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题库(5080题)


第3801题 患者出院后1个月,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肠梗阻

B.肠瘘

C.吻合口狭窄

D.肠痉挛

E.肠坏死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患者出院后1个月,突然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首先考虑为肠梗阻。


第3802题 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直肠前窝饱满且有触痛

B.腹式呼吸减弱

C.移动性浊音阳性

D.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E.腹胀明显


参考答案:D


解析:

腹膜刺激征,即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是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


第3803题 患者女,因外伤导致脾破裂,除立即手术后还要进行输血,目的是补充


A.蛋白质

B.抗体

C.血红蛋白

D.血容量

E.凝血因子


参考答案:D


解析:

脾破裂,出血量往往很大,进行输血是为了扩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防止失血性休克。


第3804题 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胃肠道症状

B.全身感染症状

C.内出血征象

D.腹膜刺激征

E.肠麻痹


参考答案:C


解析:

实质性脏器破裂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内出血。


第3805题 患者,男性,45岁,3小时前突发车祸,上腹部被重物挤压,剑突下疼痛,呕血性液体约100ml,护士查体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腹壁青紫

B.肝区叩痛

C.腹肌紧张

D.振水音

E.移动性浊音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出现剑突下疼痛,又发生呕血性液体,故最可能出现腹肌紧张。


第3806题 毒蛇咬伤现场急救首先是


A.扩大伤口使毒液外流

B.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C.伤口上方捆扎

D.服用蛇药

E.高锰酸钾冲洗伤口


参考答案:C


解析:

毒伤咬伤首先要伤口近端扎止血带,阻断血液和淋巴回流,再选用清水、盐水、肥皂水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以清除黏附的毒液,然后排毒液,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阻止扩散,给予特效减毒药。故本题选C。


第3807题 毒蛇咬伤时常用胰蛋白酶在伤口四周做局部浸润或在伤口上方环状封闭,其作用是


A.控制感染

B.中和蛇毒

C.阻止蛇毒吸收

D.分解蛇毒

E.抑制蛇毒扩散


参考答案:D


解析:

毒蛇咬伤时常用胰蛋白酶在伤口四周做局部浸润或在伤口上方环状封闭,其目的是为了分解蛇毒。


第3808题

患者男性,42岁,在树丛中割草,不慎被蛇咬伤,现场急救时以下哪项有错


A.立即呼救

B.就地取材,绑扎

C.伤口排毒

D.切勿奔跑

E.抬高伤肢


参考答案:E


解析:

抬高伤肢会加快毒液扩散,故是错误选项!


第3809题

应优先采取下列何种急救措施


A.首先呼救

B.早期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

C.立即奔跑到医院

D.反复挤压伤口

E.伤口排毒


参考答案:B


解析:

毒蛇咬伤的护理措施: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10cm用止血带或布带等环形结扎。松紧以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为度。


第3810题 为减慢毒素吸收,伤肢应


A.抬高

B.局部热敷

C.与心脏置于同一高度

D.局部按摩

E.限动并下垂


参考答案:E


解析:

为减慢毒素吸收,伤肢应限动并下垂,减缓静脉和淋巴回流。


第3811题

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伤口外周封闭的是


A.胰蛋白酶

B.淀粉酶

C.脂肪酶

D.地塞米松

E.糜蛋白酶


参考答案:A


解析:

胰蛋白酶有直接分解蛇毒的作用,在伤口四周做局部浸润或在伤口上方做环装封闭。用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环状封闭,有止痛、抗感染、消肿和减轻过敏的作用。


第3812题 护士为毒蛇咬伤患者施行现场急救措施,其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A.缚扎、排毒、冲洗

B.冲洗、切开、排毒

C.缚扎、冲洗、排毒

D.排毒、冲洗、缚扎

E.冲洗、缚扎、排毒


参考答案:C


解析:

缚扎:以减少蛇毒吸收。冲洗: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以破坏蛇毒。排毒:反复冲洗伤口,缓慢挤压伤肢,以促使毒液从伤口流出。


第3813题

毒蛇咬伤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咬伤肢体近侧距创口10~20cm处,用止血带或就地取材加以缚扎

B.稳定患者情绪

C.转运途中应保持伤口与心脏部位持平,不宜抬高伤肢体

D.将伤肢浸入(4~7℃)3~4小时,后用冰袋

E.用大量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再用3%过氧化氢、1:5000高锰酸钾反复冲洗伤口,去除毒牙与污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毒蛇咬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在咬伤肢体近侧距伤口5~10cm处用止血带或就地取材加以缚扎,故A选项是错误的。


第3814题 患者肖某,男,40岁,因火灾全身重度烧伤,不能经口进食,消化功能不良,需要补充营养,医嘱给予要素饮食,采用连续滴入的方式补充,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滴注要素饮食时,保持液体温度在50~60℃

B.要素饮食最大浓度不能超过25%

C.要素饮食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

D.要素饮食应保证在无菌条件下配制

E.速度从40~60滴/分开始,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滴注要素饮食时,保持液体温度在41~42℃。其余选项均正确。


第3815题 8岁男孩,开水烫伤。双下肢有水疱,剧痛,胸腹部为红斑。估计该患儿Ⅱ度烫伤面积是


A.41%

B.42%

C.46%

D.59%

E.20%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患儿为双下肢为Ⅱ度烧伤,胸腹部为Ⅰ度烧伤,8岁儿童的双下肢面积为[46-(12-8)]%=42%,因此该患儿的Ⅱ度烫伤面积是42%。


第3816题 女性,30岁。体重50kg,烧伤面积为80%,烧伤部位剧痛,有水疱,部分基底苍白,第一个24小时应补液体总量为


A.5000ml

B.6000ml

C.8000ml

D.9000ml

E.3000ml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病人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的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1.5×80×50=6000ml水分为2000ml因此第一个24小时的总液量应为8000ml。


第3817题

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应在第一个8小时内快速输入总量的一半,是因为


A.剧烈疼痛导致血管收缩

B.毛细血管扩张

C.尿量过多

D.细菌创面繁殖

E.创面渗出最快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一个8小时内快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其原因为创面渗出的最快


第3818题 患者男性,35岁。烧伤头、面部、双下肢和双手,估计烧伤面积时,下列哪项不确切


A.双前臂为6%

B.躯干为27%

C.双手为5%

D.双大腿、双小腿为33%

E.头、面、颈部各为3%


参考答案:D


解析:

按照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双大腿烧伤为21%,双小腿烧伤为13%,共是34%,所以答案D为不确切。


第3819题 烧伤后引起休克的最主要原因是


A.精神刺激

B.大量水分蒸发

C.大量血浆自创面外渗和渗向组织间隙

D.大量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吸收

E.创面剧烈疼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休克是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烧伤的热力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3820题 此患者的烧伤面积为


A.20%

B.27%

C.32%

D.35%

E.30%


参考答案:B


解析:

烧伤面积公式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