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诊断学基础题库(353题)


第241题 烦渴多饮,多尿达8L/24h,尿比重为1.001最可能的疾病是


A.糖尿病

B.尿崩症

C.心力衰竭

D.肾病综合征

E.慢性肾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尿量明显增多(>4L/24h) 而尿比密均<1.006,为尿崩症的典型表现。


第242题 下列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


A.脾功能亢进

B.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

C.急性溶血

D.肺吸虫病

E.急性细菌性肺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病理性减少见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功能亢进,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如肝硬化等)。


第243题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见于


A.肾病综合征

B.狼疮性肾炎

C.肾盂肾炎

D.间质性肾炎

E.急性肾炎后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管型
(1)透明管型 偶见于健康人;少量出现见于剧烈运动、高热等;明显增多提示肾实质病变,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
(2)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 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狼疮性肾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等。
2)白细胞管型 提示肾实质感染性疾病,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炎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第244题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诊断应考虑为


A.糖尿病

B.蛋白尿

C.类固醇性糖尿病

D.尿酮体

E.应激性糖尿


参考答案:B


解析:

健康成人经尿排出的蛋白质总量为20~8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150mg/24h称为蛋白尿(PRO)。


第245题 排出的尿内含有大量白细胞或细菌等炎症渗出物,排出的新鲜尿即可混浊,应考虑为


A.尿酸盐沉积

B.正常尿液

C.脓尿

D.乳糜尿

E.磷酸盐沉积


参考答案:C


解析: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或脓细胞>5个/HP,称镜下脓尿。多为泌尿系统感染,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肾结核等。


第246题 关于HBV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为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B.属嗜肝DNA病毒

C.HBV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D.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E.可通过肠道传播


参考答案:E


解析:

HBV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也可由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第247题 莫氏试验是


A.酚红排泌试验

B.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试验


参考答案:D


解析:

莫氏试验可了解肾脏的稀释--浓缩功能,是反映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状态的敏感试验。


第248题 关于尿胆红素测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可出现阳性反应

B.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为阳性

C.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阴性

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

E.严重肾损伤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1)参考值:正常定性为阴性。
(2)临床意义: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提示血液中CB增高。肝细胞性黄疸为阳性;阻塞性黄疸为强阳性;溶血性黄疸为阴性。


第249题 血清中HBeAg阳性时,说明


A.无传染性

B.病情比较稳定

C.曾感染乙肝病毒

D.具有免疫力

E.具有较大传染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的标志,传染性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HBeAg持续阳性,则有转为慢性感染的趋势。


第250题 SLE患者血清中有多种抗体,其中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特异性较差的为


A.类风湿因子(RF)

B.抗核抗体(ANA)

C.LE因子

D.抗磷脂抗体

E.抗酸性核蛋白抗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核抗体(ANA)临床意义:
(1)ANA阳性:①多见于未经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特异性较差。②药物性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全身性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患者的阳性率也较高。③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等也可呈阳性。
(2)荧光类型:根据细胞核染色后的荧光类型,ANA可分为均质型、边缘型、颗粒型、核仁型4种。


第251题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是反映


A.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B.远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C.肾小球滤过功能

D.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E.肾血流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Ccr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Ccr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指标。


第252题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应除外


A.疑有颅内出血

B.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

C.疑有颅内压显著增高

D.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E.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


参考答案:C


解析: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
(1)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
(2)疑有颅内出血。
(3)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4)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
(5)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第253题 下列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AST

B.γ-GT

C.ALT

D.AFP

E.ALP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的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血清中AFP>300μg/L可作为诊断阈值。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常
<300μg/L。>(3)生殖腺胚胎肿瘤、胎儿神经管畸形 AFP可增高。


第254题 关于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


A.阻塞性黄疸患者ALP明显增高

B.肝细胞性黄疸ALP轻度增高

C.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ALP明显增高

D.骨骼疾病时ALP不增高

E.肝内胆汁淤积ALP明显升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肉瘤、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转移癌及骨折愈合期等,ALP均可增高。


第255题 下列疾病出现的胸水不是渗出液的是


A.胸膜炎

B.腹膜炎

C.肺癌

D.心力衰竭

E.心包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感染性:如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2)化学因素:如血液、胆汁、胃液、胰液、等化学性刺激。(3)恶性肿瘤。(4)风湿性疾病及外伤等。


第256题 腹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增高常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

B.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

C.肝硬变

D.肾病综合征

E.心功能不全


参考答案:B


解析: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LDH以心肌、骨骼肌、肾脏和红细胞中含量较为丰富。LDH有5种同工酶,即LDH1~LDH5
(1)参考值 LDH总活性:连续检测法为104~245U/L,速率法(30℃)为95~200U/L。LDH同工酶:正常人LDH2>LDH1>LDH3>LDH4>LDH5
(2)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后8~18h开始增高,24~72h达高峰,6~10天恢复正常。病程中LDH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次出现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LDH1和LDH2均增高,LDH1增高更明显,LDH1/LDH2>1。
2)肝胆疾病 急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LDH明显增高。肝细胞损伤时LDH5增高明显,LDH5是诊断肝细胞坏死的敏感指标,肝细胞坏死时LDH5>LDH4。阻塞性黄疸LDH4>LDH5
3)其他疾病 ①恶性肿瘤:LDH增高程度与肿瘤增长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如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常伴有LDH4及LDH5增高。②恶性贫血:LDH极度增高,LDH1增高明显,且LDH1>LDH2


第257题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肝硬化

C.伤寒

D.副伤寒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参考答案:A


解析:

核左移:当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0.05,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反应、急性中毒等。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称为退行性左移。表示机体反应性低下,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第258题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见于


A.慢性白血病

B.急性失血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参考答案:C


解析:

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对贫血的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①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时明显增多;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时可轻度增多。②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


第259题 淋巴细胞绝对减少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

C.血管神经性水肿

D.结核病

E.长期接触放射线


参考答案:E


解析: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第260题 许多疾病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但除了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类风湿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肺炎

E.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C


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