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依赖于血液中
A.高浓度的CO2
B.正常浓度的CO2
C.高浓度的O2
D.正常浓度的O2
E.H+浓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定水平的PCO2是兴奋呼吸中枢,维持呼吸运动的所必需的,CO2是呼吸调节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吸入气中CO2稍微增加,就会使呼吸加深加快,通气量增加,但是吸入气的CO2超过一定比例,会造成体内CO2蓄积,抑制中枢和呼吸运动
第182题 比较不同个体之间肺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是
A.时间肺活量
B.肺顺应性
C.肺回缩力
D.肺内压
E.比顺应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顺应性除与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有关,还受肺总量或肺功能残气量的影响。为消除不同个体间肺总量的影响,提出比顺应性(曾用肺顺应性/肺总量)表示,但由于平静吸气从功能残气量开始,所以用下式计算:
比顺应性﹦平静呼吸时测得的肺顺应性/肺功能残气量
综上所述,本题选E
第183题
血中H+浓度升高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是因为
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E.刺激心肺感受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动脉血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可立即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加强呼吸;因为氢离子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第184题 肺总容量等于
A.肺活量+潮气量
B.肺活量+残气量
C.肺活量+机能残气量
D.潮气量+机能残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总容量(Totallungcapacity,TLC)为: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TLC=VC+RC
第185题 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
A.膈神经
B.窦神经
C.肋间神经
D.主动脉神经
E.迷走神经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stretchreflex):亦称黑林-伯鲁反射(Hering-Breuerreflex),简称黑伯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包括两部分,最常见为肺充气时引起叹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其次,为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此反射当用力呼气才发生。黑-伯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称为牵张感受器,主要刺激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扩张。传入纤维为迷走的有髓鞘的A类纤维,传导速度约35~50米/秒,中枢为延髓呼吸中枢,作用为调节呼吸频率,并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配合以维持呼吸节律性。这些结果皆取自对哺乳动物的观察。有的学者认为,当人体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不太大,肺充气反射不起什么作用;当潮气量增加至800毫升,迷走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增加,才引起吸气动作抑制,认为在清醒人体,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值较高。充气的肺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防止肺扩张的过度
第186题
下列关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B.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
C.降低肺的顺应性
D.具有维持肺泡适当扩张状态的作用
E.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参考答案:C
解析: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垂直排列在肺泡的液-气界面上,并将它隔绝,有效地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的弹性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保持肺泡的干燥和稳定
第187题 呼气储备量等于
A.补吸气量
B.肺活量-深呼气量
C.肺活量-深吸气量
D.肺活量-吸气储备量
E.潮气量+补吸气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活量是在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深吸气量是指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入的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肺活量—深吸气量=尽力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潮气量—补吸气量=呼气储备
第188题 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肺泡气
B.静脉血
C.动脉血
D.淋巴液
E.组织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氧分压为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局部氧气的浓度。在人体中,氧气的扩散首先是从肺泡进入到动脉血,由红细胞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由此可见,氧气的扩散方向就是氧分压的分布梯度,因此,肺泡气中的氧分压最高
第189题 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称为
A.最大随意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补呼气量
D.肺活量
E.深吸气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因为在劳动或运动时肺通气量增大,因此常用一些指标来反映肺通气的储备能力。在令被测者尽力作深、快呼吸时,被测者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最大随意通气量(maximalvoluntrayventilation)。最大随意通气量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是估计个体能进行最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之一
第190题 正常人气体交换的关键是
A.温度
B.气体的溶解度
C.生物膜的通透性
D.通气/血流比
E.交换部位两侧气体的分压差
参考答案:E
解析:
气体的溶解度取决于气体分子本身的特性。在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故温度因素可忽略不计。此题的前提是“正常人”,正常人由于呼吸膜面积远远超过肺换气的实际需要,其他影响不大,关键还是气体的分压差
第191题 在胆囊造影时,为检查胆囊的收缩功能,让受检查者进食油煎荷包蛋是为了促进
A.胆盐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促胃液素分泌
D.缩胆囊素分泌
E.迷走神经兴奋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肠上部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可刺激缩胆囊素的分泌,收缩胆囊,排空造影剂
第192题 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A.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E.神经调节
参考答案:A
解析:
进食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进食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乙酰胆碱、促胃液素和组胺)来调节胃液的分泌
第193题 促使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分解产物
B.脂肪
C.脂酸钠
D.糖类
E.HCl
参考答案:A
解析:
引起CCK分泌的因子由强至弱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HCl、脂肪,糖类没有作用
第194题 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可导致
A.唾液分泌增多
B.胃液分泌增多
C.胰液分泌增多
D.吞咽困难
E.胃肠运动减弱
参考答案:E
解析:
腺体:阿托品通过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抑制腺体的分泌,对唾液腺和汗腺作用最敏感。
眼:通过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出现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
平滑肌: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没有效果。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减低蠕动的幅度,用于缓解胃肠绞痛。
心脏:心率阿托品对心率的主要作用为加快心率但治疗剂量的阿托品(0.4-0.6mg)在部分病人可见心率短暂性轻度减慢一般每分钟减少4-8次.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剂量可轻度兴奋延髓及其高级中枢而引起弱的迷走神经兴奋作用,中毒剂量可见明显中枢中毒症状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发生昏迷与呼吸麻痹最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
血管与血压:大剂量阿托品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潮红温热等症状,尤其当微循环的血管痉挛时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第195题 刺激促胰液素释放的最有效物质是
A.蛋白分解产物
B.葡萄糖
C.HCL
D.胆酸钠
E.淀粉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肠上部的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刺激促胰液素释放,其中以盐酸作用为主
第196题 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刺激胃酸的分泌
B.促进胃运动
C.刺激胰酶分泌
D.促进唾液分泌
E.促进胆汁分泌
参考答案:D
解析:
胃泌素(G细胞)能促进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运动、胆囊收缩;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第197题
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表现为外周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A.HCl
B.粘液
C.胃蛋白酶原
D.HCO3-
E.内因子
参考答案:E
解析: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内因子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蛋白酶水解,并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
第198题 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
A.蛋白质
B.脂肪
C.低张溶液
D.促胰液素
E.碳水化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胰泌素(S细胞)能促进胰液(H2O/HCO3-)、胆汁、小肠液分泌;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胃液分泌。
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有盐酸、脂肪、高张溶液
第200题 2)刺激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S细胞分泌的,胃酸(盐酸)是引起促胰液素释放最强的刺激因素,其次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酸钠,糖类则无刺激作用。②胆囊收缩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