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师-临床化学题库(395题)


第221题 关于磷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血磷主要由肾脏排泄

B.血磷的浓度成人有生理波动

C.正常人钙磷乘积稳定在36~40之间

D.血磷通常是指血液中的有机磷

E.儿童时期血磷浓度偏高


参考答案:D


解析:血液中的磷以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形式存在,红细胞中主要含有机磷酸酯,血浆中磷3/4为有机磷,1/4为无机磷。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第222题 以下结构中含铁的物质不包括


A.铁蛋白

B.胆红素

C.血红蛋白

D.肌红蛋白

E.细胞色素C


参考答案:B


解析:胆红素是血红蛋白释放出的血红素分解生成,血红素在分解时已释放出铁。


第223题 肠道菌作用可以给人体提供


A.维生素K

B.维生素E

C.维生素PP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参考答案:A


解析:人体中的维生素K一半是由食物提供,另一半是由肠道内细菌合成。


第224题 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2

E.叶酸


参考答案:B


解析:

钴是维生素B12重要的辅因子,也是重要的营养素。


第225题 患儿,男,10岁。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或震颤,语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角膜边上形成黄绿色沉积环,可能与下列哪种元素有关


A.铜

B.钴

C.铁

D.铬

E.汞


参考答案:A


解析:慢性铜中毒有呼吸道和眼角膜刺激,可在眼角膜形成沉积环,并可伴有语音含糊不清、震颤等症状。


第226题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衰期(t1/2)的关系是


A.k=t1/2/0.693

B.k=0.693/t1/2

C.k=0.5/t1/2

D.k=t1/2/0.5

E.k=0.684/t1/2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物半衰期(t0.5)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k=0.693/t1/2


第227题 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的是


A.清除率

B.AUC

C.半衰期

D.清除百分数

E.清除速度常数


参考答案:E


解析:清除速度常数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K值增大,血药浓度下降。


第228题 单位时间内机体能消除药物的固定分数或百分数称为


A.清除率

B.半寿期

C.消除百分数

D.消除速度常数

E.AUC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消除百分数的概念。


第229题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临床监测血药浓度是必要的


A.长期使用的药物及合并用药时

B.使用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体内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有关的药物及半衰期长的药物

C.患者有肝、肾、心、胃肠道疾病时,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时

D.使用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ABCD等情况下均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第230题 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效果是


A.药物活性的灭活

B.药物活性的升高

C.药物活性的改变

D.药物的极性降低,有利于吸收

E.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


参考答案:E


解析:药物转化是指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变为另一种不同活性物质的化学过程,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第231题 药物在人体内的“消除”是指


A.生物转化和吸收

B.分布和排泄

C.生物转化和分布

D.转运和排泄

E.生物转化和排泄


参考答案:E


解析:在药物动力学中,生物转化与排泄两过程的综合效果叫消除,而分布与消除过程通常称为处置。


第232题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


A.胃肠道

B.肝脏

C.血浆

D.肺

E.肾脏


参考答案:B


解析: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另外,胃肠道、肺、血浆也有部分生物转化作用。


第233题 药物通过肾小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易化扩散

D.滤过

E.胞饮


参考答案:D


解析:滤过是指药物分子从组织反扩散到血液循环后,通过肾、肺、皮肤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通过肾小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滤过。


第234题 生物转化反应分为两相反应,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相反应


A.单加氧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E.脱氢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生物转化常通过二相反应,第一相是药物氧化、还原和水解;第二相是结合反应。


第235题 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A.使毒物毒性增强

B.使药物失效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

E.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E


解析: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第236题 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速度的是


A.消除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清除率

D.清除百分数

E.AUC


参考答案:A


解析:消除速度常数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k值增大,血药浓度下降。


第237题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水平增高

B.血清AST水平增高

C.血清ALT水平增高

D.血清肌红蛋白减少

E.血清CK-MB水平增高


参考答案:E


解析: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升高的时间比其他血清酶都早。


第238题 下列关于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再将LD、AST、HBDH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考虑继续便用CK-MB活性测定法

B.心肌肌钙蛋白(cTn)取代CK-MB成为检测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

C.临床检验中应同时检测cTn和CK-MB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D.对发病6小时后就诊的患者,不必测Mb,只需测定cTn

E.如果患者已有典型的、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ECG改变,应立即进行治疗


参考答案:C


解析:如果提供一项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建议不必同时进行CK-MB质量测定。


第239题 骨骼肌中的乳酸脱氢酶以下列哪一种为主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参考答案:E


解析:骨骼肌中的LD以LD5为主。


第240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酶是


A.CK-MB

B.LD

C.ALT

D.AST

E.ALP


参考答案:A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出现早,持续时间短。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