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牙体牙髓病学题库(225题)


第41题 下列因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

B.维生素A缺乏

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D.严重消化不良

E.不恰当的刷牙方法


参考答案:E


第42题 牙中牙是


A.融合牙

B.双生牙

C.牙内陷

D.额外牙

E.畸形中央尖


参考答案:C


解析:

牙内陷临床上可分为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和牙中牙。牙中牙是牙内陷最严重的一种。牙呈圆锥状,且较其固有形态稍大,X线片示其深入凹陷部好似包含在牙中的一个小牙,其深陷入部分的中央不是牙髓,而是含有残余成釉器的空腔。A融合牙、B双生牙、E畸形中央尖均属于牙形态异常,D额外牙属于牙数目异常。


第43题 畸形中央尖最常发生的牙位是


A.上颌第二侧切牙

B.上颌第一前磨牙

C.上颌第二前磨牙

D.下颌第一前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


参考答案:E


解析: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多见,偶见于上颌前磨牙。


第44题 成釉器形态分化异常、牙乳头增生突起所致的牙发育异常称为


A.牙内陷

B.融合牙

C.双生牙

D.畸形中央尖

E.釉质发育不全


参考答案:D


解析:

畸形中央尖是颌面中央窝处长出的一个额外牙尖,最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常对称发生,它是牙齿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形态分化异常所致的牙形态发育异常。故本题选D。


第45题 关于氟牙症发病情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造釉细胞

B.4岁后才迁入高氟区者不出现氟牙症

C.饮水氟含量过高是主要病因

D.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E.多见于恒牙


参考答案:B


解析:

饮水氟含量过高是主要病因,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造釉细胞,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进入机体,才能发生氟牙症。若在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饮水中氟含量高的流行区,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以后萌出的恒牙受累;反之,如7岁后才迁入高氟区者,则不出现氟牙症,B项的4岁时间不对。氟牙症多见于恒牙,发生在乳牙者甚少,程度亦较轻。这是由于乳牙的发生分别在胚胎期和乳婴期,而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因此,氟牙症一般均见于恒牙,但如氟摄入量过多,超过其筛除功能的限度时,也能不规则地表现在乳牙上。本题选B。


第46题 氟牙症牙齿特点是


A.多见于乳牙,恒牙亦可发生

B.耐酸不耐磨

C.耐磨不耐酸

D.对摩擦和酸蚀均有较好的抵抗、耐受

E.多发生在单个牙或一组牙


参考答案:B


解析:

氟牙症多见于恒牙,发生在乳牙者甚少。对摩擦的耐受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因氟牙症是地方病,人们在某一地区生活多年,故常侵犯全口牙齿。也可有类似釉质发育不全的成组而对称的患牙分布。


第47题 家庭牙齿漂白方法最常使用的药物为


A.40%过氧化脲

B.40%过氧化氢

C.30%过氧化脲

D.10%过氧化脲

E.以上均可


参考答案:D


解析:

过氧化氢是最有效的漂白剂,最常用的是30%~3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或含有35%过氧化氢的凝胶。过氧化脲的常用浓度为5%~20%。


第48题 水中含氟量以多少为宜,该浓度既能有效防龋,又不致发生氟牙症


A.1mg/L

B.0.5mg/L

C.0.5~1.0mg/L

D.1.5mg/L

E.2.0mg/L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认为水中含氟量以lppm (lmg/L)为宜,该浓度既能有效防龋,又不致发生氟牙症。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温相差甚大,现行水质标准氟浓度为0.5~lppm,是适宜的。


第49题 四环素牙时,色素主要沉积在


A.牙釉质表层

B.牙釉质里层

C.牙本质内

D.釉牙本质界

E.牙骨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牙本质中的羟磷灰石晶体较小,但比釉质羟磷灰石晶体的总表面积大,使得牙本质吸收四环素的量远较釉质多,造成牙本质为主要着色硬组织。


第50题 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哪些人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A.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B.3岁以下小儿

C.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

D.8岁以上儿童

E.所有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和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第51题 四环素牙着色是由于药物导致


A.牙釉质发育不全

B.氟磷酸钙替代羟基磷灰石

C.牙本质结构混乱

D.四环素氟化钙复合物沉积

E.四环素正磷酸盐复合物形成


参考答案:E


解析:

四环素分子具有螯合性质,可与牙组织形成稳固的四环素钙正磷酸盐复合物,该物质呈现出带荧光的黄色,致使牙齿变色。着色物主要存在于牙本质中。四环素钙复合物沉积过程中,也可抑制成牙本质细胞合成胶原,还可抑制矿盐的沉积,在釉质发育期,四环素也可影响釉质的正常发育,故此题选E。


第52题 患者,男,24岁。上大学前一直在河北沧州居住,因上前牙有黄黑斑块要求治疗。检查:11、12、21、22唇面有黄褐色斑块,无缺损,表面光滑,质硬,叩(-),冷(-),乡亲中亦有相似情况。医师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浅龋

B.氟斑牙

C.四环素牙

D.釉质发育不全

E.静止龋


参考答案:B


解析:

氟牙症具有地区性分布特点,患牙可成组而对称地分布,牙面可有黄褐色斑块,釉质表面可光滑,无缺损。A浅龋、E静止龋牙表面均有缺损,不光滑。C四环素牙无地区性,表现为恒牙列全口均发生。D釉质发育不全,轻症仅有色泽和透明度的改变,形成白垩状釉质;重症牙面有实质性缺损,即在釉质表面出现带状或窝状的棕色凹陷。


第53题 牙震荡是指


A.牙周膜轻度损伤,不伴有牙体缺损

B.牙周膜轻度损伤,伴有牙体缺损

C.牙周膜重度损伤,不伴有牙体缺损

D.牙周膜重度损伤,伴有牙体缺损

E.仅有根尖周膜的损伤


参考答案:A


解析:

牙震荡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牙体组织的缺损,是由较轻外力所致。例如,在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或较轻的外力撞击。


第54题 牙体冠折后,牙髓有活力,应在什么时间实施永久性修复


A.12小时之内

B.24小时之内

C.1周之内

D.6~8周

E.3个月之后


参考答案:D


解析:

冠折缺损少,牙本质未露,磨光锐缘;牙本质暴露,轻度敏感者,行脱敏治疗。敏感较重者,临时塑料冠,氧化锌丁香油酚黏固剂黏固,6~8周后,氢氧化钙制剂垫底,复合树脂修复牙髓暴露的前牙,牙根发育完成者应行牙髓摘除术;年轻恒牙根据牙髓暴露的多少和污染程度作活髓切断术,以利牙根的继续发育。凡有活力的牙髓,在治疗后1、3、6个月及以后定期复查,检查牙髓活力;牙的永久性修复应在受伤后6~8周进行。故选D。


第55题 对于完全脱位牙的处理错误的是


A.牙脱位应尽快复位

B.如已污染则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复位

C.脱位2小时后可考虑体外根管治疗后复位

D.如无法即刻复位则应尽量保持干燥

E.根尖孔发育完成的牙完成再植后3~4周行根管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完全脱位牙在30分钟内进行再植,90%患牙可避免发生牙根吸收,如牙已落地污染,应就地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然后放人原位,如不能即刻复位,可将患牙置于患者的舌下或口腔前庭处,也可放在盛有牛奶、生理盐水或自来水的杯子里,切忌干藏,尽快就医。根尖孔发育完成的牙完成再植后3~4周行根管治疗;脱位2小时后可考虑体外根管治疗后复位;年轻恒牙一般不贸然拔髓。根据题目要求,答案选D。


第56题 嵌入性牙脱位在复位后多长时间进行根管治疗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参考答案:B


解析:

嵌入性牙脱位在复位后2周应做根管治疗术,因为这些牙通常伴有牙髓坏死,而且容易发生牙根吸收。


第57题 完全脱位牙为了避免牙根吸收最好在多长时间内进行再植


A.0.5小时之内

B.1小时之内

C.1.5小时之内

D.2小时之内

E.3小时之内


参考答案:A


解析:

完全脱位牙在0.5小时内进行再植,90%患牙可避免牙根吸收。


第58题 患者,男,8岁。2天前意外致上中切牙碰伤,现有咬物痛。检查:11牙冠完整,牙龈无红肿,叩痛(-),电活力测试阴性,松动度I度,扪诊(-),X线片示根折线在根尖1/3处。处理应是


A.调 牙合 、固定、观察

B.根管治疗

C.患牙拔除

D.牙髓摘除

E.活髓切断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折的治疗首先应是促进其自然愈合,即使牙似乎很稳固,也应尽早用夹板固定,以防活动。对根尖1/3折断,在许多情况下只上夹板固定,无需牙髓治疗,有可能出现修复并维持牙髓活力。一些患者就诊时,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6~8周后可出现反应。无活力反应是由于牙髓在外伤时,血管和神经受损伤所引起的“休克”所致。随其“休克”的逐渐恢复而再出现活力反应。


第59题 3度酸蚀症的表现为


A.仅牙釉质受累

B.仅牙釉质丧失

C.牙釉质和牙本质丧失,牙本质丧失面积小于牙表面积的1/2

D.牙釉质和牙本质丧失,牙本质丧失面积大于牙表面积的1/2

E.牙釉质大部分丧失,牙本质丧失至继发牙本质暴露或牙髓暴露,牙髓受累


参考答案:C


解析:

酸蚀症分级标准如下。①1度:仅牙釉质受累。②2度:仅牙釉质丧失。③3度:牙釉质和牙本质丧失,牙本质丧失面积小于牙表面积的1/2。④4度:牙釉质和牙本质丧失,牙本质丧失面积大于牙表面积的1/2。⑤5度:牙釉质大部分丧失,牙本质丧失至继发牙本质暴露或牙髓暴露,牙髓受累。


第60题 下列哪项除外,均可导致酸蚀症


A.频繁饮用酸性饮料

B.某些工厂空气中的酸雾或酸酐浓度超过规定标准

C.长期服用口嚼型维生素C

D.胃病长期反酸

E.细菌感染


参考答案:E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