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生理学题库(381题)


第101题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B.阈电位水平高低

C.动作电位2期时程

D.钠泵功能

E.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相期间,2期和1期之间有一个小的切迹。2期的膜电位水平略正于0mv,持续100-150ms,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比较长的主要原因


第102题

Ach使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是通过


A.最大复极电位降低

B.阈电位水平下降

C.If电流增强

D.膜对K+通透性增高

E.Ca2+内流增强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D。对窦房结起搏除极的一种相反的调控是副交感胆碱能神经调控,这种调控引起负性变时效应,乙酰胆碱起主要作用。乙酰胆碱(ACh)的负性变时效应是通过对多种离子电流的调节实现的。心肌细胞上有多种K+通道受ACh影响,但ACh的直接作用可以理解为它引起ACh敏感的K+通道的激活。简单的说乙酰胆碱可使窦房结功能低下(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


第103题 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导致


A.P波增宽

B.QRS波群增宽

C.T波增宽

D.P-R间期延长

E.ST段延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P-R间期指在心电图中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值(成人):0.12~0.2秒。所以,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会导致P-R间期延长。


第104题 心电图是


A.在心肌细胞表面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B.在心肌细胞内记录的生物电变化

C.在心脏表面记录的心电向量变化

D.在体表记录心脏电变化引起的电场电位变化

E.在体表记录的心脏舒缩活动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


第105题

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压力降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减压反射是通过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刺激而引起的。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阻断了颈动脉窦血流,颈动脉窦压力降低,减弱了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通过减压反射调节后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升高。颈动脉体为调节呼吸的化学感受器,感受的是缺氧、CO2分压及H+浓度,而不是血管壁的被动扩张程度。


第106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期复极是由于


A.K+外流

B.Cl-内流

C.Na+内流

D.Ca2+内流

E.K+内流


参考答案:A


解析:

1期(快速复极初期):主要是Na+通道关闭,Na+停止内流;而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造成膜内电位迅速下降


第107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是由于何种通道开放


A.Na+通道

B.Cl-通道

C.Ca2+通道

D.K+通道

E.Mg2+通道


参考答案:A


解析:

去极化0期:主要由Na+迅速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为内正外负的状态,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第108题 右心衰竭的病人常因为组织液生成过多而致下肢水肿。其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


参考答案:B


解析:

因为右心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肾脏灌注减少,从而启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系统,引起肾脏的水钠潴留。水钠潴留使血管内血容量增加,目的是改善心输出量,恢复正常肾灌注。然而由于心力衰竭存在,并不能增加心输出量,静脉内积存过量液体,导致压力升高,进入组织间的液体增加,最终导致水肿


第109题 当细胞外Ca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A.收缩力降低

B.舒张期延长

C.收缩力增强

D.舒张期缩短

E.传导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肌、骨骼肌的收缩都需要钙离子的参与,当钙离子浓度降低时,心肌收缩力下降。降压药其中有一类称为钙离子拮抗剂(CCB),其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钙是增加肌力、加快传导的


第110题

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质游离Ca2+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异长调节是指心肌被牵拉变长,此时心肌的弹性回缩力也相应增强,此为异常调节。选A。D是等长调节时增加心脏功能的因素


第111题 安静时,给兔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引起心率明显增加,房室传导加速,若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再给阿托品,心脏的变化为


A.心率明显增快

B.心率明显降低

C.心率无明显变化

D.房室传导无明显变化

E.房室传导明显减慢


参考答案:C


解析:

阿托品可阻断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而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故切断迷走神经后再给阿托品,阿托品对心脏的作用通过被切断,故选C


第112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0期去极时程长

B.1期复极时程长

C.2期复极时程长

D.3期复极时程长

E.4期复极时程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2期复极又称为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区别的主要特征


第113题 实验中,动物出现搏出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血压降低,分析其原因是


A.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B.心肌收缩能力降低

C.后负荷增大

D.心率减慢

E.射血分数降低


参考答案:A


解析:

搏出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血压降低:这一情况与临床上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极为相似,故选A


第114题

心室肌细胞电位各时期跨膜电位变化不包括


A.0期去极

B.1期复极

C.2期平台期

D.3期复极

E.4期自动除极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室肌细胞是工作细胞,不是自律细胞。只有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才有4期自动除极


第115题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后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B.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抑制作用

C.降压反射活动加强

D.降压反射活动减弱

E.大脑皮层心血管中枢活动减弱


参考答案:C


解析: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又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使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活动加强,其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心率减慢


第116题 对动脉血压波动性变化比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

B.主动脉弓

C.颈动脉体

D.主动脉体

E.心肺感受器


参考答案:A


解析:

颈动脉的管径较主动脉小,在相同血压水平,颈动脉血管壁的牵张变化比主动脉的大,因此颈动脉窦是相对更敏感的压力感受器


第117题 下列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

B.收缩容量血管

C.收缩全身阻力血管

D.促进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

E.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有①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微动脉为阻力血管,血管紧张素Ⅱ也可促进静脉收缩,静脉为容量血管;②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使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③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释放醛固酮;④促进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其由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产生,并经轴质运输到神经垂体末梢,储存并释放


第118题 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降低动脉血压

B.升高动脉血压

C.减弱心血管活动

D.增强心血管活动

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E


解析: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觉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因此这一反射曾被称为降压反射。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第119题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能引起


A.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B.心迷走中枢抑制

C.心迷走中枢兴奋

D.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

E.心交感中枢兴奋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分析]当血压上升时,动脉管壁被牵张,位于颈动脉窦区和主动脉弓区的压力感受器发出传人冲动的频率增加,到达中枢后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增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抑制。中枢活动的变化分别通过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传到心脏和血管,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


第120题 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是


A.主动脉舒张压降低

B.体循环外周阻力减少

C.心室舒张期延长

D.心室收缩期延长

E.心率增快


参考答案:C


解析:

①一般而言,心肌收缩时可压迫冠状动脉,使冠脉血流量减少,舒张期冠脉血流量增加,因此收缩期延长可使冠脉血量减少,舒张期延长、舒张压升高可使冠脉血量增加。②体循环外周阻力减小,将使舒张压降低,冠脉血流量减少。③心率增快,左室充盈时间缩短,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左室射血减少,冠脉血流量减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