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61题 当尿蛋白定量>3.5g/24h时,称为肾病性蛋白尿,最典型的疾病是
A.急进性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慢性肾炎
D.肾盂肾炎
E.SLE肾炎
参考答案:B
解析:当尿蛋白定量>3.5g/24h时,称为肾病性蛋白尿,最典型的病例是肾病综合征。
第362题 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液内蛋白质排出量超过
A.50mg
B.150mg
C.100mg
D.200mg
E.250mg
参考答案:B
解析:当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即称为蛋白尿。
第363题 肾前性蛋白尿的常见疾病,不包括
A.多发性骨髓瘤
B.巨球蛋白血症
C.浆细胞白血病
D.进行性肌肉萎缩
E.生殖系炎症
参考答案:E
解析:肾前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白血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挤压伤综合征、电灼伤、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肉萎缩、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尿溶菌酶增高、胰腺炎严重时尿淀粉酶增高等。
第365题 肾小管蛋白尿是指
A.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B.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C.肾脏被动性充血
D.肾血管痉挛出血
E.原尿中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参考答案:E
解析: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管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第366题 关于β2-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B.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
C.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β2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
D.尿液β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E.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可增高
参考答案:B
解析:尿β2-M检测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β2-微球蛋白的浓度升高。
第367题 不属于血糖正常性糖尿的疾病是
A.家族性肾性糖尿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肾病综合征
E.妊娠后期
参考答案:C
解析:血糖增高性糖尿见于内分泌性糖尿,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肢端肥大症;③嗜铬细胞瘤;④Qlsh-ing(库欣)综合征。
第368题 下列何种试验可特异性地检出尿中的葡萄糖
A.葡萄糖氧化酶法
B.Rubner法
C.Bial法
D.Seliwanoff法
E.Benedict法
参考答案:A
解析:临床上尿糖的检测方法有三种,班氏法、试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薄层层析法。①班氏法是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是传统尿糖定性试验方法。本法是非特异性测定葡萄糖的试验,可检出多种尿糖,简便,但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倾向于淘汰。②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本法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③薄层层析法操作复杂、费时、成本高,多用于临床或基础研究,临床上一般情况少用。
第370题 通常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是
A.8.88mmoL/L
B.7.88mmol/L
C.6.88mmol/L
D.9.88mmol/L
E.10.88mmol/L
参考答案:A
解析:正常人尿液几乎不含或仅含微量葡萄糖,一般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葡萄糖是否出现于尿液中,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①血糖浓度;②肾血流量;③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时,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把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水平,称为肾糖阈值(简称肾糖阈)。
第371题 尿葡萄糖试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的常见干扰物质是
A.过氧化物
B.维生素C
C.氨水
D.青霉素
E.链霉素
参考答案:B
解析:尿葡萄糖试带易受一些物质的干扰,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①假阳性:假阳性可见于尿标本容器残留强氧化性物质如漂白粉、次亚氯酸等或低比密尿等。②假阴性:尿液含有高浓度酮体、维生素C、阿司匹林;使用氟化钠保存尿液,标本久置,葡萄糖被细菌或细胞酶分解,可引起假阴性。
第372题 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尿糖测定时,能引起假阳性的物质是
A.维生素C
B.左旋多巴
C.尿中含对氧亲和力强的物质
D.试剂带被过氧化物污染
E.尿标本放置过久
参考答案:D
解析:尿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假阳性可见于尿标本容器残留强氧化性物质,如:漂白粉、次亚氯酸或低比密尿;假阴性见于尿中含有高浓度酮体、维生素C、阿司匹林;使用NaF保存尿液标本保存久置,葡萄糖被细菌或细胞酶分解,也可引起假阴性。
第373题 目前常用尿酮体的筛检方法是
A.Gerhardt法
B.Rothera法
C.试带法
D.片剂法
E.滴定法
参考答案:C
解析:尿酮体的检测方法有试带法、湿化学法和片剂法。试带法基于传统的湿化学亚硝基铁氰化钠法而设计,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尿酮体筛检方法。检测过程简易快速,尤其适合于床边检验。应注意不同试带对丙酮和乙酰乙酸的灵敏度不一。
第374题
一位昏迷的病人看急诊,为了帮助鉴别糖尿病酮症昏迷和低血糖昏迷,下列何种试验最有效
A.血液pH值
B.测定C肽
C.尿酮体
D.血糖
E.GHb
参考答案:D
解析:
糖尿病因未控制或治疗不当,血酮体增高而引起酮症,出现酸中毒或昏迷,尿酮体检查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尿酮体阳性),并能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尿酮体阴性)。但当患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排出反而减低,甚至完全消失。此时应进一步检查血糖以确诊。
第376题 试带法检测尿酮体的原理是
A.利用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原理
B.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
C.利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D.利用偶氮反应法原理
E.利用过氧化物酶法原理
参考答案:A
解析:由于试带模块内主要含有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形成紫色化合物。
第377题 关于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有3种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
C.7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
D.成人每天产生胆红素25~35mg
E.结合胆红素溶解度高,可由尿排出
参考答案:D
解析:血浆中有3种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CB)和δ-胆红素。成人每日产生的胆红素约75%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25%主要来自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UCB不溶于水,入肝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即为结合胆红素。CB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
第378题 确证尿胆红素的检测方法是
A.Smith法
B.Rothera法
C.Harrison法
D.干化学试带法
E.泡沫试验
参考答案:C
解析:尿胆红素检验的方法如下:①Smith法,此法最简单,但敏感性较低,用于筛选试验;②以偶氮反应为基础的试带法,虽操作方便,但干扰因素多;③Harrison法,虽操作较繁琐,但敏感性高,常用于确证实验。
第379题 肝细胞性黄疸时,有关胆红素代谢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尿中尿胆原阴性
B.粪胆原正常
C.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
D.尿中尿胆原阳性
E.尿中尿胆红素阳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因肝功能障碍,使胆素原肠-肝循环受损,UBG可轻度或明显增高,尿胆素阳性。在反映肝细胞损伤方面,UBG比尿胆红素更灵敏,是早期发现肝炎的简易有效的方法。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均量明显阳性,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第380题 肝细胞性与胆汁淤滞性黄疸的共同特点是
A.尿中尿胆原阳性
B.尿中胆红素阳性
C.尿中尿胆素阳性
D.尿液颜色变浅
E.粪便粪胆原正常
参考答案:B
解析:肝细胞性与胆汁淤滞性黄疸的共同特点是尿中胆红素阳性。
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