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41题 患儿,8岁。需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成人量为10毫升),按Young’s公式应选择的剂量为
A.1毫升
B.2毫升
C.4毫升
D.8毫升
E.10毫升
参考答案:C
解析:
Young’s公式:儿童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计算得。
第543题 患儿,6岁。20kg,体表面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此公式不适宜大于30kg以上的小儿,对10岁以上儿童,每增加体重5kg,增加体表面积0.1m2。如30kg=1.15m2,35kg=1.25m2,50kg=1.55m2,70kg=1.75m2。体重超过50kg时,则每增加体重10kg,增加体表面积0.1m2。
第546题
过量用皮质激素易引起婴幼儿
A.肝损害
B.胃溃疡
C.肠黏膜脱落
D.高热
E.脑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肠管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通透性高,吸收率高,药物过量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如皮质激素易引起婴幼儿肠黏膜坏死,回肠穿孔,胃溃疡。
第548题 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7~1/5的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为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18~1/14,选项B为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14~1/7,选项C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7~1/5,选项D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5~1/4,选项E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的1/4~1/3。
第551题
以下关于儿童给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不宜口服给药
B.静脉注射吸收完全,但易给儿童带来惊恐和不安
C.儿童皮肤薄,透皮制剂最为安全有效
D.栓剂和灌肠制剂安全有效,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E.因儿童依从性差,因此肌内注射为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儿童特点口服给药为首选给药方式,所以A错误;静脉给药吸收完全,但容易造成儿童的惊恐不安,所以B正确;儿童皮肤薄易受刺激,不宜使用刺激较大的品种,C错误;栓剂和灌肠虽然安全,但品种少,所以不能作为常用的给药方式,D错;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肉纤维软弱,血流量、肌肉量少,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不佳,所以不能作为常用的给药方式,E错。
第552题
根据儿童特点,应为首选的给药途径的是
A.肌注
B.口服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栓剂和灌肠
参考答案:B
解析:
儿童给药途径和方法:口服给药为首选,但要注意牛奶、果汁等食物的影响,而且要防止呕吐,切不能硬灌;肌注给药要充分考虑注射部位的吸收状况,避免局部结块、坏死;静脉注射虽然吸收完全,但易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栓剂和灌肠剂对儿童不失为一种较安全的剂型,但目前品种较少;儿童皮肤吸收较好,然而敏感性较高,不宜使用含有刺激性较大的品种。
第555题 新生儿应用阿司匹林后可能会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新生儿肝功能未完善,其凝血功能也不健全,故用药稍有不当即可引起出血,如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第557题
患儿男,35千克,需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成人量为2.0克),按体重计算应选择的剂量为
A.0.50克
B.0.75克
C.1.00克
D.1.25克
E.1.50克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公式:小儿剂量=2.0*35/70千克,计算得。
第558题
关于小儿蛋白结合率比成人低,原因不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水平比成人低
B.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差
C.血浆pH偏低影响药物与蛋白结合
D.球蛋白含量高,抑制白蛋白与药物结合
E.肾脏发育不完善,泌氨、排氢功能较弱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比成人低,其主要原因是:①血浆蛋白水平较成人低;②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差;③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由于肾脏泌氨、排氢作用较弱,血pH偏低,常影响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所以不正确的是D。
第559题
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胃液pH的变化过程是
A.pH始终为6~8
B.pH始终为1~3
C.pH始终为7
D.pH由6~8降至1~3再升至6~8
E.pH由1~3升至6~8
参考答案:D
解析:
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其pH达6~8,但出生后24~48小时pH下降至1~3,然后又回升到6~8,直到生后2周左右其胃液仍接近中性。
第560题
关于儿童药动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儿童肌内注射药物后难吸收
B.儿童胃酸度相比成人要高
C.小儿体液量所占比例比成人高
D.儿童的药物蛋白结合率比成人低
E.小儿年龄越小,各种酶活性较低或者缺乏
参考答案:B
解析:
吸收程度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以及对胃肠道刺激,小儿胃酸度相对较低,胃排空时间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