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61题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增多,铁粒幼细胞百分数增加,铁颗粒增多变粗。环形铁粒幼细胞常占幼红细胞15%以上,为本病特征和重要诊断依据。
第362题 浆细胞白血病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浆细胞白血病大多数病例有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是低色素型,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可达(10~90)×109/L,包括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计数多减少。周围血浆细胞增多,>2.0×109/L。
第363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可达10~50:1;显著增生的粒细胞中,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环状核粒细胞居多。
第364题 诊断浆细胞白血病的标准是
A.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绝对值>2×109/L,分类>20%
B.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绝对值>1×109/L,分类>10%
C.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绝对值>3×109/L,分类>10%
D.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绝对值>4×109/L,分类>20%
E.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绝对值>3×109/L,分类>10%
参考答案:A
解析:
浆细胞白血病的国内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②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③骨髓象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与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第365题 关于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受抑制
B.非特异性酯酶呈阴性或弱阳性,不被NaF抑制
C.HCL来源于T细胞系
D.“多毛细胞”为HCL的特征细胞
E.HCL患者常有骨髓干抽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有如下特点: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受抑制,但以粒细胞系抑制更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增多,可见到较多的典型多毛细胞。有48%~60%的病例骨髓穿刺呈“干抽”。POX、NAP和SB染色呈阴性反应;非特异性酯酶呈阴性或弱阳性但不被NaF抑制;半数病例PAS染色阳性。
第366题 辨认和证实“多毛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为
A.细胞化学染色
B.染色体核型分析
C.骨髓象和血象综合分析
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E.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参考答案:E
解析:扫描电镜(SEM)可示毛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散射的细长毛状突出,最长可超过4μm,延伸的毛有交叉现象,部分细胞表面呈皱褶状突起。
第367题 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缺铁性贫血(IDA)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
C.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E.巨幼细胞性贫血(MgA)
参考答案:C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显示:有48%~60%的病例骨髓穿刺呈“干抽”,此处与其他浸润骨的恶性细胞不同,也是诊断特点之一。
第368题 患者,男性,50岁,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为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A.糖原染色
B.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
C.酸性磷酸酶染色
D.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E.苏丹黑染色
参考答案:B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的染色是酸性磷酸酶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
第369题 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A.CD2阳性
B.SmIg阳性
C.CD14阳性
D.CD13阳牲
E.CD33阳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检验结果为:多数病例表现为一致和独特的B细胞的表型,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大部分阳性;与B细胞特异的单抗反应,较特异单抗有CD22+、CD11+、Ahc2+及新单抗βLy7+。
第370题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特征性细胞化学染色为
A.TRAP阳性
B.NAP阳性
C.SBB阳性
D.NAE阳性
E.POX阳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是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41%~100%。
第371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多毛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反应
A.POX阴性
B.NAP阴性
C.TRAP阴性
D.ACP阳性
E.SB阴性
参考答案:C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反应结果为:POX、NAP和SB染色呈阴性反应;非特异性酯酶呈阴性或弱阳性但不被NaF抑制;半数病例PAS染色阳性;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41%~100%。
第372题 “多毛细胞”常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
A.CLL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C.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D.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E.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
参考答案:C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为:骨髓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也有增生明显活跃者。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受抑制,但以粒细胞系抑制更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浆细胞增多,可见到较多的典型多毛细胞。有48%~60%的病例骨髓穿刺呈“干抽”。
第373题 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A.临床有贫血、脾大及反复感染
B.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的多毛细胞,ACP染色阳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
C.全血细胞减少
D.骨髓干抽
E.免疫表型检查
参考答案:B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特征为:外周血检查中有特征性的多毛细胞出现,以及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41%~100%。
第374题 ACP染色阳性,且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
A.多毛细胞白血病
B.CLL
C.成人T细胞白血病
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A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是ACP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率达41%~100%。
第375题
关于MD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即可诊断为MDS
B.预后较好,不会发生急性白血病变
C.幼红细胞PAS染色呈阴性
D.原发性较继发性MDS多见
E.属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骨髓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第376题
1986年天津会议,提出了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建议草案,建议将MDS分期,其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
B.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
C.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
D.难治性贫血
E.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MD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MDS又分为: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第377题
骨髓病态造血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B.缺铁性贫血(IDA)
C.再生障碍性贫血(AA)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E.多发性骨髓瘤(MM)
参考答案:A
解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初期血液学异常主要有贫血、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数病例同时有3项,也有1~2项减少,并可见病态造血。其余选项不见病态造血。
第378题
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免疫学检验结果为
A.CD41+细胞减少
B.外周血CD19+细胞减少
C.外周血CD4/CD8减低
D.CD34+细胞减少
E.CD38+细胞减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髓系细胞表面抗原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是MDS病态造血的另一种表现,外周血CD3+、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减低或倒置,与MDS病态发育相关。
第379题
下列不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的是
A.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多,有类巨幼样变
B.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伴明显病态造血
C.粒细胞系全部增生活跃,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减低,伴成熟障碍
D.可见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
E.巨核细胞量正常、减少或增多,且多为小巨核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明显病态造血。①红细胞系:多为明显增生,少数增生减低,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多,有类巨幼样变,可见核碎裂、核畸形、核分叶、双核或多核幼红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胞质嗜碱着色不均。②粒细胞系: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或减低,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可增高,伴成熟障碍,有的早幼粒细胞核仁明显,颗粒粗大,有的类似单核细胞,核凹陷或折叠。可有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而吞噬功能降低。③巨核细胞系:巨核细胞量正常、减少或增多,且多为小巨核细胞,其特点是体积小、畸形,含单个核、双核、多核及分叶过多,核仁明显等,此有助于早期诊断。
第380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NAP染色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正常,铁染色内外铁均增高,有核红细胞PAS染色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