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题库(5080题)


第3901题

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A.腰肌痉挛

B.压痛明显

C.弯腰时疼痛加剧

D.间歇性跛行

E.lasegue征阳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3902题 青壮年腰痛最常见的原因


A.化脓性感染,结核

B.肿瘤

C.骨质增生

D.先天生性畸形

E.劳损,椎间盘突出


参考答案:E


解析:

肿瘤、骨质增生多见于老年人,可排除B、C。先天畸形多见于儿童,可排除D。化脓性感染及结核虽然多见于青壮年,但并不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青壮年腰痛多为积累劳力所导致的椎间盘变性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常见于20~50岁患者,是青壮年腰痛的主要原因,故选E。


第3903题 患者,女性,50岁。3天前腰部扭伤后疼痛加剧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A.热敷

B.加强活动强度

C.卧硬板床

D.使用止痛药

E.手术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减轻脊柱负荷,缓解或消除疼痛,急性期需绝对卧硬板床休息,要求病人吃饭、排便排尿均在卧床体位下进行


第3904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消肿

B.减轻粘连

C.预防感染

D.减轻肌痉挛

E.镇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止痛,减轻水肿、粘连及肌痉挛。


第3905题 患者男,47岁。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以下术后护理措施,哪项不正确


A.术后一般卧床7~10天

B.注意观察下肢的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

C.腰围护腰3~6天

D.术后即可指导腰背肌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

E.保持腰部制动,应予轴线翻身


参考答案:D


解析:

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保持神经根不间断地上下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水肿的消退,防止神经根粘连;手术7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


第3906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护理中不妥的是


A.物理降温、预防惊厥

B.高蛋白质、高糖、高维生素饮食

C.体温正常后,还应继续用抗生素

D.体温正常后可下床活动

E.患肢必须给予固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①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越早越好,细菌培养结果对使用抗生素有指导作用。为巩固疗效,退热后3周内不要停药。②高热病人进行降温,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抗病能力,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③为减轻疼痛,防止发生肢体挛缩畸形和病理性骨折、脱位,应用局部持续皮牵引或石膏固定。④一般护理应卧床休息。所以答案D较为不妥。


第3907题 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核素骨扫描

B.血沉

C.局部穿刺

D.血生化

E.X线片检查


参考答案:C


解析:

局部分层穿刺对化脓性骨髓炎早期有重要价值,局部分层穿刺可能在骨膜下或骨质内抽出血性脓性浑浊液。


第3908题 若已确定诊断,最关键的治疗方法是


A.物理降温

B.抬高患肢

C.输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大量广谱抗生素+钻孔引流

E.镇静镇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经全身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若效果不佳,可予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引流脓液,控制病变发展。引流方法一是钻孔,二是开窗,于骨髓腔内置管,应用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


第3909题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A.高热者给予酒精擦浴擦浴

B.引流瓶低于床面50Cm

C.滴入瓶高于床面60~70Cm

D.以上选项均正确

E.抬高患者,以利于淋巴和静脉回流


参考答案:D


解析: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措施:(1)患者应抬高患肢,以利于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高热者给予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多饮水,补液。(3)对于患肢疼痛、肿胀等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4)切口观察及引流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阻塞和扭曲。滴入瓶高于床面60~70Cm,引流瓶低于床面50Cm,引流速度为术后第1日快速滴入,以后维持50~60滴/分。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引流液量。


第3910题 有关化脓性关节炎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B.多见于老人

C.男性多于女性。

D.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E.发生在关节腔内


参考答案:B


解析:

化脓性关节炎指发生在关节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多见于小儿,尤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约85%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3911题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放置的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


A.退热

B.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后

C.停用抗菌药滴注后几天内无引流液

D.关节无压痛

E.血常规正常


参考答案:C


解析:

停用抗菌药滴注后待引流数天至无引流液吸出、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即可拔管。


第3912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特点是


A.死骨形成

B.形成局限性脓肿

C.新骨形成和骨性死腔

D.骨坏死并化脓

E.骨质破坏


参考答案:C


解析:

新骨形成和骨性死腔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的特点。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为早期特点。


第3913题 患者女,13岁。右膝关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抗生素治疗后3天,体温已恢复正常,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卧床时抬高患肢

B.高蛋白质、高糖、高维生素饮食

C.继续用抗生素

D.鼓励患者逐渐下床活动

E.继续监测体温变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为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和病理骨折,患肢制动、抬高,保持功能位,故鼓励患者急性期下地活动做法不妥,本题选D。抗生素使用应早期、足量,体温正常后,仍应继续使用抗生素。急性期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全身抵抗力。


第3914题 有关化脓性关节说法错误的是


A.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B.男性多于女性

C.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D.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多见

E.多见于老人


参考答案:E


解析:

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多见于小儿,尤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第3915题 关于急性骨髓炎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

B.有寒战、高热

C.患肢持续疼痛

D.检查无压痛

E.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骨髓炎多见于小儿,任何年龄以及身体任何骨骼均可发生,易发部位为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其次为骨骼上端和桡骨下端。症状取决于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范围、病程、年龄、抵抗力和细菌毒力。临床症状常见的是高热和全身感染,局部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受限。故选D。


第3916题 化脓性脊髓炎最多见的致病菌为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化脓性脊髓炎致病菌最多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杆菌,也可见肺炎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第3917题 患者,女性,26岁。高热、寒战,右股骨下端疼痛,干骺端深压痛,最有可能的疾病是


A.皮下脓肿

B.骨脓肿

C.风湿性关节炎

D.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E.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达39℃以上。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患肢活动受限。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进入软组织中,患肢局部红、肿、热、痛或有波动感。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故判断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第3918题 脊柱骨折患者急救运送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三人平托放于硬板搬运

B.二人抱持搬运

C.—人抱持搬运

D.—人背负搬运

E.用软担架搬运


参考答案:A


解析:

脊柱骨折,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体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患者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故选A。


第3919题 患者男,52岁。高空坠物致颈3~4骨折伴颈脊髄损伤,入院后患者体温高达40.2℃,则下列降温措施不恰当的是


A.冰敷

B.酒精擦浴

C.予解热镇痛药物

D.冬眠低温疗法

E.降低室温


参考答案:C


解析:

脊髓损伤后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功能,患者可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皮肤失去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皮肤干燥,不排汗,出现高热宜采用降低室温、冷疗等物理降温疗法,由于患者排汗功能障碍,解热镇痛药效果差,临床上常不选用,故本题选C。


第3920题

对截瘫患者的泌尿系护理,以下错误的是


A.留置导尿2周后改定期开启引流

B.多饮水,增加排尿

C.开放引流时间以每次4~6小时为宜

D.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

E.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参考答案:D


解析:

截瘫患者的泌尿系护理应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留置导尿2~3周后定时开放,嘱多饮水,增加排尿,开放引流时间以每次4~6小时为宜,导尿管一般一周换一次。故选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