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81题 患者,男,48岁,工人,近1个月发现过度劳累时心前区疼痛,确诊为心绞痛。患者吸烟多年,进食不规律,喜饮浓茶,检查发现甘油三酯增高。责任护士向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下列哪项不妥
A.随身带硝酸甘油
B.低盐、低脂饮食
C.疼痛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不缓解,应间隔半小时后再含服1片
D.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E.戒烟、限酒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了终止心绞痛的发作性胸痛的方法,正确的做法应是含服硝酸甘油1片后心绞痛疼痛仍不缓解,可间隔5分钟后再服1片。若如此连续服用3次疼痛仍不缓解,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第482题 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首选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A.维拉帕米
B.心律平
C.胺碘酮
D.阿托品
E.利多卡因
参考答案:E
解析:
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第483题 心绞痛发作处理不正确的是
A.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90%以上
B.给予硝酸甘油嚼服,可多次给药,直至症状缓解
C.24小时心电监护
D.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E.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参考答案:B
解析:
发作时应立即休息,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肌炎
E.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了心肌梗死的诊断。该患者为男性,具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患者为近1个月发生的胸痛症状,初始时休息可缓解,属初发性心绞痛,但近半个月逐渐恶化,进而今日胸痛时间超过半小时,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联系心肌梗死患者中50%~80%发病前有先兆症状和初发或恶化性心绞痛,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
第485题 胸痛性质应是
A.锻炼后可减轻
B.阵发针刺样痛
C.刀割样痛
D.压迫、发闷或紧缩感
E.隐痛持续整天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比较简单,仅直接考查了一个单一的考点即心绞痛胸痛的特点(性质、时间、缓解方式)。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感,偶可伴有濒死感。病人可因疼痛而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486题 疼痛部位应是
A.胸骨体下段
B.整个左胸
C.心尖区
D.剑突下区
E.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也是直接考查了一个单一的考点即心绞痛胸痛的部位。疼痛部位: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整个前胸,边界表达不清。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放射可至颈、咽部和下颊部。部分病人疼痛部位可不典型。
第487题 疼痛持续时间应是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20分钟
D.超过30分钟
E.1~2分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也是直接考查了一个单一的考点即心绞痛胸痛的持续时间。胸痛持续时间多在3~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故选项A相对较准确。
第488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最早出现变化的心肌酶是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乳酸脱氢酶
C.转肽酶
D.胆碱酯酶
E.肌酸磷酸激酶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其中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
第489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第1周绝对卧床是为了
A.增加安全感
B.任何病人均应如此
C.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D.避免体力消耗过多
E.避免血压下降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一环,在发病的急性期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一切日常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如洗脸、刷牙、吃饭、大小便、翻身等)。
第491题 关于冠心病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饮食中需增加粗纤维食物
B.便秘时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以导泻
C.用力排便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D.用力排便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E.卧床会使肠蠕动减慢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将500~1000ml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刺激肠蠕动,清除肠腔粪便和积气。其目的是解除便秘、清洁肠道、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降温等。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急性期一般都要求病人卧床休息,却更加剧了便秘。若用力排便,易加重病情,造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甚至猝死等不良后果。如果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采用大量肥皂水不保留灌肠,病人往往不能耐受,且排完一次便后,大便干燥还需灌肠。这会形成治疗措施与卧床休息的矛盾。
第492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A.心脏负荷加重
B.房室传导阻滞
C.情绪激动
D.心肌收缩力减弱和不协调
E.肺部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应该和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联系起来,心功能不全的基本病因之一就是原发的心肌损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坏死,主要发生的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初几天内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第493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最早出现改变是
A.异常高大两肢对称的T波
B.病理性Q波
C.ST段压低
D.T波倒置
E.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性改变:起病数小时后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连接成单向曲线;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R波减低;数日后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数周后T波可倒置,病理性Q波永久遗留。
第494题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以儿童、青少年多见。多数病人可有疲乏、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等心肌受累的表现。
第496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主动脉关闭不全时,第二主动脉瓣区可听到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颈动脉搏动明显,血压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而产生周围血管征,如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大动脉枪击音等。故正确选项为周围血管征(+)。
第497题 心绞痛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绞痛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感,偶可伴有濒死感。病人可因疼痛而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因而休息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第498题 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不是典型心绞痛的诱因
A.饱餐
B.受寒
C.睡眠
D.吸烟
E.体力劳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的常见诱因,这些诱因常为: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
第499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第1周内,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安抚患者紧张情绪,派专人守护
B.无并发症,24h内鼓励病人床上活动肢体
C.协助生活护理,包括洗漱和床上排便
D.可进食清淡半流质饮食
E.疼痛缓解后可搬入普通病房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仍是考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前提仍是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情况,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内应给予心电、血压、呼吸监护,故不能转入普通病房。
第500题 能够根本解决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是
A.改善心功能,防止心室重构
B.按医嘱服药,控制风湿活动
C.积极预防风湿活动
D.手术治疗
E.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外科手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根本方法,如二尖瓣交界分离术、人工心瓣膜置换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