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检验主管技师-临床化学题库(567题)


第541题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为


A.Lambert-Beer定律

B.Nernst方程式

C.Rayleigh方程式

D.Heidelberger曲线

E.ROC曲线


参考答案:A


解析:

Lambert-Beer定律为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第542题

用于纯化酶和受体蛋白的最好方法是


A.凝胶层析

B.盐析法

C.亲和层析

D.离子交换层析

E.有机溶剂沉淀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亲和层析可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稀释液的浓缩、不稳定蛋白质的贮藏、分离核酸等。


第543题

下列何种方法可用于获得某种纯蛋白质


A.透析

B.琼脂糖凝胶电泳

C.离子交换层析

D.免疫固定电泳

E.亲和层析


参考答案:E


解析:

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亲和层析可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稀释液的浓缩、不稳定蛋白质的贮藏、分离核酸等。


第544题

在区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支持介质有


A.淀粉、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

B.硅胶

C.纤维素

D.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E.硅胶、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薄膜


参考答案:D


解析:

以淀粉胶、琼脂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法称为凝胶电泳。


第545题

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


A.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平衡

B.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吸附平衡

C.通过分子筛的作用进行分离

D.利用某物质对分离物质的特异亲和性来分离

E.利用带相反电荷的颗粒之间的引力作用分离物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物质和它的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的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第546题

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


A.吸附层析法

B.凝胶层析法

C.分配层析法

D.亲和层析法

E.离子交换层析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离子交换层析法采用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物质作固定相,利用它与流动相中的离子能进行可逆交换的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


第547题

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下列哪类测定法的原理


A.火焰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化学比色法

D.放射免疫法

E.免疫比浊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射光谱分析分为荧光分析法和火焰光度法。


第548题

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所应用的原理是


A.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B.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C.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D.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E.蛋白质的分子大小


参考答案:E


解析:

凝胶层析的固定相是多孔凝胶,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因而在凝胶上受阻滞的程度也不同。


第549题

影响酶活性测定的因素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A.酶反应的最适pH

B.底物浓度

C.最适温度

D.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的浓度、酶反应的最适pH、最适温度、酶的抑制作用,另外还包括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等因素。


第550题

酶反应动力学定量时的观察对象是


A.总单位时间内酶的减少或增加的量

B.总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

C.总反应时间内底物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

D.总反应时间内酶的减少或增加的量

E.单位时间内酶的减少或增加的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酶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酶催化反应的过程与速率,以及各种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定量时的观察对象是总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


第551题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材料多用


A.隔热玻璃

B.光学玻璃

C.不吸收紫外光的石英玻璃

D.防爆玻璃

E.含特殊金属的玻璃


参考答案:C


解析: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高档医疗检验设备,比色杯是生化分析仪的光学部分,其内外表面只要黏附很少的物质或有划痕都可引起检验结果有显著性的系统误差,因此对比色杯清洁度要求非常高。全自动进口生化分析仪比色杯有几种类型:一类是全封闭式,比色杯的材料是石英玻璃或塑质材料,它的冲洗需要配备专用水处理器,每天需消耗大量的水;另一类是开放式,比色杯的材料是高级塑料制品,比色杯需要人工冲洗。


第55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检测试剂中底物浓度、辅因子、活化剂、复构剂的种类和浓度均对酶的测定至关重要

B.pH影响酶的稳定

C.在多种底物中,Km最大的底物往往是此酶的生理底物

D.米氏方程在选择酶测定底物浓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E.以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最为重要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般而言,在多种底物中,Km最小的底物往往是此酶的生理底物。选择Km小的底物测定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最大反应速度V的底物浓度也将最低。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意味着试剂成本可能较低,不易出现底物难溶解的困难。


第553题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U/L

B.Katal

C.%

D.ml/L

E.g/L


参考答案:B


解析:

国际单位定义表示酶量的多少,即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min-1)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目前我国已明确SI制为法定计量单位制,此时酶活性单位为Katal,即1秒中转化1个摩尔底物的酶量,常用单位为μkatal或nkatal。


第554题

如果样本对测定单色光有干扰吸收,为抵消这一影响应采用


A.平行操作空白

B.样品空白

C.溶剂空白

D.试剂空白

E.加消除干扰的物质


参考答案:B


解析:

如果样本对测定单色光有干扰吸收,为抵消这一影响,测定时需设定样品空白。


第555题

在反应系统加入何物可以提高工具酶的米氏常数


A.竞争性抑制剂

B.非竞争性抑制剂

C.表面活性剂

D.重金属离子

E.竞争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均可


参考答案:A


解析:

动力学测定中,如所用工具酶Km太小,可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竞争性抑制剂,以加大Km,例如在尿素酶促紫外动力学法测定中加羟基脲,在碳酸氢盐酶测定中加硫氰酸盐等。


第556题

SI制的酶单位Katal的含义


A.每分钟能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为1Katal

B.每秒钟能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为1Katal

C.每秒钟能催化1个单位的底物的酶量为1Katal

D.每分钟能催化1个单位的底物的酶量为1Katal

E.每秒钟能催化1mol的底物的酶量为1Katal


参考答案:E


解析:

近年来国际上大力推广SI制,我国已明确SI制为法定计量单位制,此时酶活性单位为Katal,即1秒中转化1个摩尔底物的酶量,常用单位为μkatal或nkatal。


第557题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能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B.每增加10℃,酶促反应速度增加1~2倍

C.一般地说,在25~35℃,温度每增加10℃,酶促反应速度增加1~2倍

D.超过37℃后,温度升高时,酶促反应变慢

E.温度可影响酶促反应的平衡点


参考答案:C


解析:

化学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酶反应也不例外。Q10值即温度增加10℃,化学速度的变化率。酶的Q10值在1.5~2.5。其温度影响很大,不同的温度酶反应的速率不同,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常规工作实验室越来越多的使用37℃。因为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同时延滞时间和测定时间都可能缩短,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率。在37℃时,不可避免地一些酶可能失活。 


第558题

在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葡萄糖时,掺入部分甘露醇而导致结果偏离,这种现象说明该实验方法


A.工作曲线不标准

B.试剂使用不当

C.专一性差

D.灵敏度高

E.线性不够


参考答案:C


解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的浓度、酶反应的最适pH、最适温度、酶的抑制作用,另外还包括试剂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等因素。若所测的酶专一性不强,如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葡萄糖时,掺入部分甘露醇,会因而导致结果偏离。


第559题

关于酶活性国际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in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μmol/min)

B.1h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μmol/min)

C.1s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μmol/min)

D.1min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m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mmol/min)

E.1h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m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μ=mmol/min)


参考答案:A


解析:

酶活性国际单位是1min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μmol/min)。


第560题

在何种情况下反应速度可达最大反应速度


A.底物浓度足够大

B.产物浓度足够大

C.产物浓度足够小

D.底物浓度足够小

E.酶浓度足够小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检测试剂中底物浓度、辅因子、活化剂、复构剂的种类和浓度均对酶的测定至关重要。其中以底物的种类和浓度最为重要。一般而言,在多种底物中,Km最小的底物往往是此酶的生理底物。选择Km小的底物测定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最大反应速度V的底物浓度也将最低。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意味着试剂成本可能较低,不易出现底物难溶解的困难。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