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2岁婴儿,因呕吐、腹泻1天入院。诊断为:腹泻病,重度脱水伴酸中毒。经补液治疗后出现全身无力,腹胀。关于该症状原因不正确的是
A.补液后血液稀释,血钾相对降低
B.酸中毒纠正后部分钾向细胞内转移
C.腹泻时丢失大量钾盐
D.补液后钾经尿大量排出
E.酸中毒时钾经肾排出增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尿钾的排出与血钾的水平成正比,原来因腹泻丢失,血钾降低,又经补液后稀释,尿中不会大量排钾。
第342题 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前8~12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ml/(kg·h)]是
A.2~4
B.5~7
C.8~10
D.11~13
E.14~10
参考答案:C
解析: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
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
8~12小时滴入,8~10ml/kg·h
3.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
第343题 小儿腹泻应用2:1等张含钠液的适应证是
A.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B.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
C.补充继续损失量
D.补充生理需要量
E.高渗性脱水
参考答案:A
解析: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注意总量不能超过300ml。主要目的是迅速改善有效循环以及肾功能。
第344题 患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低渗性脱水用4:3:2溶液
B.高渗性脱水用3:2:1溶液
C.等渗性脱水用2:3:l溶液
D.脱水性质不明用2:3:1溶液.
E.同时见尿补钾4~6天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脱水的性质:定性:等渗--1/2张含钠液(2:3:1);低渗--2/3张含钠液(4:3:2);高渗--1/3张含钠液(2:6:1)。
第345题 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约为(ml/kg)
A.60~90
B.90~120
C.120~150
D.150~180
E.180~210
参考答案:D
解析:
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
第346题 患儿腹泻4天,中度脱水。经2天补液后脱水基本纠正,但仍肢体软,心音稍钝。进食甚少。在整个补液治疗过程中对补钾按以下方案进行。但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治疗时注意到给钾前6小时内有尿
B.静脉钾盐点滴浓度不超过0.3%
C.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
D.脱水纠正后第2天停止补钾
E.补钾量一般为3~4mmo]/(kg·d)
参考答案:D
解析:
补钾原则: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0.15~0.3g/kg·d。需4~6天。
第347题 关于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反复惊厥,用地西泮
B.糖皮质激素应早期使用、大剂量、短疗程
C.颅内压高,可以甘露醇治疗
D.抗菌药物首选是喹喏酮药物
E.早期有呼吸衰竭可及早使用机械通气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
1.降温止惊 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每次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
2.抗休克治疗 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物等,参见相关内容。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药物有东莨菪碱、酚妥拉明、多巴胺和间羟胺(阿拉明)等;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早期、大剂量、短程应用;④纳洛酮能有效地提高血压和心肌收缩力,用量为每次0.01~0.02mg/k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3.脑水肿和呼吸衰竭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首选20% 甘露醇,每次0.5~1g/kg,静脉快速注入,6~8小时重复一次,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严重病例可短期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如有早期呼吸衰竭表现者应及早使用呼吸机。
4.抗菌治疗 为了迅速控制感染,通常选用两种强有力的广谱抗菌药物。可选用头孢菌素、氨基苷类等,但耐药株也逐渐出现。喹诺酮类药物小儿应慎用。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应对症处理。
第348题 患者出现反复出现惊厥应该哪些疾病鉴别除了
A.热性惊厥
B.癫痫
C.低钙惊厥
D.其他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E.低钾血症
参考答案:E
解析:
ABCD这疾病都是可以引起惊厥的,都需要跟这些病鉴别。
第349题 患儿5岁,诊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在充分扩容的基本上,要调整血管舒缩功能需要的药物不正确是
A.东莨菪碱
B.酚妥拉明
C.多巴胺
D.阿拉明
E.地塞米松
参考答案:E
解析:
地塞米松,又叫德沙美松、氟甲强的松龙是抗炎、抗过敏药物。主要作为危重疾病的急救用药和各类炎症的治疗。不是血管活性药物。
第351题 为确诊,应进一步行下列哪种检查
A.血常规
B.粪常规
C.头部CT
D.脑电图
E.脑脊液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疑似病例,可用肛拭子或灌肠,取其排泄物的沉淀物做显微镜检,若见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或见吞噬细胞,可初步诊断。
第352题 关于中毒性痢疾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小儿
B.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
C.由痢疾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大量外毒素进入血循环所致
D.未腹泻前即出现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
E.临床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肺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病原为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简称痢疾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的不同,痢疾杆菌分为四个血清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第354题 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做哪项检查
A.脑脊液检查
B.血常规
C.便常规
D.脑电图
E.血培养
参考答案:C
解析:
这道题选C
患者有不洁食物史是关键,需要考虑中毒性菌痢,所以做大便常规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为四型:普通型、轻型、重型和中毒型,中毒性菌痢是其中最重的一型。大多发生在2~7岁、平时身体健壮的小儿。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症状在发病初期并不明显,常在高热后数小时出现精神萎靡,面色灰白、抽痉或四肢冰凉等症状,以后才出现腹泻,造成诊断的困难。大便有明显的腥臭味,这是和一般菌痢的区别点。
孩子患痢疾后出现以下中毒表现时,为中毒性痢疾。
①发烧在39.5℃以上,伴有烦躁、抽风或昏迷。
②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口唇青紫、心音微弱、血压下降、脉细而快或摸不到。
③呼吸深浅不匀、快慢不齐,出现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或呼吸暂停的现象。
④腹泻或脓血便不明显,或无便排出。
第355题 在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中,下列哪项毒素最主要
A.肠毒素
B.内毒素
C.外毒素
D.细胞毒素
E.溶血毒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毒型痢疾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和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过敏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志贺菌内毒素从肠壁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及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使小动脉和小静脉发生痉挛性收缩,内毒素直接作用或通过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使组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加,或通过溶酶体释放,导致大量血管扩张血、加重微循环障碍。中毒性菌痢的上述病变在脑组织中最为显著。可发生脑水肿甚至脑疝,出现昏迷、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中毒性菌痢死亡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内毒素其主要作用。
第356题 关于细菌性痢疾,主要病变部位在
A.回肠末端化脓性炎症
B.结肠远端化脓性炎症
C.横结肠化脓性炎症
D.小肠和结肠化脓性炎症
E.乙状结肠和直肠化脓性炎症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
第357题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病变应为
A.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B.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C.肠黏膜呈节段性、坏死性炎症
D.肠黏膜呈点状坏死和溶解
E.肠黏膜组织溶解性坏死形成溃疡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菌痢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并有浅表溃疡及渗出物。
第358题 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易合并卡他性中耳炎,发病机理是
A.小儿喉部呈漏斗型,感染不容易向下,故向周围蔓延
B.血行播散
C.淋巴管播散
D.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
E.上呼吸道IgA分泌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儿上感合并症,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短而呈水平位,感冒后易并发中耳炎。
第359题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原虫
E.螺旋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所致者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
第360题 关于小儿呼吸道感染错误的是
A.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病毒
B.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
C.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D.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
E.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90%以上,可继发细菌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