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2题 下列哪项关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叙述是错误的
A.癌症是一种基因病
B.多种因素起作用
C.常为多阶段演进过程
D.单个基因改变即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变
E.既有癌基因改变,又有肿瘤抑制基因改变
参考答案:D
解析:
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癌因素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些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的DNA,引起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控基因和DNA修复调控基因等,多个基因的改变才会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第183题 原位癌是指
A.早期癌
B.原发癌
C.黏膜内癌
D.未发生转移的癌
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参考答案:E
解析:
原位癌是指未突被基底膜的癌。严格地讲,原位癌是指上皮细胞全层均为癌细胞,而基底膜还完整的癌。因此不发生转移,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而早期癌包括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的癌。黏膜内癌包括早期浸润癌,可以发生淋巴道转移。未发生转移的癌不一定是原位癌。
第184题 “癌症”是指
A.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
B.所有肿瘤的统称
C.癌肉瘤的统称
D.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瘤的统称
E.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瘤的统称
参考答案:D
解析:
“癌症”是指:
A.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
B.所有肿瘤的统称;
C.癌肉瘤的统称;
D.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瘤的统称(是“癌”的定义);
E.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瘤的统称。
第185题 有一妇女,产后阴道流血,检查发现宫腔内有一肿块,取出标本呈灰白和暗红色相间,镜下见二种细胞形态,一种为多核细胞,核深染,另一种为大圆形细胞,而且胞浆丰富,核大明亮,有大片出血坏死。此瘤可诊断为:
A.宫内膜腺癌
B.恶性葡萄胎
C.绒毛膜上皮癌
D.癌肉瘤
E.平滑肌肉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绒毛膜上皮癌是起源于胚胎性绒毛膜的恶性肿瘤,包括两层滋养层的全部。它常发生于子宫,但并非唯一的原发部位。与妊娠有明显的关系,约50%的绒毛膜上皮癌发生于葡萄胎以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发生于正常分娩后;其他则发生于异位妊娠时。
瘤组织由两种异型性明显的细胞组成:一种为类似细胞滋养层细胞,另一种似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这两种细胞常混合排列成团块或条索状,坏死、出血非常明显。瘤组织中无血管和其它间质存在,也无绒毛样结构形成。这一点可与恶性葡萄胎区别。
第186题 下列哪种肿瘤是恶性肿瘤
A.畸胎瘤
B.错构瘤
C.精原细胞瘤
D.多形性腺瘤
E.纤维腺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虽然精原细胞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是以“瘤”为词尾,但是并不反映这些肿瘤是良性肿瘤。恰恰相反,这些肿瘤均为恶性肿瘤。
第187题 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Scrtoli细胞
B.Reed-Stermberg细胞
C.Aschoff细胞
D.Langerhans细胞
E.Sehwann细胞
参考答案:B
解析:
支持细胞:Scrtoli细胞,睾丸内的一种细胞。
Reed-Steinberg,(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的标志性细胞。
Aschoff细胞:风湿性疾病中的一种细胞。
Langerhans细胞中等大小,直径15-24um,核稍圆或不规则,有凹陷、折叠、扭曲或分叶,核仁小,单个,核膜薄,染色质细致,胞浆较丰富,边界较清楚,淡嗜酸性,在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细胞器称为Birbeck颗粒(这是一种呈杆状的管状结构,中央有一纵行条纹和平行排列的周期性条纹,形似一条小拉链,有时一端有泡状膨大似网球拍状)
Sehwann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种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有髓纤维或无髓纤维,并分泌多种与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密切相关的神经因子。
第188题 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黏膜白斑病
B.甲状腺腺瘤
C.膀胱乳头状瘤
D.阴茎乳头状瘤
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癌前病变是指具有较高癌变潜能的一类病变。包括黏膜白斑病、膀胱乳头状瘤、阴茎乳头状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子宫颈炎、乳腺增生症等。甲状腺腺瘤不是癌前病变。
第189题 男,49岁,左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蚕豆大小,其可能性最小的诊断是
A.转移癌
B.转移性肉瘤
C.淋巴结结核
D.恶性淋巴瘤
E.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通过血行转移,亦多见于直接蔓延。导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能性最小。
第190题 含有三个胚层组织成分的肿瘤称为
A.混合瘤
B.畸胎瘤
C.胚胎瘤
D.错构瘤
E.癌肉瘤
参考答案:B
解析:
胎瘤:指来源于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生殖细胞的肿瘤,往往含有三个胚层的多种多样组织成分,结构排列紊乱,多见于卵巢及睾丸。
有胚胎瘤这种肿瘤,如肾胚胎瘤,肾胚胎瘤又称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是幼儿时的腹内常见肿瘤。
第191题 原位癌的概念是
A.镜下才见到的微小癌
B.没有转移的早期癌
C.上皮组织轻度不典型增生,并累及全层l/3
D.上皮组织中度不典型增生,并累及全层2/3
E.不典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
参考答案:E
解析:
1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称Ⅲ级):细胞异型性显著,异常增生的细胞占据上皮内2/3以上或达全层。
2原位癌指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常累及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未侵破基底膜。
第192题 临床触诊,乳腺肿物为圆形,界清,可移动。取活检组织,镜下见乳腺小导管增生管腔有的变细长,管腔周围有多量纤维组织增生,并疏松染成淡蓝色。此瘤可能诊断为
A.乳腺腺瘤
B.乳腺腺病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纤维瘤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本病。临床上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很少伴有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者。至于乳腺纤维腺瘤是否会发生恶变,一般认为,有少数病例可发生纤维成分的肉瘤变,而极少有发生上皮成分的癌变者。
乳腺纤维腺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手术可以将腺瘤切除而使之治愈,但部分病例可于原手术部位复发或在乳房其他部位再生新的腺瘤。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的常见良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是乳腺肿块。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大多是单发。药物治疗无效,唯一是手术切除。
临床表现
1.乳房内无痛性肿块,常无意中发现。2.肿块常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呈球形或卵园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3.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诊断依据
1.乳房内无痛性肿块。2.针吸细胞学或活组织切片检查可确诊。
第193题 有一男性病人,手术切除皮下结节状肿物,有完整包膜,切面为灰白色有纹理,质地硬韧。镜下见呈束状排列的胶原纤维走行交错,细胞核多为梭形,但无异型性表现,此瘤可诊断为
A.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B.纤维瘤
C.平滑肌瘤
D.纤维组织细胞瘤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因纤维瘤内含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种类,因纤维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极广,构成各器官的间隙,所以纤维瘤可以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其中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最为常见,肌膜、骨膜、鼻咽腔及他处粘膜组织以及其它器官如乳腺、卵巢、肾脏等均可发生。大小不等,生长缓慢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动。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有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夏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第194题 有一位男性病人,胃部患有肿瘤,经手术切除,见胃粘膜完好,胃壁肿物境界清,有包膜,大小如鸡蛋,镜下瘤细胞为梭形,胞浆红染,胞核呈杆状,瘤细胞排成束状,局部有栅状结构。此瘤可诊断为
A.纤维瘤
B.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C.平滑肌瘤
D.平滑肌肉瘤
E.纤维肉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因纤维瘤内含成分不同,可以有纤维肌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切面灰白,可见编织状条纹,质地韧硬。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是纤维组织瘤样增生。
平滑肌瘤:最多见于子宫,可以多发,瘤组织由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成束状,互相编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同一束内的细胞核有时排列成栅状,核分裂象少见。
平滑肌肉瘤:瘤细胞梭形成束状、旋涡状排列。细胞丰富,胞浆较少粉染。核较胖,两端钝,异形性明显。核分裂象较多见。
纤维肉瘤:纤维组织来源的肉瘤,瘤细胞多呈梭形,异型性小,与纤维瘤有些相似,分化差的则有明显的异型性。
第195题 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A.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B.异型性明显,有核分裂象
C.通过血道转移
D.组织来源
E.肿瘤体积
参考答案:D
解析:
癌来源于上皮组织,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这是癌和肉瘤区分的主要依据。
第197题 “癌前病变”最准确的概念描述是
A.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
B.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
C.癌肿的早期阶段
D.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
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肿
参考答案:B
解析:
癌前病变:某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或病变称为癌前病变。
第198题 手术见肝有一肿物,无明显境界,颜色暗红,切开呈筛孔状结构,有许多红褐色液体流出,取材镜检,见多量管腔,管壁厚薄不均,并扩张迂曲,管腔内有多量红细胞。此瘤可诊断为
A.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毛细血管瘤
D.淋巴管瘤
E.囊状水瘤
参考答案:B
解析:
海绵状血管瘤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海绵状血管瘤位置较深而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肿物有压缩性,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触诊检查有似蠕虫盘绕聚集之感,或可扪出颗粒状静脉石存在,X线照片也可显现静脉石,此乃血栓机化钙盐沉着而形成。
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四肢、躯干次之。除常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外,偶见于粘膜下,也可发生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内。多在出生时即已发现,或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年月。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象。
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虽不高,但应予重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患者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病灶表面发生破溃。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时,也可出现局部疼痛,疼痛往往为一过性,短则一天,长则数周,以后自行缓解。在受外伤或表面破溃感染时,可引起出血危险。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是局限性的,少数弥漫地累及大片组织,如四肢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瘤治疗中的难点。
第199题 交界性肿瘤是指
A.既有癌组织、又有肉瘤组织的肿瘤
B.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
C.既有上皮组织、又有问叶组织的肿瘤
D.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
E.以局部浸润为主要特点的低度恶性肿瘤
参考答案:D
解析:
交界性肿瘤是指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既有癌组织、又有肉瘤组织的肿瘤称为癌肉瘤。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称为腺鳞癌。既有上皮组织、又有间叶组织的肿瘤可以是良性混合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也可以是腺鳞癌。以局部浸润为主要特点的低度恶性肿瘤有基底细胞癌。
第200题
卵巢囊性肿物,切面见有毛发和皮脂样物,镜下见皮肤鳞状上皮,皮下有毛囊和皮脂腺,另外还见到支气管柱状上皮,纤维脂肪组织以及少量甲状腺组织,此瘤可诊断为
A.恶性畸胎瘤
B.良性畸胎瘤
C.错构瘤
D.毛发瘤
E.纤维脂肪瘸
参考答案:B
解析:
畸胎瘤的病理分类为:①成熟型畸胎瘤:即良性畸胎瘤,由已分化成熟的组织构成;②未成熟型畸胎瘤:即恶性畸胎瘤,由胚胎发生期的未成熟组织结构构成,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常有未分化、有丝分裂增多的恶性病理表现。
恶性畸胎瘤和良性畸胎瘤恶变时,常表现为肿瘤迅速生长,失去原有弹性、外生性肿瘤可见浅表静脉怒张、充血、局部皮肤被浸润并伴有皮肤温度增高。可经淋巴和血行转移而有淋巴节肿大和肺、骨转移症状,同时出现消瘦、贫血、瘤性发热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