜苍白、变薄,血管透见。
第1527题 关于此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错误的是
A.胃腺体部分或全部萎缩
B.仅见粘膜浅层炎性细胞浸润
C.常见幽门腺化生
D.重度肠上皮化生
E.常伴异型增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第1528题 该患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Menetrier病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慢性淋巴细胞性胃炎
E.胃癌
参考答案:C
解析:
胃镜下“胃体皱襞稀疏,黏膜血管透见”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典型表现,结合病史可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1529题 对诊断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癌胚抗原
B.血胃泌素
C.血胃蛋白酶原
D.血壁细胞抗体
E.血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参考答案:D
解析:
从内镜表现来看,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可诊断为A型胃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多表现为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阳性,因此作壁细胞抗体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第1530题
男性,54岁,间断上腹不适疼痛4年,餐后加重,暖气。胃液分析BAO为0,MAO为5mmol/h,胃pH4.5,最大可能是
A.慢性浅表性胃窦炎
B.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C.慢性肥厚性胃炎
D.十二指肠溃疡
E.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参考答案:B
解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常正常或增高,A型萎缩性胃炎的胃酸降低,重度者可无胃酸。在本题中患者间断上腹不适疼痛4年,餐后加重,嗳气,胃液分析BAO为0,MAO为5mmol/h,胃pH 4.5说明低酸。
第1531题
患者女性,22岁,服吲哚美辛数片后觉胃痛,今晨呕咖啡样胃内容物400ml来诊。既往无胃病史。首选的检查是
A.胃液分析
B.X线胃肠钡餐
C.B型超声检查
D.急诊胃镜检查
E.血清胃泌素测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镜检查是目前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多主张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称急诊胃镜检查。
第1532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明显肠上皮化生
B.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C.胃小凹上皮增生
D.假幽门腺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伴肠上皮化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非典型性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 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超过2/3尚未达全层)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
第1533题
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A.慢性上腹部疼痛
B.胃酸降低
C.X线钡餐检查
D.胃脱落细胞检查
E.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检
参考答案:E
解析: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约有50-80%患者在胃粘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旋杆菌。
第1534题
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多见于哪种疾病
A.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窦胃炎
C.胃溃疡
D.胃癌
E.急性糜烂性胃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第1535题 最可能的诊断
A.慢性萎缩性胃体炎
B.急性胃炎
C.慢性胃炎
D.慢性浅表性胃炎
E.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慢性萎缩性胃体炎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第1537题 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正确的是
A.血清中检测不出其他自身抗体
B.无恶性贫血
C.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
D.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
E.基础胃酸分泌增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萎缩性胃体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
第1538题 当前正确的治疗方法
A.保护胃黏膜
B.避免服用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合理饮食
C.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
D.抗Hp治疗
E.外科手术
参考答案:E
解析:
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处于癌前状态,应该手术处理,以防止癌变。
第1539题
慢性胃体炎的主要表现为
A.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
B.血清内因子抗体阴性
C.胃液酸度正常
D.血清促胃液素含量低下
E.约10%发生癌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选A
慢性胃体胃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粘膜萎缩为主,血液中有抗壁细胞抗体,伴恶性贫血的可查到内因子抗体,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对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关流行病学并未阐述。
第1540题
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
A.空肠弯曲菌
B.幽门螺杆菌
C.胎儿弯曲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副溶血性弧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以及其他因素,其中幽门螺杆菌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已知的主要病因。可见,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均有密切关系。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