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患者,男性,18岁。挫伤后左膝关节逐渐肿大,关节腔抽出血性积液,下一步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BT
C.APTT
D.PT
E.PAIg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男孩最可能的诊断为血友病,血友病包括血友病A(FⅧ:C缺乏)、血友病B(FⅨ缺乏症)及遗传性FⅪ缺乏症,因此APTT会延长,而其余各项检查不会异常,所以最重要的检查是APTT。
第142题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
A.0.8~1.0
B.0.8~1.2
C.0.8~1.5
D.1.0~2.0
E.2.0~3.0
参考答案:B
解析: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0.8~1.2。
第143题 男,19岁,2日来出现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伴有关节痛及腹痛,应诊断为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急性关节炎
E.急腹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第144题
女,16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00×109/L,WBC10×109/L,Hb 110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血友病
参考答案:B
解析:
过敏性紫癜的特点:紫癜以双下肢及臀部多见,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常可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荨麻疹,可有轻微痒感。可伴有关节痛、腹痛、腰痛、血尿、黑便等。患者临床症状与上述表现符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过敏性紫癜。
第145题 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的关键点是
A.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
B.紫癜的部位、性质与特点不同
C.并发症不同
D.出、凝血的功能状态不同
E.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同
参考答案:E
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而过敏性紫瘢血小板计数正常。
第146题 下列不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是
A.皮肤紫癜
B.恶心、呕吐
C.便秘
D.腹泻
E.便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腹型表现: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约2/3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而致肠套叠。
第147题 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友病
C.过敏性紫癜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血小板增多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管壁功能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感染、代谢障碍、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
第148题 关于过敏性紫癜哪项是不正确的
A.本病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B.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C.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D.肾型多出现于紫癜发生前
E.关节型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
参考答案:D
解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疼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性游走性关节肿痛或关节炎,有时局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关节腔可有渗液,但不留后遗症。临床称关节型;肾脏症状:一般于紫癜2~4周左右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和管形尿,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通常在数周内恢复重症可发生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脑病。少数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压可持续2年以上。临床称肾型。
第149题 过敏性紫癜哪种类型最常见
A.皮肤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
E.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参考答案:A
解析: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1.单纯型(紫癜型)
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紫癜常成批反复发生,对称分布,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可在7~14日后逐渐消退。
2.腹型(Henoch型)
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发作时伴有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及肠鸣音亢进。幼儿可发生肠套叠。
3.关节型(Schonlein型)
除皮肤紫癜外,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
4.肾型
病情最为严重,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多在3~4周恢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5.混合型
皮肤紫癜合并上述两种以上临床表现。
6.其他
少数患者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及水肿,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体征。
第150题 下述ITP免疫抑制剂应用错误的是
A.长春新碱每周静脉给药一次
B.长春新碱可连用4~6周
C.环磷酰胺每日口服50mg
D.硫唑嘌呤每日口服100mg
E.硫唑嘌呤副作用较大使用不宜超过4天
参考答案:E
解析:
硫唑嘌呤副作用较大,但可用4~6周以上。
第151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
A.骨髓巨核细胞消失
B.凝血时间延长
C.血小板寿命缩短
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
E.Coombs试验(+)
参考答案:C
解析: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酶生成不良。
第152题 ITP首选治疗是
A.脾切除
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C.糖皮质激素
D.输浓缩血小板悬液
E.长春新碱
参考答案:C
解析:
ITP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碰撞。血小板少于20×109/L者严格卧床,避免严重出血甚或颅内出血。
2.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可收缩血管、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少出血。
3.糖皮质激素:如无禁忌症,为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可达85%。常用泼尼松,病情严重者可用等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龙静点,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
4.脾切除:脾切除有效率约为70%~90%。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激素维持用量大于30mg/d;③使用激素有禁忌者;④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禁忌证:①年龄<2岁;②妊娠期;③不能耐受手术者。
5.免疫抑制剂:最常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②使用激素或脾切除有禁忌者 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用量。
6.其他:雄激素、氨肽素、中医中药等均有报道有效者。
7.急症的处理:常用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大剂量甲泼尼松龙等方法。适应证:①血小板<20×109/L者;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A.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过敏性紫癜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第154题 患者,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再障
B.急性再障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DIC
参考答案:D
解析:
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第155题 下述关于ITP病因和发病机制错误的一项是
A.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生成或破坏过多
B.肝脾对血小板清除作用加强
C.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D.单核吞噬细胞对血小板清除增强
E.毛细血管脆性减弱
参考答案:E
解析:
ITP时,毛细血管脆性应是增强的,导致出血,加重血小板消耗。
第157题 不是ITP患者脾脏切除的指征
A.糖皮质激素治疗3~6周无效
B.发生激素依赖性
C.停药后复发者
D.需要大剂量激素(>15mg/d)维持者
E.血小板破坏主要在脾脏
参考答案:A
解析:
BCDE均是ITP患者脾脏切除的指征。
第158题 关于急性型ITP致病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内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膜的受体结合
B.血小板破坏过多
C.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变
D.自身抗体形成
E.巨细胞生成血小板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E
解析:
巨细胞生成血小板功能障碍是慢性型ITP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