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生理学题库(381题)


第141题 保证运动器官血液供应的重要机制是


A.心输出量增加

B.循环血管增加

C.静脉回流量增加

D.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E.血压升高


参考答案:D


解析:

体内各器官的血流量一般取决于器官组织的代谢活动,代谢活动越强,耗氧越多,血流量也就越多。器官血流量主要通过对关注该器官的阻力血管的口径的调节而得到控制。除了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外,还有局部组织内的调节机制。试验证明,如果将调节血管活动的外部神经和体液因素都去除,则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仍能通过局部的机制得到适当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存在于器官组织或血管本身,故也成为自身调节。比如剧烈运动时,肌肉的血流量就会速度加快、血流量加大。


第142题 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B.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

C.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影响心输出量的各个因素中,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肌拉伸程度不够,收缩力达不到最大限度,故心输出量减少;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说明外周血压上升,心脏后负荷增加,输出量同样受到影响而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如果减小的话,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受交感和迷走神经支配,前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正性作用


第143题 成人失血1000ml时


A.心率和血压均不变

B.血压降低,心率加快

C.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D.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E.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失血过多的时候,体内循环血量降低,导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下降,血压降低,对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小,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交感紧张性增强,心率加快


第144题 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安静时正常值为0.84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

C.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D.肺尖部比值增大,可达3

E.肺下部部分血流得不到充分气体交换,比值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0.84,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气体交换。比值增大,代表通气过剩,致使无效腔增大,比值减小,表示通气不足,血流过剩,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


第145题 当呼吸肌完全松弛时,肺容量等于


A.肺活量

B.余气量

C.补呼气量

D.功能残气量

E.深吸气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功能残气量为平静呼气未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残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可因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


第146题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B.气体的分压差

C.气体的溶解度

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E.肺泡膜的通透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人体中,氧气的扩散首先是从肺泡进入到动脉血,由红细胞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由此可见,氧气的扩散方向就是氧分压的分布梯度,因此,肺泡气中的氧分压最高。同理,肺部的二氧化碳也是顺着分压进行扩散


第147题

体内CO2压最高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静脉血液

D.毛细血管血液

E.动脉血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体扩散的方向是由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而人体中CO2的扩散方向是细胞内液-组织液-静脉血液-毛细血管血液-动脉血液,而这个梯度也是与O2分压相反,也就是与氧气的扩散方向相反


第148题 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残气量

B.补吸气量

C.补呼气量

D.深吸气量

E.功能残气量


参考答案:E


解析:

功能残气量为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残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可因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内气体成分的过度变化,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能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功能残气量的稀释作用,吸气时肺泡内PO2不致突然升得太高,PCO2不致降得太低。反之呼气时PO2不致降得太低,PCO2不致升得太高


第149题 肺通气/血流比值反映了肺部气体交换时的匹配情况。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表明


A.肺内气体交换障碍

B.解剖无效腔增大

C.解剖性动-静脉短路

D.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E.肺泡无效腔增


参考答案:E


解析: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0.84,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气体交换。比值增大,代表通气过剩,致使无效腔增大,比值减小,表示通气不足,血流过剩,犹如发生了动静脉短路


第150题 肺的静态顺应性越大,表示


A.肺的弹性阻力大,肺扩张程度小

B.肺的弹性阻力小,肺扩张程度小

C.肺的非弹性阻力大,肺扩张程度大

D.肺的弹性阻力小,肺扩张程度大

E.肺的非弹性阻力与肺扩张程度无变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跨肺压变化引起的肺容积变化。这种压力一容积曲线是在无气流时测定的。故称为静态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肺容易扩张,即顺应性大。肺的弹性阻力小时,肺容易扩张,故其顺应越大


第151题 正常成人下列与呼吸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A.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B.正常成人男性肺活量约为3500ml

C.正常成人时间肺活量的第一秒约为60%

D.正常成人无效腔气量约为150ml

E.正常成人安静时肺通气量为6~8L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常成人时间肺活量的第一秒要超过80%


第152题 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


A.肺泡通气量

B.时间肺活量

C.肺活量

D.肺总容

E.每分通气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鼻或口与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为无效腔。肺泡通气量为每次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是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总量是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每分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第153题 胸廓的弹性回缩力成为吸气的弹性阻力见于


A.深吸气

B.深呼气

C.平静呼气末

D.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

E.发生气胸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胸廓位于自然位置时,无弹性回位力。胸廓缩小时,胸廓的弹性回位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胸廓扩大时,胸廓的弹性回位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第154题 肺泡回缩力主要来自


A.肺泡的弹性纤维

B.肺泡膜的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

C.胸内负压

D.胸廓弹性回缩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泡膜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占总阻力的2/3


第155题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A.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B.肺弹性阻力减小

C.肺难于扩张

D.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E.肺顺应性增大


参考答案:C


解析: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垂直排列在肺泡的液-气界面上,并将它隔绝,有效地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的弹性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保持肺泡的干燥和稳定


第156题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呼吸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力

C.肋间内肌与外肌的收缩

D.胸内压的变化

E.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参考答案:A


解析: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第157题 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因素是


A.气流形式

B.气流速度

C.呼吸道长度

D.呼吸道口径

E.呼吸时相


参考答案:D


解析:

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经大小的影响


第158题 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C.大气压+跨肺压

D.大气压+跨胸壁压

E.大气压-肺回缩力


参考答案:E


解析:

有两种力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一是肺的弹性回缩压,使肺泡缩小。因此,胸膜腔内的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方面相反的压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压。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第159题 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值大于2℃

C.午后体温比清晨低

D.女子排卵后,体温下降

E.肌肉活动使体温增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变化幅度不超过1℃;排卵后升高0.3-0.6℃


第160题 肺内压在下列哪一时相中与大气压相等


A.呼气初与呼气末

B.吸气初与吸气末

C.吸气末与呼气末

D.吸气初与呼气末

E.吸气初与呼气初


参考答案:C


解析: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压,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