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01题 患儿女,8岁,眼睑水肿4天,尿色呈洗肉水样,伴头晕、眼花一过性失明,并发惊厥一次,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5个/HP。首选的检查是
A.尿培养
B.肾功能
C.血常规
D.血压
E.肾活检
参考答案:D
解析:
该患儿疑诊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所以首先的辅助检查是测血压,可见血压(尤其是舒张压)骤升,故本题选D。
第804题 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是
A.单纯性肾病
B.泌尿道感染
C.肾炎性肾病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第805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根据中哪一项是关键
A.高血压
B.尿少
C.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尿
D.蛋白尿及透明管型尿
E.全身水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时几乎都有血尿,尿常规检查:镜检除大量红细胞外,尚可见尿蛋白+~+++,可见透明、颗粒和红细胞管型。
第811题 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长程疗法总疗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肾病的首选药物。有短程及中、长程疗法,目前国内多采用中长程疗法。泼尼松每日2mg/kg(最大量每日不超过60mg),分次口服,尿蛋白转阴后再巩固2周,改为2mg/kg隔日清晨顿服。4周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中程疗法总疗程6个月,长程疗法总疗程9个月。
第812题 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低钾血症
B.氮质血症
C.高脂血症
D.低蛋白血症
E.低钠血症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外渗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因此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
第813题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
B.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
E.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的分解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
第814题 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机制是
A.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B.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裂隙增大
C.肾血流量增加
D.肾静脉回流障碍
E.肾小球滤过膜内皮窗孔径异常过大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第815题 单纯性肾病患儿的辅助检查通常不出现的是
A.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B.血胆固醇升高
C.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
D.尿蛋白++++
E.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肾炎型肾病患儿检查中。(教材外内容,理解即可)
第816题 肾病综合征患儿如果想进行预防接种,需在
A.发病后3个月左右
B.病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
C.水肿消退后
D.血沉恢复正常
E.血沉恢复正常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预防接种,需在病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进行。
第817题 肾病综合征患者易自发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因子易释放
B.血液多呈高凝状态
C.继发感染
D.红细胞增多
E.血管内皮易受损伤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高脂血症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等原因,肾病综合征患儿常存在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临床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肉眼血尿或急性肾衰。
第818题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意义最大的是
A.高脂血症
B.水钠潴留
C.低蛋白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氮质血症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
第819题 肾病综合征患儿突发腰痛、肉眼血尿、少尿,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肾衰竭
B.血压增高
C.感染加重
D.肾衰竭
E.肾静脉血栓
参考答案:E
解析:
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高脂血症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等原因,易形成血栓。临床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肉眼血尿或急性肾衰。
第820题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严重水肿者的护理措施是
A.长期无盐饮食
B.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C.高蛋白饮食
D.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注意测量尿量和血压
E.无需卧床休息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因水肿严重,药物不易吸收,可从注射部位外渗,导致局部潮湿、糜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