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士-临床化学题库(683题)


第481题 CK作为心脏标志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B.快速、经济、有效,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C.能用于诊断心肌再梗死

D.诊断特异性强,对心肌微小损伤敏感

E.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参考答案:D


解析:CK及其同工酶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不仅可用于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但由于CK特异性较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以前和36小时以后敏感性低,且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第482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液中下列物质达峰值增高幅度最大的是


A.AST

B.CK-MB

C.LD

D.cTnT

E.LD1/LD2


参考答案:D


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d),cTnI(4~10d)。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 


第483题 计算LD1/LD2的比值,对于提高下列哪种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帮助


A.肝炎

B.肾炎

C.心肌梗死

D.溶血性黄疸

E.肺癌


参考答案:C


解析:乳酸脱氢酶LD同工酶的比例在正常时应为LD2>LD1>LD3>LD4>LD5,小儿有时可出现LD1>LD2,其中LD1/LD2<0.7,在AMI时,Cutoff值为LD1/LD2>1.0。


第484题 CK-MB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多长时间恢复正常水平


A.3~8小时

B.9~30小时

C.30~48小时

D.48~72小时

E.30~72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第485题 下列对肌钙蛋白评价错误的是


A.能区带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指标

B.可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

C.敏感性高于CK

D.特异性高于CK

E.用于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最好


参考答案:E


解析:cTn后期峰值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可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但利用cTn的峰值浓度来估计梗死的面积不一定可靠。但cTn累积释放量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成正比。


第486题 含CK-MB较多的器官是


A.心肌

B.胰

C.肝

D.脑

E.肾


参考答案:A


解析:心肌是含CK-MB较多的器官,而且心肌不同部位CK-MB含量也不尽相同,前壁>后壁,右心室>左心室。 


第487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同型半胱氨酸


A.同型胱氨酸

B.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C.同型胱氨酸-蛋白质

D.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E.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


参考答案:B


解析:半胱氨酸残基易被氧化或还原,故同型半胱氨酸很易氧化成为同型胱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合物,通常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这三种类型,以及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第488题 肌酸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几小时可见升高


A.3~8h

B.1~1.5h

C.10~12h

D.15~20h

E.24~36h


参考答案:A


解析: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第489题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刺激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释放皮质醇。


第490题 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时,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物质。 


第491题 肾上腺素的分泌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控制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时,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物质。


第492题 血浆中运输胆红素的载体是


A.γ-球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

D.清蛋白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在血液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第493题 毒物、药物、激素等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在


A.肾脏

B.肝脏

C.胃肠道

D.脾脏

E.胆


参考答案:B


解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第494题 尿素产生于


A.联合脱氨基作用

B.肠肝循环

C.三羧酸循环

D.鸟氨酸循环

E.脂肪酸的β羟化


参考答案:D


解析:尿素产生于鸟氨酸循环,是肝脏的一种特异性功能。


第495题 尿素的生成部位是


A.肾小管

B.集合管

C.肾小球

D.骨髓

E.肝脏


参考答案:E


解析:尿素的生成部位是肝脏。


第496题 Y蛋白和Z蛋白是哪种细胞内的色素受体蛋白


A.脑组织

B.肾组织

C.心脏组织

D.肝组织

E.骨骼肌组织


参考答案:D


解析:Y蛋白和Z蛋白是肝细胞内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第497题 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部位是


A.心脏

B.肝脏

C.胰脏

D.肾脏

E.小肠


参考答案:B


解析:肝脏利用氨基酸合成肝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还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多种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的量最多的是清蛋白。


第498题 在下列何种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结合胆红素


A.血红素加氧酶

B.乙酰基转移酶

C.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D.甲基转移酶

E.谷胱甘肽-S-转移酶


参考答案:C


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 


第499题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利用酮体

B.生成酮体

C.合成脂蛋白

D.分泌胆汁酸进入肠道帮助脂类消化吸收

E.能排泄胆固醇


参考答案:A


解析: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并能进一步合成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转化生成,总胆汁酸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肝细胞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分泌入胆汁,再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至肝,肝细胞将90%~95%所摄取的胆汁酸经过肝细胞变为结合胆汁酸后,连同新合成的初级胆汁酸一起再分泌至胆汁中,上述这种由肠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第500题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下列哪项正确


A.清蛋白↑,球蛋白↑

B.清蛋白↑,球蛋白↓

C.清蛋白↓,球蛋白↑

D.清蛋白↓,球蛋白↓

E.清蛋白正常,球蛋白正常


参考答案:C


解析:急性肝脏损伤早期或局灶性肝脏损伤等轻度肝损害时,清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TP和A/G均可正常。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