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01题 易引起肾免疫性损伤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华法林和氯霉素属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有直接肾毒性的药物有各种重金属盐、造影剂、顺铂、水杨酸盐、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噻啶、氨基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多西环素、碳酸锂、甲氧氟烷等。易引起肾免疫性损伤的肼屈嗪、普鲁卡因、异烟肼、吲哚美辛、青霉素、头孢噻吩、苯唑西林等。磺胺类、巴比妥属于原形或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的药物。
第802题 肾衰竭时须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红霉素
D.克林霉素
E.氯霉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的药物须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如巴比妥、氨基苷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利福平、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依他尼酸、二羟丙茶碱、丙磺舒、别嘌醇、水杨酸盐、非甾体抗炎药、丙氧酚、哌替啶、甲氨蝶呤、磺酰脲类、地高辛、普鲁卡因胺、硝普钠。
其余选项都是主要经肝脏代谢可以使用常量剂量的药物。
第803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
A.药效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肾小球滤过的药物血药浓度下降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及肾脏严重缺血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低,使主要经肾小球滤过的药物血药浓度和药效相应增加;低蛋白血症时,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的滤过排泄增多;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无论结合型或游离型药物均可滤出。
第804题 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效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时增加剂量但是不良反应较少增加的是
A.顺铂
B.多西环素
C.肼屈嗪
D.两性霉素B
E.呋塞米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效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如强利尿剂中呋塞米毒性较依他尼酸钠低,尤其在肾衰竭时使用,增加剂量一般药效增加而不良反应较少增加;抗生素中可选用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尤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肾毒性更小)。
第805题 肾衰竭时仍可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是
A.司可巴比妥
B.阿米卡星
C.氯霉素
D.硝普钠
E.别嘌醇
参考答案:C
解析: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从体内清除、仅有15%以下原型由肾排出的药物,肾衰对其影响较小,可用常用剂量,如地西泮、硝西泮、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华法林、肝素等。
第806题 肾衰时蛋白质流入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时,属于对药物药动学的影响是
A.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
B.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降低
D.药物总浓度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E.氯霉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衰时因蛋白质流失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的滤过排泄增多。
第807题 肾衰时须减量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克林霉素
C.氯霉素
D.利福平
E.肝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的药物须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如巴比妥、氨基苷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利福平、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依他尼酸、对氨基马尿酸、二羟丙茶碱、丙磺舒、别嘌醇、水杨酸盐、非甾体抗炎药、丙氧酚、哌替啶、甲氨蝶呤、磺酰脲类、地高辛、普鲁卡因胺、硝普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可用常用剂量:主要通过肝脏从体内清除仅有15%以下原形由肾脏排出的药物,肾衰对其影响较小,如地西泮、硝西泮、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华法林、肝素等。
第808题 一般药物有效成分在肾排泄多少,肾衰对其影响较小
A.<50%
B.<15%
C.<35%
D.<45%
E.<25%
参考答案:B
解析:
主要通过肝脏从体内清除仅有15%以下原形由肾脏排出的药物,肾衰对其影响较小,如地西泮、硝西泮、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华法林、肝素等。
第809题 尿液pH降低,哪种药物的排泄增多
A.弱酸性
B.弱碱性
C.强酸性
D.强碱性
E.中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尿液pH降低,弱碱性药物解离增多,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多;反之,尿液pH升高,弱酸性药物解离增多,排泄增多。
第810题 肾脏对药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药物分布
B.药物代谢
C.药物吸收
D.药物排泄
E.药物转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也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其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药物可经肾脏、胆道、乳腺、肠液、唾液、汗腺或泪腺等排出,以肾脏途径最为重要。
第811题 可使弱酸性药物排泄增多的条件是
A.尿液pH升高
B.尿液pH降低
C.尿液电解质减少
D.尿液电解质增加
E.尿液电解质增加且pH降低
参考答案:A
解析:
尿液pH降低,弱碱性药物解离增多,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多;反之,尿液pH升高,弱酸性药物解离增多,排泄增多。
第812题
以下抗生素肾毒性最小的是
A.氨基糖苷类
B.青霉素
C.两性霉素B
D.红霉素
E.第三代头孢菌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病患者抗生素中可选用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尤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肾毒性更小)。氨基糖苷类和两性霉素B是有直接肾毒性的药物应避免或慎重使用。
第813题 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时选用氟康唑,那么该患者的病原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真菌
C.厌氧菌
D.不动杆菌属
E.肠杆菌科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真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氟康唑、两性霉素B,可用氟胞嘧啶。氟康唑不能用于细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第814题 下列关于肺炎合理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视病原检查
B.24小时后应对病情进行评价
C.宜采用注射剂
D.依据病原菌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抗生素
E.重症肺炎首选广谱强力抗生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重症肺炎首选广谱强力抗生素。
2.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有阳性结果时做药敏试验。
3.48~72小时后应对病情进行评价,并根据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
4.疗程根据不同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定。宜采用注射剂,病情显著好转或稳定后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第815题 女性患者,23岁,咳嗽咳痰,高热4天,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下列病原体不是她可能的病原体的是
A.衣原体
B.流感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卡他莫拉菌
E.支原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青壮年无基础疾病者可能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卡他莫拉菌等。
第816题 下列不属于肺炎症状的是
A.呼吸急促
B.持久干咳
C.有痰
D.胸闷
E.发热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第817题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初治宜选用的药物是
A.阿莫西林
B.舒巴坦钾
C.庆大霉素
D.磺胺嘧啶
E.甲硝唑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多见时,也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
第818题
关于肺炎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根据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B.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
C.根据获病菌种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D.根据获病方式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E.根据病理形态学分为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获病方式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患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之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第819题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药物是
A.阿莫西林
B.多西环素
C.红霉素
D.苯唑西林
E.青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红霉素,可选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第820题 下列肺炎类型不属于按照病理形态学的分类的是
A.支气管肺炎
B.间质肺炎
C.衣原体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大叶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照病理形态学的分类: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衣原体肺炎属于按照病原体种类分类的肺炎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