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01题
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胃肠道
B.肾脏
C.心脏
D.胰腺
E.肝脏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
第402题
以下不属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的是
A.Ⅲ型胶原前肽
B.透明质酸
C.Ⅳ型胶原
D.层粘蛋白(LN)
E.干扰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通常检测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脯氨酸羟化酶等项目以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相对严重程度、代偿能力、疗效观察及预后等。
第403题
不是肝硬化时蛋白质代谢异常的表现的是
A.清蛋白合成减少
B.氨基酸代谢异常
C.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D.尿素升高
E.血氨升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硬化时,由于有效肝细胞总数减少和肝细胞代谢障碍,导致血清白蛋白合成下降,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另一方面,肝硬化时进入肝脏的氨基酸含量下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平衡失调,均可影响蛋白合成和分解,以及肝内氨基酸、氨和尿素的合成,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血氨升高。
第404题
通常所称的结合胆红素是胆红素和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而成
A.葡萄糖酸
B.Y蛋白
C.胆汁酸
D.6-磷酸葡萄糖
E.葡萄糖醛酸
参考答案:E
解析:
结合胆红素是由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结合而成。
第405题
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肿瘤标志物是
A.碱性磷酸酶1
B.γ-谷氨酰转肽酶Ⅱ
C.谷胱甘肽-S-转移酶
D.甲胎蛋白
E.乳酸脱氢酶
参考答案:B
解析:
原发性肝癌中甲胎蛋白的阳性率只有80%左右,尚有一部分患者漏诊。γ-GT2为原发性肝癌所特有,对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γ-谷氨酰转肽酶Ⅱ(GGT)和AFP同样具有癌胚蛋白的性质,特别是在结节性增生时出现强活性,是反映肝内占位性病变。
第406题
以下关于乙醇性脂肪肝形成机制不正确的是
A.一次大量摄取乙醇促使末梢组织脂肪动员增加
B.慢性摄取乙醇时乙醇代谢亢进,NADH/NAD+比值上升
C.肝中脂肪酸氧化降低
D.大量摄取乙醇时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增加
E.肝内三酰甘油大量合成
参考答案:D
解析:
乙醇性脂肪肝形成机制包括:①急性乙醇中毒时脂肪肝动员的增加,一次大量摄入乙醇,通过儿茶酚胺的作用引起储存脂肪的动员,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的发生;②慢性摄取乙醇时乙醇代谢亢进,NADH/NAD+比值上升,使磷酸二羟丙酮向α-磷酸甘油的转化增加,有利于肝内甘油三酯的大量合成;③由于NADH的增加,NAD+的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及脂肪酸的氧化被抑制,肝中脂肪酸的氧化降低;④大量摄取乙醇时脂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减少。
第407题
前清蛋白比清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原因为
A.易于测定
B.其血清浓度高
C.半寿期短
D.浓度恒定
E.方法重复性好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清前白蛋白由肝合成,分子量为6万,在电泳分离时,唯一出现在白蛋白前的区带,半寿期仅为1.9天。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可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因半寿期短,比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更为敏感。
第408题
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A.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B.使药物失效
C.使毒物毒性增强
D.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E.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通常指在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质等处有关酶的催化下,使非极性化合物转化为极性基团,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以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第409题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生成酮体
B.利用酮体
C.合成脂蛋白
D.能排泄胆固醇
E.分泌胆汁酸进入肠道帮助脂类消化吸收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并能进一步合成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转化生成,总胆汁酸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肝细胞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分泌入胆汁,再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至肝,肝细胞将90%~95%所摄取的胆汁酸经过肝细胞变为结合胆汁酸后,连同新合成的初级胆汁酸一起再分泌至胆汁中,上述这种由肠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第410题
胆固醇系结石胆汁中胆汁酸组成发生如何改变
A.脱氧胆酸比例减低
B.胆酸比例减低
C.鹅脱氧胆酸比例减低
D.鹅脱氧胆酸比例升高
E.胆汁酸组成基本无改变
参考答案:C
解析:
胆酸/鹅脱氧胆酸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鉴别指标。鹅去氧胆酸(CDCA)主要作用是降低胆汁内胆固醇的饱和度,所以,当发生胆固醇系结石时,鹅脱氧胆酸比例减低。
第411题
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下列哪组检测最恰当
A.CK GT ALP AMY
B.ALT AST ALP GGT
C.AMY LDH α-HBD GGT
D.TnI AST ACP CK
E.ACP ASq Lipase LDH
参考答案:B
解析:
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此外常用的还有碱性磷酸酶(ALP)和r-谷氨酰转肽酶(GGT)。
第412题
胆红素在血浆中与下列何种物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A.Y蛋白和Z蛋白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醛酸
D.清蛋白
E.γ-球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血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除白蛋白外,α1-球蛋白也可与胆红素结合。
第413题
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增加者的电泳图谱中其蛋白区带位置在
A.α2与β之间
B.α与β之间
C.α1与α2之间
D.β与γ之间
E.清蛋白与α1之间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癌:此类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均有改变,α1、α2-球蛋白明显增高,有时可见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具有诊断意义。
第414题
肝细胞病变可以引起下列蛋白质合成减少,除外
A.白蛋白
B.γ-球蛋白
C.凝血酶原
D.α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脏利用氨基酸合成肝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还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α球蛋白等),因此肝细胞病变时可以引起上述各种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减少。
第415题
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
A.ALT
B.AFP
C.ALP
D.TBil
E.A/G
参考答案:E
解析:
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A)减少和球蛋白(G)增加,A/G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可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说明治疗有效;白蛋白减少到30g/L以下时,易产生腹水。
第416题
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是
A.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B.血清ALP及其同工酶
C.血清总胆汁酸
D.血清GGT
E.血清总胆固醇定量
参考答案:E
解析:
胆汁淤积综合征: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胆汁分泌障碍,不能有效地排出胆汁酸,使血中胆汁酸升高。胆酸/鹅脱氧胆酸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鉴别指标。血清ALP活性升高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也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
第417题
急性肝炎时,LD同工酶的特点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脏LD的分布以LD5为主,LD4次之。急性肝炎时,可出现LD5升高。
第418题 为进一步确诊此病,以下哪项检查价值大
A.血氨
B.血脂
C.血糖
D.电解质
E.肝功能
参考答案:A
解析: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认为由于肝功能不全情况下,血氨的来源增多或去路减少,引起血氨升高。高浓度的血氨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第420题
不能出现甲胎蛋白增高的疾病是
A.肝癌
B.急性肝炎
C.生殖腺胚胎癌
D.肝硬化活动期
E.妊娠妇女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它是甲种胎儿蛋白的简称,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每升20微克。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如在血中可查到甲胎蛋白的含量明显增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在利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时要排除这些情况。另外,有些肝癌可以是肝癌值正常的,故应同时行影像学检查,增加诊断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