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采集血标本时,正确的措施是
A.采血后避免振荡,防止溶血
B.采血后更换针头再注入试管内
C.可在静脉留置针处取血
D.快速将血液注入试管内
E.取血1ml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
血清标本: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内,勿将泡沫注入,并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溶血而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全血标本: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并轻轻摇动,以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第182题 试管外标签注明的内容不包括
A.床号
B.姓名
C.取血量
D.送检目的
E.科室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储血管,贴好标签,注明科别、病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目的、送检日期等。
第183题
患者男性,45岁。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需做尿糖定量检查,为保持尿液化学成分不变,尿标本中需加入
A.甲苯
B.甲醛
C.草酸
D.乙醇
E.浓盐酸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苯,可形成一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以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临床应用: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及钾、钠、氯、肌酐、肌酸定量。
第184题 护士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最适宜的采集时间应在
A.发热前,抗生素应用后
B.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后半小时
C.发热后,抗生素应用1天后
D.任何时间均可
E.发热前,抗生素应用前
参考答案:E
解析:
采血培养标本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生素,应尽量选择抗生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患者第2次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第185题 患者男,45岁。因尿急、尿频、尿痛就诊。医嘱做尿培养,患者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好,护士留尿标本的方法是
A.收集12小时尿
B.留取中段尿
C.收集24小时尿
D.留晨起第一次尿
E.随机留尿
参考答案:B
解析:
做尿培养时,晨起直接留取清洁中段尿至试管内,量约3~5ml,注意绝对清洁,勿污染瓶口,勿倾斜。故选B。
第186题 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前,将便盆加热的目的是
A.保持原虫活力
B.降低假阳性率
C.降低假阴性率
D.使患者舒适
E.减少污染
参考答案:A
解析:
检查阿米巴原虫,采集标本前,应先将便盆加温,再嘱患者排便,并连同便盆立即送检,以保持阿米巴原虫的活动状态,因阿米巴原虫在低温环境中失去活力,而难以查找。
第187题 患者男性,30岁,为协助确诊肾小球肾炎,留12小时尿做艾迪计数,留取尿液的正确方法是
A.晨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至晚7时最后一次尿
B.晚7时开始留尿,至次晨7时弃去最后一次尿
C.晚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至次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
D.任意取连续12小时尿液
E.晨7时开始留尿,至晚7时弃去最后一次尿
参考答案:C
解析:
留12小时尿标本:嘱病人于晚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将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
留24小时尿标本:嘱病人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将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
第188题 做真菌培养时,取分泌物的部位是
A.咽部
B.扁桃体
C.溃疡面
D.舌面
E.双侧腭弓
参考答案:C
解析:
真菌的检查方法:取溃疡面坏死组织进行涂片检查,真菌生长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故取真菌培养标本,找真菌菌丝,或取坏死组织进行培养,必须在口腔溃疡面上采取分泌物,本题选C。
第189题 不符合血培养标本采集原则的是
A.采集量一般为3ml
B.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C.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血液注入标本瓶后轻轻摇匀
E.标本容器外贴标签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培养标本成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须放入无菌容器内,注入后轻轻摇匀,在容器外贴上标签送检;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取血10~15ml,以提高培养阳性率。因此,选项A的叙述不正确。
第190题 留24小时尿标本时加入甲醛的作用是
A.防止尿液中的激素被氧化
B.防止尿液被污染变质
C.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D.防止尿液改变颜色
E.固定尿中有机成分
参考答案:E
解析:
尿液中加入甲醛作用: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常用作尿艾迪计数等。尿中加入浓盐酸作用是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等。尿液中加入甲苯,作用是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常用于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故本题选E。
第191题
留取24小时尿标本应告知患者从几点开始到几点结束
A.早5:00至晚5:00
B.早7:00至晚7:00
C.早6:00至次日晨6:00
D.早8:00至次日晨8:00
E.早7:00至次日晨7:00
参考答案:E
解析:
嘱患者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记录开始留尿时间,患者排第一次尿时即应加防腐剂,使之与尿液混合,防止尿变质;至次晨7时排尽最后一次尿,即24小时尿液全部送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E。
第192题 留取血吸虫孵化检查的粪便标本应
A.留全部粪便及时送检
B.将便盆加热后留取全部粪便
C.用竹签取脓血黏液粪便置培养管内
D.取少量异常粪便置蜡纸盒内送检
E.于进试验饮食3~5天后留取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检查留取少量(5g左右)粪便即可,如为孵化血吸虫毛蚴,应留取全部粪便,要及时送检。故本题选A。由于阿米巴原虫在低温环境下失去活力,在留取标本时需将便盆加热至接近人体的温度。
第193题 患者男性,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需抽血做血培养,护士取血量为
A.4ml
B.5ml
C.8ml
D.10ml
E.2ml
参考答案:D
解析:
取血量: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取血10~15ml,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第194题 加压输液时由于未及时更换液体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护士应为减轻患者症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位
B.端坐位,双腿下垂
C.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D.右侧卧位,头低足高
E.俯卧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心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
第195题 以下有关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大量输液时,一般选用较大静脉
B.连续24小时输液时,应每12小时更换输液管
C.输入多巴胺应调节至较慢的速度
D.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
E.需长期输液者,一般从远端静脉开始
参考答案:B
解析:
输液时静脉选择的原则为长期输液者由远端小静脉开始,大量输液者选用大血管输液滴速调节时,输入多巴胺等升压药时滴速宜慢,以防血压升高过快;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要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连续24小时输液者一般24小时更换输液管。因此,选项B的叙述不正确。
第196题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血管内溶血反应
B.血管外溶血反应
C.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D.肺水肿
E.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大量输血使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浓度下降。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甚至心搏骤停。该患者输血后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手足抽搐可能为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故选C。
第197题 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血钙降低
B.血液变质
C.输血过快
D.无菌操作不严格
E.血型不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量输血使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浓度下降。故答案为A。
第198题 最严重的一种输血反应是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空气栓塞
D.细菌污染反应
E.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最典型的症状为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第199题 颈外静脉输液的最佳穿刺点在
A.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上1/3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1/3处
E.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参考答案:C
解析:
颈外静脉的穿刺点为颈外静脉外侧缘,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200题 患者男性,护士遵医嘱为其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时,患者自述疼痛,推注时稍有阻力,推注部位局部隆起,抽无回血,此情况应考虑是
A.针头部分阻塞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针头斜面部分穿透血管壁
E.静脉痉挛
参考答案:B
解析:
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
(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