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病理学题库(526题)


第101题 DIC发生常伴有下列哪种栓塞


A.羊水栓塞

B.脂肪栓塞

C.空气栓塞

D.血栓栓塞

E.化脓菌栓塞


参考答案:A


解析:

羊水栓塞是分娩中,羊水进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和血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分支,引起栓塞。同时,羊水中含有促凝血物质,可引发DIC,导致患者出血、休克死亡。 


第102题 下列有关梗死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双重血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发生无影响

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发生

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发生

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栓形成是梗死的最常见原因。
任何引起血管管腔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的原因均可引起梗死。
1.血栓形成:是梗死的最常见原因,如心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可分别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趾、指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趾、指梗死(坏疽)等。
2.动脉栓塞:也是梗死的常见原因,在肾、脾和肺的梗死中,由栓塞引起者远比动脉血栓形成引起者多见。
3.血管受压:闭塞动脉受肿瘤或其他机械性压迫而致管腔闭塞时可引起局部组织梗死,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疝时肠系膜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同时肠系膜动脉亦因受压而致输入血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停顿,亦可引起肠梗死。
4.动脉痉挛:发生动脉痉挛,亦可能引起心肌梗死。 


第103题 有一年青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而亡。尸检肺血管内有角化上皮等物,此患者死因是下列哪一种:


A.血栓栓塞

B.气体栓塞

C.脂肪栓塞

D.羊水栓塞

E.瘤细胞栓塞


参考答案:D


解析: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极严重的分娩并发症。
血涂片找羊水中有形物质:抽取下腔静脉血5ml,放置沉淀为3层,取上层物作涂片用WrightGlemsa染色镜检。见到鳞状上皮细胞、毳毛、粘液或脂肪球等羊水有形物质,可确诊为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发病特点是起病急骤、来势凶险。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在极短时间内可因心肺功能衰竭、休克而使患者死亡。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渐进阶段:
1.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刚破膜不久,产妇突然发生寒战、呛咳、气急、烦躁不安等症状,随后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抽搐、昏迷、血压下降,出现循环衰竭和休克状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若有肺水肿,患者可咯血性泡沫状痰。有的产妇突然惊叫一声或打一次哈欠后血压迅即下降甚至消失,并在几分钟内死亡。
2.DIC引起的出血患者渡过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阶段,则进入凝血功能障碍阶段,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血液不凝固,切口及针眼大量渗血,全身皮肤粘膜出血,有时可有消化道或泌尿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便血及血尿等。
3.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全身循环衰竭,肾脏血流量减少,出现肾脏微血管栓塞,肾脏缺血引起肾组织损害,表现为尿少、无尿和尿毒症征象。一旦肾实质受损,可致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临床表现的三个阶段基本上按顺序出现,但有时亦可不全出现或出现的症状不典型。
结合题中提示: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而亡。尸检肺血管内有角化上皮等物,故本题应选答案D。


第104题 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栓形成

B.血栓栓塞

C.血管严重受压

D.动脉痉挛

E.动脉壁肿瘤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点]梗死的原因
[分析]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因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多因动脉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引起。另外,血栓栓塞、血管严重受压、动脉痉挛、动脉壁肿瘤也在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第105题 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脑、肠

B.肾、肠、脑

C.心、脾、肾

D.脾、心、肺

E.肾、心、肺


参考答案:C


解析:

梗死是一种坏死,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坏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梗死是单指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根据含血量的多少,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贫血性梗死发生于动脉阻塞,常见于心、肾、脾等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出血很少,故称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灰白色。梗死灶的各种形态改变,随动脉阻塞后时间的延续,才逐渐显露出来。心肌梗死在血流中断后6小时以上才能辨认。在以后的24小时内梗死区域才渐渐变的清晰,因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白细胞浸润带。3~4天后,其边缘出现充血、出血带。梗死12~18小时后才出现镜下凝固性坏死的改变,早期梗死灶内尚可见核固缩、碎裂和核溶解,细胞浆红染等坏死的特征,组织结构轮廓保存,仍可辨认。后期,细胞崩解呈红染的均质性结构,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形成。


第106题 脂肪栓塞病人死亡原因常见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急性右心衰竭

B.急性左心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脑出血

E.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A


解析:

脂肪组织受损时,脂肪栓子从静脉入右心,再到肺。脂肪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塞部位及脂肪数量的多少。若大量脂滴进入肺循环,使75%的肺循环面积受阻时,可因窒息和急性右心衰竭。 


第107题 44岁男患,车祸时发生右大腿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的死因是:


A.心肌梗死

B.气体栓塞

C.脂肪栓塞

D.脑出血

E.气胸


参考答案:C


解析: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h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瘀点。当骨折时,脂肪细胞和静脉窦破裂,脂肪作为血肿内含物进入静脉循环,海绵状骨颗粒和较大的脂肪滴阻塞最小的肺血管分支,而小的脂肪滴可通过肺前毛细血管旁路进入肺静脉。
故答案选择C。
关于肺栓塞,教材中有这样一些描述:
病理学:当肺动脉主要分支受阻时,肺动脉扩张,右心室急剧扩大,静脉回流受限,产生右心衰竭的病理表现。通常无心肺疾病的患者发生肺栓塞后很少产生肺梗死,这主要是因为肺组织的氧供来自肺动脉系统、支气管动脉系统及局部肺泡内气体。
病理生理学:肺血栓栓塞症所致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栓子的大小和数量、多次栓塞的间隔时间、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心肺疾病、个体反应的差异及血栓溶解的快慢等。轻者几乎无任何异常改变,重者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突然升高,心脏排血量急骤下降,患者出现休克、脑血管和冠状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晕厥,甚至死亡。
1、呼吸生理变化:较大的肺血栓塞可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同时由于血栓可引起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也可促使气道收缩,增加气道阻力,引起呼吸困难。
2、血流动力学改变(注:表现为右心衰,左室搏出量骤降,休克)。
3、神经体液介质的变化(注:很多神经介质被释放,组胺、缓激肽等等,产生生理作用)。 


第108题 关于栓塞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均可形成转移灶

B.脂肪栓塞均由创伤引起

C.羊水栓塞不引起死亡

D.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

E.减压病是氧气栓塞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而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大多数不能形成转移灶,脂肪栓塞大部分由创伤引起,羊水栓塞常引起死亡,减压病是氮气栓塞。 


第109题 有一病人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5年。如果对该病人作肺脏活检,在光镜下可能出现下列哪项病变: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内有红细胞

C.肺泡腔内有心力衰竭细胞

D.肺泡腔内有蛋白性液体

E.以上各项病变都可出现


参考答案:E


解析: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因瓣膜病变引起肺淤血,故可出现ABCD的表现。 


第110题 女性患者56岁,因车祸右膝关节严重损伤,5天后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突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经积极抢救无效,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尸检发现右侧腘静脉及深部大隐静脉内有残留血栓,试分析死因是


A.肺动脉血栓栓塞

B.急性心机梗死

C.麻醉意外

D.大叶性肺炎

E.败血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A.肺动脉血栓栓塞:从其临床表现看,A最接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决定于堵塞的肺段数。88.9﹪的肺栓塞患者有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基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猝死:多由肺动脉主干突然堵塞引起。②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突发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低血压、休克、右心衰竭等,见于栓塞2个肺叶以上的患者。③肺梗死:突然气短、胸痛、咯血及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常为外周肺血管堵塞所致。④“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栓塞面积相对较小,是提示死腔增加的唯一症状,此型较为常见。⑤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B.急性心机梗死,题中未描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也未提及相应病史。
C.麻醉意外,题中未提及麻醉药物过敏、麻醉药物中毒表现。
D.大叶性肺炎,不至于猝死。
E.败血症,应该有严重感染表现。 


第111题 活体内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过程称为


A.梗塞

B.栓塞

C.梗死

D.栓子

E.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活体内异常物质(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物称为栓子。 


第112题 一患者主诉心悸气短,两下肢浮肿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肝肋缘下3cm,轻度压痛,AFP正常。患者的肝脏可能出现下列哪一种病变


A.肝细胞癌

B.慢性肝淤血

C.肝脂肪变性

D.慢性肝炎

E.肝硬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具诊断价值的肝癌标志物。故先除外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表现。临床上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右季肋区不适或隐痛等。脂肪性肝炎期患者可有黄疸。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则有相应的表现。
慢性病毒性肝炎:指既往有乙型、丙型、乙型重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半年以上并有肝炎临床表现者。轻度:偶有上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厌油。中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可有肝病面容,黄疸,蜘蛛痣,肝掌等。肝肿大而质韧,脾亦肿大,ALT、AST反复或持续升高。重度:除上述表现明显而持续存在外,伴有ALB 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胆碱脂酶
肝硬化:代偿期无特殊症状,失代偿期可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出血倾向,内分泌系统失调等症状,有慢性肝病面容,黄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1/3患者可有不规则发热等。
依题干描述,患者符合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在右心衰时,因心排血量减少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了静脉淤血。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肝淤血肿大,颈静脉怒张等。此时肝脏是慢性淤血,体积增大,可有轻压痛。故选B。


第113题 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


A.下肢深静脉

B.左心耳

C.微循环

D.心室壁瘤内

E.门静脉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点]血栓的组成
[分析]纤维素性血栓又称透明血栓或微血栓,主要发生在DIC的微循环内。下肢深静脉和门静脉内的血栓由头、体、尾三部分构成主要为红色血栓。左心耳和心室壁瘤内的血栓主要为层状血栓或混合血栓。


第114题 脑动脉栓塞的栓子最可能来自


A.左心房附壁血栓

B.右心房附壁血栓

C.右心室附壁血栓

D.下肢股静脉血栓

E.肠系膜静脉血栓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选项中限定了栓塞的性质是血栓栓塞,那么引起脑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只能来自左心或主动脉。因此来自左心房附壁血栓是正确的。来自右心房、右心室和下肢股静脉的血栓栓子仅能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而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则在肝内门静脉引起栓塞。 


第115题 羊水栓塞时,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

B.微血管内透明血栓

C.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和胎粪小体等

D.肺水肿和出血

E.肺透明膜形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临床表现: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1)休克:可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心力衰竭及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或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开始时产妇出现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肺底部出现湿啰音,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
(2)DIC引起的出血:患者渡过第一阶段,继之发生难以控制的全身广泛性出血,大量阴道流血、切口渗血、全身皮肤粘膜出血、血尿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产妇可因出血性休克死亡。
(3)急性肾功能衰竭:羊水栓塞后期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和尿毒症的表现。主要由于循环衰竭引起的肾缺血及DIC前期形成的血栓堵塞肾内小血管,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导致肾脏器质性损害。
2.诊断根据分娩或钳刮时出现的上述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应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时抽取下腔静脉血,镜检有无羊水成分作为羊水栓塞确诊的依据。同时可做如下检查:床旁胸部X线摄片,床旁心电图,凝血因子缺乏检查(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测定)及凝血功能检查。若患者死亡应行尸检。可见肺水肿,肺泡出血;心内血可查见羊水中有形物质,肺小动脉或细血管中有羊水成分栓塞;子宫或阔韧带血管内可查见羊水有形物质。 


第116题 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项


A.肺动脉痉挛

B.支气管动脉痉挛

C.支气管痉挛

D.肺出血性梗死

E.心冠状动脉痉挛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动脉栓塞时,重者肺循环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突然升高,心脏排血量急骤下降,患者出现休克、脑血管和冠状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晕厥,甚致死亡。
肺梗死时
1.肺缺血区呈实变阴影,边界不清,多在后基底段,常累及1-2个肺段,体积可缩小。
2.实变区呈楔状或锥形阴影,底部与胸膜相连,尖端指向肺门。密度均匀,空洞罕见,大小约3-10cm。
3.病变1-3周后可吸收,残留索条影,胸膜局限性肥厚、皱缩及粘连。
4.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第117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


A.颈部外伤和手术

B.胸部外伤和手术

C.锁骨下静脉外伤

D.胎盘早期剥离

E.大隐静脉插管输液


参考答案:E


解析:

胎盘早期剥离时,由于子宫收缩,宫内压增高,使得空气受压进入血管,引起栓塞,而输液时,仅有可能有少量气体进入静脉,且多溶解在血液里,不宜发生气体栓塞。且输液管有个圆的过滤膜,阻挡空气的进入,仅有可能有少量气体进入静脉,且多溶解在血液里,不宜发生气体栓塞。
而ABC3个都是靠近胸腔的血管,胸膜腔为负压,使得血管压力减低,空气容易进入血管。 


第118题 下列哪项属于体液来源的炎症介质


A.前列腺素

B.缓激肽

C.IL-8

D.5-羟色胺

E.组胺


参考答案:B


解析:

ACDE是细胞释放的。B是体液来源。
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包括前列腺素(PG)和白细胞三烯(LT),均为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
(3)白细胞产物被致炎因子激活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释放氧自由基和溶酶体酶,促进炎症反应和破坏组织,成为炎症介质。1)活性氧代谢产物,2)中性粒细胞溶酶体成分。
(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可调节其他类型细胞的功能,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介导炎症反应中亦有重要功能。
IL-1和TNF的分泌可被内毒素、免疫复合物、物理性损伤等多种致炎因子刺激,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全身作用等方式起作用。特别是它们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增进白细胞与之粘着。也可以引起急性炎症的发热。TNF还能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激活间质组织释放蛋白水解酶。IL-8是强有力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
(5)血小板激活因子。
(6)其他炎症介质:P物质可直接和间接刺激肥大胞脱颗粒而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所产生的一氧化氮可引起血管扩张和具细胞毒性。
2.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血浆中有三种相互关联的系统,即激肽、补体和凝血系统;为重要的炎症介质。 


第119题 浆液性炎时,其浆液内所含蛋白主要是


A.纤维蛋白

B.球蛋白

C.白蛋白

D.脂蛋白

E.补体


参考答案:C


解析:

浆液性炎时,浆液性渗出物以血浆成份为主,也可由浆膜的间皮细胞分泌,含有3%-5%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同是混有不少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第120题 有关炎症介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引起组织增生

B.可引起血管扩张

C.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D.可具有趋化作用

E.可引起发热和疼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点]炎症介质
[分析]炎症介质是指一类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和血浆释放,并对炎症反应起到介导作用的内源性化学物质。目前将炎症介质的作用归类为引起血管扩张、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趋化作用、引起组织损伤、引起发热和疼痛。引起组织增生的生长因子类物质未被归类进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