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血液中的钙有43%~47%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其中最主要与哪种蛋白质结合
A.白蛋白
B.钙调蛋白
C.转铁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其中,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的钙,占血浆总钙的43%~47%。
第322题
促进骨盐溶解的最主要激素是
A.甲状旁腺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雌激素
E.维生素D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状旁腺激素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骨是最大的钙储存库。甲状旁腺激素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
第323题
缺钙的病因不包括
A.维生素D摄入不足
B.长期日照不足
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D.肾功能障碍
E.只补维生素D
参考答案:E
解析:
缺钙原因:①摄入不足,如吸收不良,或食物中含钙少。如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②排出增多,如钙流失、肾功能障碍。③机体钙需求增加,如小儿正在长身体,并且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常引起钙的吸收不足而导致各种缺钙表现。
第324题
低血镁往往与低血钙同样出现肌肉震颤的症状,发病时应
A.检查血钙的含量
B.检查血镁时对肌肉震颤患者有决定性鉴别意义
C.有时缺镁患者也可表现为血镁正常,应密切注意观察
D.观察血钙与血镁比值
E.检查血镁意义不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镁和钙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功能,钙、镁之一发生紊乱时,另一个也常有紊乱,例如,低血镁症常同时有低血钙症。需要注意的是低血镁时临床症状可能不显著,亦难以确定。而且低血镁患者常同时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例如,低血镁时可有低钙、低钠、低磷等同时存在,低血镁和低血钙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所以有怀疑时应进行血镁测定。
第325题
下列引起血磷增高的疾病中应排除
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B.肾病晚期
C.乳酸酸中毒
D.佝偻病
E.维生素D中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磷增高常见于如下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严重急性病、饥饿等情况。
第326题
钙作为重要的调节物质,其功能为
A.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及转运
B.细胞内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
C.是维生素D3-1-羟化酶的抑制剂
D.是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钙的生理功能:①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②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③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④是重要的调节物质: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如脂肪酶、ATP酶等;Ca2+还能抑制维生素D3-1-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
第327题
下列哪项因素不利于肠道对钙的吸收
A.食物中含有多量乳酸
B.肠管pH值降低
C.食物中含有多量氨基酸
D.食物中含有多量草酸
E.胃酸分泌增多
参考答案:D
解析: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①肠道的pH值。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②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③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第328题 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A.肾脏功能,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B.活性维生素D含量
C.甲状旁腺功能
D.肠道吸收功能
E.烫伤
参考答案:E
解析:
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包括:①肾脏功能,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功能不全时,肾排磷量减少,血磷上升,血钙降低。②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由于尿磷排出减少,使血磷升高。③维生素D:由于维生素D的活性型促进溶骨,并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以及肾对磷的重吸收,因此维生素D中毒时伴有高血磷。④肠道吸收功能,小肠磷吸收减低、肾排磷增加、磷向细胞内转移等原因引起。
第329题 该患者钙浓度1.68mmol/L的原因为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血浆蛋白降低
C.维生素D中毒
D.肾功不全
E.脱水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重肝病可使血浆蛋白降低,使非扩散性钙降低。
第331题 钙检测采用偶氮砷Ⅲ法,此方法检测的是
A.部分结合钙
B.结合钙
C.离子钙
D.总钙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总钙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偶氮砷Ⅲ法即是常用方法之一。
第332题 治疗骨软化症、佝偻病有效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骨软化症、佝偻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使血钙和血磷低于正常水平造成的。所以能治疗骨软化症、佝偻病的是维生素D。
第333题 治疗肾性佝偻病有效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性骨营养障碍或称肾性佝偻病,因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尿路阻塞所致的肾盂积水、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皆可导致1,25-(OH)2D3生成减少,致使佝偻病发生并引起骨畸变。血清钙常减低而血清磷显著高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所以治疗肾性佝偻病有效的是甲状旁腺激素。
第334题
下列哪一组元素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A.氟、铁、硒、铅、碘
B.铁、铬、硒、钙、铜
C.硅、钒、铅、锌、碘
D.铁、铜、铬、锌、碘
E.铬、汞、锌、铜、碘
参考答案:D
解析:
微量元素一般是指其含量是以毫克或更少/千克组织来计算的元素。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意义。属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硅等,再加上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共有数十种。有些元素,如铋、锑、镉、汞、铅等对人体有害。
第335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呆小病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可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如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低硒与克山病和骨节病有关。
第336题 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可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如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低硒与克山病和骨节病有关。
第337题 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药物的固定分数或百分数称为
A.半寿期
B.清除率
C.AUC
D.消除速度常数
E.清除百分数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除速度常数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药物的固定分数或百分数。
第338题 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的标本取样时间最好在
A.服药8h以上
B.服药36h以上
C.连续用药10天以上达到峰值时
D.停药36h以上
E.随机取样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般怀疑药物中毒情况时,要在用药后、峰值时取样。
第340题
药物的消除是指
A.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B.药物的吸收和生物转化
C.药物的分布和生物转化
D.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
E.药物的代谢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药物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效果叫消除,而分布与消除过程通常称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