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 泌尿系统题库(272题)


第1题 成人大量蛋白尿为尿蛋白量大于


A.1.5g/d

B.2.0g/d

C.2.5g/d

D.3.0g/d

E.3.5g/d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量蛋白尿指成人尿蛋白量超过3.5g/d。 


第2题 根据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尿蛋白可分为五类,下列哪一类是错误的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假性蛋白尿


参考答案:E


解析:

尿蛋白可分为五类,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分泌性蛋白尿五类。 


第3题 临床上鉴别肾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A.新鲜尿离心沉渣高倍镜检查

B.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

C.新鲜尿离心沉渣显微镜检查

D.新鲜尿离心沉渣油镜检查

E.肉眼观察尿的颜色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选B。
相差显微镜是一种将光线通过透明标本细节时所产生的光程差(即相位差)转化为光强差的特种显微镜。
光线通过比较透明的标本时,光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如活的细胞)时,其形态和内部结构往往难以分辨。然而,由于细胞各部分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线通过这种标本时,直射光和衍射光的光程就会有差别。随着光程的增加或减少,加快或落后的光波的相位会发生改变(产生相位差)。光的相位差人的肉眼感觉不到,但相差显微镜能通过其特殊装置——环状光阑和相板,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明暗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对比度增强,能比较清楚的观察到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下都看不到或看不清的活细胞及细胞内的某些细微结构。 


第4题 镜下血尿为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大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尿为红细胞>3个/高倍镜视野。 


第5题 对鉴别是否肾小球源性血尿最有意义的是


A.全程血尿

B.合并尿道刺激症

C.尿潜血阳性

D.肉眼血尿

E.变形红细胞血尿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会变形破碎 这是最有意义的鉴别方法 


第6题 关于血尿哪项是错误的


A.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B.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C.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D.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E.三杯试验第三杯含血尿表示病变在肾小球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一杯尿和第二杯尿清晰,第三杯尿出现红细胞和脓细胞,排尿终末出现的血尿或脓尿,提示病变部位在膀胱底部、后尿道或前列腺部位,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第7题

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本-周蛋白为主

D.IgA为主

E.β2微球蛋白为主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第8题 根据血尿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血尿分为


A.功能性血尿

B.器质性血尿

C.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D.原发性血尿,继发性血尿

E.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


参考答案:E


解析:

记忆题型。


第9题 在肾脏疾病中出现血尿的最常见原因是


A.多囊肾

B.肾结核

C.肾小球肾炎

D.肾血管病变

E.肾挫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选C。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由泌尿系本身疾病引起,其中以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 


第10题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不包括


A.轻微肾小球病变

B.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C.肾病综合征

D.膜性肾病

E.增生性肾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依据WHO 1995年制定的肾小球病病理学分类标准,可分为: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其中又分为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和硬化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不包括肾病综合征


第11题 下列不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的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肾病综合征

E.轻微肾小球病变


参考答案:E


解析: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慢性肾小球肾炎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5、肾病综合征。 


第12题 下列哪种因素首先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A.循环免疫复合物

B.系统性红斑狼疮时机体的DNA

C.肾小球系膜细胞

D.血小板

E.补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选择A。首先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是循环免疫复合物。建议记忆即可。
肾小球肾炎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后所致。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本病主要是链球菌胞壁成分M蛋白或某些分泌产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伤。其发病机制有①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②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③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第13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过敏性紫癜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于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血清C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 


第14题 对患者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


A.抗生素

B.消肿

C.低盐饮食

D.控制血压

E.补充白蛋白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治疗感染灶,利尿、消肿、降压,低盐饮食)为主。 


第15题 按上述治疗2个月后,病情无好转,血肌酐300umol/L,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肾脏ECT

B.肾穿刺活检

C.清洁中段尿培养

D.肾脏B型超声

E.静脉肾盂造影


参考答案:B


第16题 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中消失或恢复正常最慢的是


A.高血压

B.水肿

C.血尿及微量蛋白尿

D.补体C

E.管型尿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目选C。蛋白尿较其它症状消失慢,水肿消失后,蛋白尿仍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久才逐渐消退。


第17题 急性肾炎的主要治疗是


A.休息和加强营养

B.休息和对症

C.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D.抗凝疗法

E.透析疗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第18题 急性肾炎常见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19题 急进性肾炎常见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新月体肾炎,又称为急进性肾炎。此疾病发病迅速,肾功能快速下降,病人预后差,80%以上病人在3个月内进入肾衰,需要进行血透治疗;死亡率也高。 


第20题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