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影响血中游离钙浓度的主要因素是
A.体温
B.血磷浓度
C.血浆球蛋白浓度
D.血液PH
E.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答案:D
解析:血pH可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碱中毒pH升高时血清游离钙和碱性成分结合加强,虽然总钙不变但离子钙下降是碱中毒时产生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如有酸中毒,pH下降,游离钙浓度可相对增加。
第202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高磷血症的常见原因
A.肾排泌磷酸盐的能力下降
B.磷酸盐摄入过多
C.磷向细胞外转移
D.维生素D中毒
E.维生素D缺乏
参考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磷的吸收障碍,血磷浓度降低。
第203题 生理活性钙是指
A.蛋白结合钙
B.枸橼酸钙
C.碳酸钙
D.离子钙
E.总钙
参考答案:D
解析: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的钙,约占血浆总钙的40%。60%为可扩散钙。扩散性离子钙,为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
第205题 离子钙测定的临床已应用的方法是
A.火焰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参考答案:B
解析: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钙离子已在临床应用。
第206题 关于镁代谢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
B.肾脏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器官
C.溶血对血清镁测定影响不大
D.肌肉是维持镁平衡的主要组织
E.大量丢失消化液是造成缺镁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C
解析: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钾的阳离子。故溶血对血清镁测定有影响。
第207题 保持血钙、血磷浓度相对稳定的三种物质
A.PTH、HCG、维生素D
B.性激素、PTH、HCG
C.PTH、降钙素、维生素D
D.性激素、PTH、维生素D
E.降钙素、维生素D、性激素
参考答案:C
解析:三种物质通过相互作用和对靶器官作用调节钙磷代谢,保持钙磷稳定。
第208题 镁测定的临床常用方法是
A.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火焰光度法
D.达旦黄比色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此法是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常规方法。
第209题 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
A.离子选择电极法
B.火焰光度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参考答案:E
解析:实验室测定血清总钙的参考方法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210题 关于体内C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是许多酶(ATP酶、脂肪酶)的激活剂
B.血浆Ca2+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C.骨骼肌中的Ca2+可触发肌肉兴奋-收缩偶联
D.Ca2+可作为第二信使,发挥重要作用
E.血浆Ca2+可增加毛细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参考答案:E
解析: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因此E选项的说法错误。
第211题 对体内钙、磷水平影响最大的激素是
A.甲状旁腺激素
B.雄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E.雌激素
参考答案:A
解析:甲状旁腺激素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
第213题
血钙升高可引起
A.心率减慢
B.心率加快
C.升高血磷
D.抽搐
E.骨骼肌兴奋性增强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钙升高引起心率加快和骨骼肌兴奋性抑制,高血钙常伴有血磷降低,两者浓度乘积为一常数。
第214题 促进新骨形成和钙化的物质是
A.甲状腺激素
B.甲状旁腺素
C.降钙素
D.25-(OH)D3
E.1,25-(OH)2D3
参考答案:E
解析:1α,25-(OH)2-D3有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能维持骨盐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过程,有利于骨的更新和成长。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第215题 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是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低清蛋白血症
D.维生素E中毒
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参考答案:A
解析:高钙血症临床常见的原因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
第219题 维生素D缺乏可见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增高
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D.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E.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参考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经肠道吸收少,导致血钙、血磷降低。
第220题 下列不是高钙血症常见原因的是
A.肾对钙重吸收增加
B.维生素D缺乏
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钙溢出进入细胞外液
E.肠道吸收钙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钙吸收障碍,血钙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