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检验主管技师-临床化学题库(567题)


第341题

药物通过肾小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参考答案:C


解析:

滤过是指药物分子从组织反扩散到血液循环后,通过肾、肺、皮肤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取决于生物转化和排泄。肾脏是多数药物的排泄器官,增加尿液的碱性,有利于酸性药物的排出,影响药物经肾脏排泄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滤过率(可用肌酐清除率表示)和肾血浆流量(可用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表示)。


第342题

临床上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不包括


A.地高辛

B.阿米替林

C.苯妥英钠

D.青霉素

E.链霉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临床上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有:①强心甙类:毒毛花苷K、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②抗癫痫药类: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酰胺米嗪、乙琥胺、丙戊酸钠、碳酸锂等;③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药:丙米嗪类、去甲替林、阿米替林、多虑平等;④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拉霉素等;⑤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FK506等;⑥抗哮喘药茶碱。


第343题

若某药在体内各部位(如:肝、肾、脑、血液等)间有较高及相近的转运速率,可在体内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则该药属于


A.单室模型

B.多室模型

C.三室模型

D.四室模型

E.二室模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分布到机体各部位,在血浆、组织与体液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第344题

患者,男性,45岁,突然感觉胸痛,4小时后到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


A.CK-MB亚型

B.CK

C.cTn

D.Mb

E.以上都可以


参考答案:D


解析:

CK-MB亚型和CTn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标志物,而Mb是早期标志物,在损伤发作2~12小时内,Mb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


第345题

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主要是反应下列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哪一种的活性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参考答案:A


解析:

α-酮丁酸是LD1和LD2的共同底物,其活性实际上就是两种同工酶之和。因为具有4个H亚基的LD1比其他同工酶对α-酮丁酸有更大的亲和力,因此可用该指标反映LD1的活性变化。 


第346题

下列哪一种酶只位于细胞浆


A.酸性磷酸酶

B.谷氨酸脱氢酶

C.乳酸脱氢酶

D.天冬氨酸脱氢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酸脱氢酶只存在于细胞浆。


第347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组织中LD同工酶的含量为


A.LD1>LD2>LD3>LD4>LD5

B.LD2>LD1>LD3>LD4>LD5

C.LD4>LD1>LD2>LD3>LD5

D.LD5>LD1>LD2>LD3>LD4

E.LD3>LD5>LD4>LD1>LD2


参考答案:A


解析:

乳酸脱氢酶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即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不同的组织有其特征性同工酶,心脏中以LD2和LD2为主。在正常人心脏组织中其含量为LD2>LD1>LD3>LD4>LD5。在心肌损伤时,LD1含量升高,LD同工酶顺序为LD1>LD2>LD3>LD4>LD5。


第348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在血液中出现最早的是


A.AST

B.cTn

C.LD

D.Mb

E.CK-MB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9小时达峰值,24~36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Mb的阴性预测价值为100%,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如Mb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到目前为止,它是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检测的标志物之一。


第349题 应首选下列哪项生化检查来确诊


A.Mb

B.cTn

C.CK-MB

D.CK

E.AST


参考答案:B


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是早期诊断AMI最好的标志物。


第350题

此患者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心肌炎

C.高血压

D.急性肝炎

E.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A


解析:

Mb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


第351题

骨骼肌中所含CK同工酶的情况是


A.主要含CK-B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MB

B.主要含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C.主要含CK-M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BB

D.主要含CK-MB,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M

E.主要含CK-BB,不含CK-MB,仅有少量CK-MM


参考答案:B


解析:

骨骼肌里所含CK同工酶几乎都是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第352题

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A.2~4小时

B.3~8小时

C.8~12小时

D.6~8小时

E.12~16小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第353题

在心肌标志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


A.cTn

B.Ck-MB

C.CRP

D.Mb

E.AST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h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第354题

心肌缺血症状发作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最晚的指标是


A.CK-MB

B.CK

C.LD

D.cTnI

E.cTnT


参考答案:C


解析:

LD血中出现高峰浓度的时间是24~72小时,CK-MB血中出现高峰浓度的时间是9~30小时,cTnT于4小时后达到峰值,cTnI于8小时后达到峰值,即最晚达到峰值的是LD。


第355题 只是作为此病的后期验证的是


A.Mb

B.CK

C.cTn

D.LD同工酶

E.AST


参考答案:C


解析:低频率的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定量估计梗死面积的大小、监测是否出现再梗等并发症是有价值的。CK-MB是监测再梗的首选标志物,此时cTn仍处于升高的状态。cTn对于定量估计梗死面积和监测再梗并不理想,只是作为心肌梗死的后期验证。


第356题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衰

B.高血压

C.心肌炎

D.急性心肌梗死

E.肺心病


参考答案:D


解析: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早期心电图表现之一,ST段抬高特性和呈规律性演变过程是诊断AMI的重要标准。


第357题

下列组合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指标的是


A.CK、LD、CK-MB、AMS、ALT

B.LD、CK、ALT、HBD、CK-MB

C.AMS、ALT、AST、LD、CK

D.CK、LD、CK-MB、AST、HBD

E.AST、ALT、GGT、ALP、CK


参考答案:D


解析: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以上都是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指标。


第358题

当发生AMI时,血液中CK达峰值的时间为


A.6~9小时

B.10~36小时

C.49~72小时

D.36~48小时

E.73~96小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h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0~12h,峰值在10~36h之间,2~4d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值的数倍,但很少超过参考值的30倍。


第359题

细算LD1/LD2的比值,对于提高下列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帮助的是


A.溶血性黄疸

B.肺癌

C.心肌梗死

D.肾炎

E.肝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AMI时LD1较LD2释放多,因此LD1/LD2>1.0,LD1/LD2比值的峰时约在发病后24~36h,然后开始下降,发病后4~7d恢复正常。


第360题

CK作为心脏标志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快速、经济、有效,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B.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C.诊断特异性强,对心肌微小损伤敏感

D.能用于诊断心肌再梗死

E.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CK特异性较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以前和36小时以后敏感性低,且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而总CK活性测定仅有中度敏感,不能检出很早期的reperfusion。如在发病4小时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