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检验主管技师-临床检验基础题库(628题)


第441题 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粪便可呈


A.白陶土样便

B.鲜血便

C.稀汁样便

D.胨状便

E.柏油样便


参考答案:C


解析:稀汁样便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腹泻,如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


第442题 关于黏液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黏液混匀在粪便之中,常见于大肠病变

B.黏液不与粪便混匀且较集中,可见于小肠病变

C.黏液黏附于粪便表面,常见于直肠炎

D.透明胶胨样黏液见于阿米巴痢疾

E.生理情况下,粪便中不会有黏液存在


参考答案:C


解析:黏液便:正常粪便中含有少量黏液,但因与粪便均匀混合而不易被发现。黏液增多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混合于粪便之中,而来自大肠病变的黏液则一般均匀粘附于粪便且较集中;粘液粘附与粪便表面,常见于直肠炎。


第443题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持续2~3天仍见黑便排出,估计出血量已达


A.35ml

B.40ml

C.50ml

D.60ml

E.30ml


参考答案:C


解析: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黑色或褐色、质软且富有光泽,故称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50ml时,可见到柏油样便。服用铁剂、活性炭之后也可排出黑色便,但无光泽,隐血试验为阴性。


第444题 检查蛲虫病首选方法是


A.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

B.肛门拭子法

C.粪便直接找成虫法

D.粪便自然沉淀法

E.粪便直接涂片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检查蛲虫时首选方法是肛门拭子法,需要用透明薄膜拭子或棉拭子于清晨排便前拭取肛门四周,并立即镜检。


第445题 不属于正常粪便成分的是


A.消化道分泌物

B.寄生虫及其虫卵包囊

C.大肠杆菌

D.肠球菌

E.食物残渣


参考答案:B


解析:正常粪便中水分约占3/4,固体成分约占1/4,后者包括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无机盐及大量的细菌等。而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消化道以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溃疡、肿瘤及寄生虫感染等。


第446题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粪便气味

B.粪便量

C.粪便中找到病原体

D.患者里急后重的程度

E.粪便外


参考答案:C


解析:取阿米巴痢疾病人的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进行粪便镜检可见到滋养体,并可找到包囊。而细菌性痢疾无此病原体。


第447题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粪便呈


A.柏油样便

B.米泔样便

C.白陶土样

D.鲜血便

E.胨状便


参考答案:E


解析:胨状便:呈粘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部绞痛之后。某些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痉挛性便秘时粪便表面亦可有少量的粘胨。


第448题 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A.铋剂

B.维生素C

C.动物

D.食物鱼肉

E.铁剂


参考答案:B


解析: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时,动物性食品可使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大量生食蔬菜也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如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出现假阴性。


第449题 粪便采集后应于多少时间内检验完毕


A.2h

B.3h

C.6h

D.1天

E.1h


参考答案:E


解析:粪便采集后应于1h内检验完毕,否则会因PH改变及消化酶作用等,使有形成分分解破坏及病原菌死亡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第450题 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是


A.愈创木酯法

B.邻联甲苯胺法

C.还原酚酞法

D.匹拉米洞法

E.免疫法


参考答案:E


解析:免疫学检查粪便隐血的方法包括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免疫斑点法、胶乳凝聚法及反向间接血凝法等。免疫学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或0.03mg/g粪便可得到阳性结果,可用于大肠癌的普查。


第451题 粪便隐血试验能区别消化道良性出血与恶性肿瘤出血的关键,在于


A.出现阳性的颜色深浅

B.出现阳性持续的时间

C.标本采集的方法

D.出现阳性的早晚

E.出现阳性的程度


参考答案:B


解析:粪便隐血试验中消化道溃疡经治疗后粪便颜色已趋正常,但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C,隐血试验转为阴性可作为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消化道恶性肿瘤则可持续阳性。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选指标,其连续检测对早期发现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


第452题 有关粪便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消化道出血,呈柏油样便

B.小肠下段出血呈鲜红色血便

C.溃疡性结肠炎常为黏液血便

D.细菌性痢疾时常为黏液脓血便

E.外观检查就可以查出是否出血


参考答案:E


解析:胃肠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的颜色可无明显变化,因红细胞被溶解破坏,因此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红细胞,这种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出血称为隐血。隐血可以通过隐血试验来证实。


第453题 临床上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哪种疾病


A.消化道溃疡

B.肠道寄生虫

C.肝脏疾病

D.消化不良

E.消化道恶性肿瘤


参考答案:B


解析:通过粪便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以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溃疡、肿瘤及寄生虫感染等;根据粪便的性状与组成,判断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分析有无肠道致病菌或肠道菌群失调,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粪便隐血试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试验。


第454题 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A.无柏油样黑便

B.粪隐血试验阴性

C.粪胆素试验阴性

D.粪胆原试验阴性

E.粪镜检无红细胞


参考答案:B


解析:通过粪便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以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溃疡、肿瘤及寄生虫感染等;根据粪便的性状与组成,判断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分析有无肠道致病菌或肠道菌群失调,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粪便隐血试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试验。


第455题 在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内可查到


A.大滋养体

B.小滋养体

C.包囊和滋养体

D.大滋养体和小滋养体

E.包囊


参考答案:A


解析:大滋养体是其致病型,常见于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和病灶组织中,故又称组织型滋养体,排出体外后迅速死亡。


第456题 正常粪便中的白细胞主要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E


解析:正常粪便中偶可见到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肠道炎症时其数量增多,并且与炎症轻重程度及部位相关。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第457题 粪便检验脂肪小滴,诊断脂肪排泄增多的标准是


A.镜检脂肪小滴>20个/HPF

B.镜检脂肪小滴>60个/HPF

C.镜检脂肪小滴>100个/HPF

D.镜检脂肪小滴>500个/HPF

E.镜检脂肪小滴>30个/HPF


参考答案:B


解析:镜检脂肪小滴>60个/HPF为脂肪排泄增多,多见于腹泻、梗阻性黄疸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


第458题 患者,女性,32岁,轻度发热,腹泻,腹痛就诊。实验室粪便检查:粪便为脓血便,有鱼腥臭味,果酱色;镜检见大量红白细胞,且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黏连成堆,形态残碎;则该患者最可能患


A.过敏性肠炎

B.胃出血

C.阿米巴痢疾

D.伪膜性肠炎

E.细菌性痢疾


参考答案:C


解析:粪便的性状为脓血便,排除了胃出血及伪膜性肠炎。从颜色上辨认,果酱色,且有鱼腥臭味,可证明是阿米巴痢疾,排除过敏性肠炎。从镜检结果看,粪便中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更从侧面说明是阿米巴痢疾,而细菌性痢疾正相反。


第459题 粪便镜检,以白细胞、脓细胞为主,红细胞少而形态较完整,可见吞噬细胞,最可能为


A.慢性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急性肠炎


参考答案:B


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因此,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菌痢的依据,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第460题 胃蛋白酶缺乏时,粪便镜检常见何种物质增多


A.脂肪小滴

B.胶原纤维

C.肌肉纤维

D.植物纤维

E.淀粉颗粒


参考答案:B


解析:胃蛋白酶缺乏时,粪便镜检可见胶原纤维较多的出现。于玻片上加入数滴5mol/L乙酸后,弹力纤维可变得非常清晰;而胶原纤维变得膨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