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61题 大量输血后,枸橼酸钠中毒的机制是
A.血中游离钙被消耗
B.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C.低钾血症
D.血钠过高
E.血液中的血小板被破坏
参考答案:A
解析:
库存血中含有枸橼酸钠,随病人静脉输血而进入体内,正常情况下枸橼酸钠在肝内很快代谢,因此血液输入缓慢不引起中毒;当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也过量,如病人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未完全氧化,即可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收缩不良、心肌收缩无力等。
第263题 肺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麻木抽搐,此时选用治疗的药物是
A.0.1%肾上腺素
B.新斯的明
C.地塞米松
D.山梗茶碱
E.10%葡萄糖酸钙
参考答案:E
解析:
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与青霉素大致相同,同时,可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使钙离子与链霉素络合而减轻中毒症状。
第264题 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泡阻塞上腔静脉
B.气泡阻塞主动脉口
C.气泡阻塞肺动脉口
D.气泡阻塞肺静脉口
E.气泡栓塞大脑中动脉
参考答案:C
解析:
空气随血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若空气量较大,则阻塞肺动脉入口,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第265题
静脉注射操作中,下述不妥的是
A.在穿刺部位上方5cm处扎止血带
B.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20°角
C.在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
D.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E.长期注射者由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
参考答案:A
解析:
静脉输液:
用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清晰的静脉,确定穿刺点,在其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
第266题 患者女性,28岁,手术出血约800ml,现需输入600ml血液。每输完200ml血液,再次输入另一袋血之前,应滴注
A.复方氯化钠
B.0.9%氯化钠
C.3.8%枸橼酸钠
D.5%葡萄糖氯化钠
E.5%葡萄糖
参考答案:B
解析:
输血前、后及输两袋血液之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第267题
静脉注射不正确的步骤是
A.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B.针头与皮肤成20°角进针
C.见回血后即推注药液
D.注射后用于棉签按压拔针
E.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参考答案:C
解析:
静脉注射进针见回血后,应先松开止血带松拳,再缓慢推注药液。
第268题 防止血标本溶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避免过度震荡血标本
B.采血后带针头沿管壁将血液注入
C.标本应及时送检
D.需全血标本时,应采用抗凝管
E.选用干燥注射器和针头
参考答案:B
解析:
采集血标本时,防止溶血的措施包括:①选择干燥的注射器和针头采血;②避免过度震荡血标本;③血清标本注入干燥管内,全血标本注入抗凝管内,注入后及时送检;④注入时应取下针头,血液顺管壁缓慢注入。如果不取下针头,血液在针内壁的摩擦容易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第270题 病员李某,注射青霉素过程中觉头晕、胸闷、面色苍白,查体脉细弱,血压下降。应立即注射的药物是
A.氢化可的松
B.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D.尼可刹米
E.盐酸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第271题 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须多饮水
A.止咳糖浆
B.助消化药
C.健胃药
D.磺胺类药
E.铁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磺胺类药服用后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所以服用磺胺类药物后须多饮水。
第272题
患者,男性,22岁,因外伤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20分钟后结果示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自述有痒感。此时护士采取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A.在对侧前臂作对照试验后再注射
B.将抗毒素稀释后分4次注射
C.将抗毒素分成3等份后每10分钟注射1次
D.将抗毒素分4次逐渐增加剂量注射
E.不能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TAT过敏试验阳性结果的判断为:局部皮丘红肿,硬结>1.5cm,红晕>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痒感。此时应采用TAT脱敏注射法:将TAT分为0.1ml、0.2ml、0.3ml和余量4组,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至1ml,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第273题 患者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
A.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B.腹痛、腹泻
C.发绀、面色苍白
D.皮肤瘙痒、喉头水肿
E.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参考答案:D
解析:
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过程中,或注射青霉素后,一般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呈闪电式发生,也有的在半小时后出现,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1)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肺水肿,病人感觉胸闷,出现气急、发绀,喉头堵塞伴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出现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病人出现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第275题 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为每0.1ml含破伤风抗毒素
A.15IU
B.50IU
C.200IU
D.500IU
E.5IU
参考答案:A
解析: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具体配制方法:以一支破伤风抗毒素(1ml,1500IU)为例,取出0.1ml药液,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ml,则每毫升含150IU,即成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
第276题
“隔日1次”的外文缩写是
A.bid
B.tid
C.qid
D.qod
E.qd
参考答案:D
解析:
qd每日1次;qid每日4次;qn每晚1次;qh每小时1次,qod隔日1次。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 | 外文缩写中文译意 |
qm每晨1次 qn每晚1次 qd每日1次 bid每日2次 tid每日3次 qid每日4次 qod隔日l次 biw每周2次 qh每1小时1次 ac饭前 pc饭后 st立即 prn需要时(长期) sos必要时(限用1次,12小时内有效) DC停止 | q2h每2小时l次 q3h每3小时l次 q4h每4小时l改 q6h每6小时1次 am上午 pm下午 12n中午12点 12mn午夜12点 hs临睡前 P0口服 ID皮内注射 H皮下注射 IM/im肌内注射 IV/iv静脉注射 ivdrip静脉滴注 |
第277题 青霉素过敏的血清病型表现是
A.皮肤发绀,血压下降
B.胸闷气促,伴濒危感
C.腹痛,便血
D.面色苍白,四肢麻木
E.发热,关节肿痛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症状,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主要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增大、腹痛等。停药物后多能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用抗组胺类药。
第278题 实施无痛肌内注射的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患者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B.推注药液速度缓慢
C.同时注射两种药液时,应后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
D.不在有硬结的部位进针
E.患者侧卧位时上腿弯曲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取侧卧位时,应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第279题 链霉素过敏反应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
A.解除支气管痉挛
B.减轻毒性症状
C.兴奋呼吸中枢
D.缓解皮肤瘙痒
E.维持血压
参考答案:B
解析:
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使钙离子与链霉素络合而减轻中毒症状。
第280题 皮下注射给药,下述步骤哪项是错误的
A.注射部位可选择三角肌下缘
B.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
C.抽吸无回血后推注药液
D.注射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
E.药液不足1ml可选择1ml注射器
参考答案:B
解析:
皮下注射时,应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