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男性,16岁,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90%,POX(-),非特异性酯酶(-),诊断为
A.急淋白血病
B.慢粒白血病
C.急粒白血病M3型
D.慢淋白血病
E.淋巴瘤
参考答案:A
解析: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意义:POX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除原粒细胞外,随细胞成熟,POX阳性反应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反应阴性)。单核细胞系从幼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则任何阶段均呈阴性反应。本染色法最主要用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呈强阳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呈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A.急性粒细胞白细胞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细胞化学染色
⑴过氧化物酶及苏丹黑染色:急淋细胞呈阴性(阳性<3%);急粒细胞呈强阳性;急单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
⑵糖原染色:急淋细胞呈阳性(粗颗粒或粗块状,常集于胞浆一侧);急粒、急单细胞呈弱阳性(弥散性细颗粒状);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
⑶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单细胞呈强阳性,能被氟化钠明显抑制(>50%);急粒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氟化钠轻度抑制(<50%);急淋细胞一般呈阴性。
⑷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急淋白血病积分增高或正常;急粒白血病明显减低;急单白血病可增高或减低。
第103题 脑膜白血病发病的原因可以是
A.进入脑组织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耐受
B.化疗方案不彻底,不能杀死白血病细胞
C.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D.化疗不够早,白血病细胞大量繁殖
E.患者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C
解析:
脑膜白血病是白血病浸润到颅内造成的.也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发病机理就是白血病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了脑膜上。
白血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并不少见,现在的白血病患者一般都要常规做腰穿,抽出脑脊液化验一下是否有颅内转移,同时再通过腰穿的渠道向颅内常规注射一些化疗药物,万一颅内有白血病细胞就被注射的化疗药物给杀灭了,因为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白血病细胞进入颅内是很容易的,颅内也就成了白血病细胞的蔽护所,所以白血病细胞是否已经进入颅内都应该在腰穿的同时将化疗药物注射到椎管内,这又是预防的办法同时也是治疗颅内转移的办法。
第104题 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
A.肝脾淋巴结肿大
B.发病急缓,病程长短
C.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值
D.外周血原始细胞的多少
E.骨髓原始细胞的多少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慢性白血病的区分除发病的急缓外,还主要依据:
(1)预期寿命或自然进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不到1年,而慢性白血病的预期寿命则平均为1-3年;
(2)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急性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中主要的白血病细胞为原始(淋巴系、粒系或单核系)细胞,而慢性白血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105题 治疗脑膜白血病首选药物是
A.长春新碱
B.环磷酰胺
C.三尖杉酯碱
D.6-巯基嘌呤
E.甲氨蝶呤
参考答案:E
解析:
脑膜白血病是白血病浸润到颅内造成的,也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发病机理就是白血病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了脑膜上。
白血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并不少见,现在的白血病患者一般都要常规做腰穿,抽出脑脊液化验一下是否有颅内转移,同时再通过腰穿的渠道向颅内常规注射一些化疗药物,万一颅内有白血病细胞就被注射的化疗药物给杀灭了,因为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白血病细胞进入颅内是很容易的,颅内也就成了白血病细胞的蔽护所,所以白血病细胞是否已经进入颅内都应该在腰穿的同时将化疗药物注射到椎管内.这又是预防的办法同时也是治疗颅内转移的办法。
甲氨喋呤,本品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甘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因的转移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抑制,本品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剂量:用于治疗脑膜白血病,鞘注每次6mg/m2,成人常用量为5-12mg,一日1次,5天为一疗程,用于预防脑膜白血病时,每日10-15mg,一日1次,每隔6-8周一次。
第106题
女性,45岁。诊断ANLL-M1。外周血白细胞210×109/L,采用DA方案化疗后出现无尿,BUN47mmol/L,Cr890μmol/L。应考虑
A.化疗药对肾脏的毒性
B.白血病化疗反应
C.白血病并肾功能衰竭
D.白血病肾脏浸润
E.白血病并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全
参考答案:E
解析:
当尿酸性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氮和肌酐进行性升高。
A.M2
B.M1
C.M4
D.M3
E.M5
参考答案:A
解析:
关于FAB分型
在法、美、英(FAB)合作组分型基础上,我国在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建议试行以下分型法;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可分为3个亚型:L1型,细胞分化较好,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治疗反应较好;L2型,以大淋巴细胞为主,有大小不均,治疗反应相对较差;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治疗缓解率很低。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可分为7个亚型;
1、M1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非幼红系细胞)。
2、M2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又分为2个亚型。
M2a骨髓中原粒细胞占非幼红细胞的30-8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以异常的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3、M3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占非幼红细胞的>30%,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又分二亚型;
M3a为粗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M3b为细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密集而细小。
4、M4即为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按粒和单核细胞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亚型;
M4a以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b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细胞>30%。
M4d除上述特征外,有嗜酸颗粒粗大而园。着色较深的嗜酸性粒细胞,占5-30%。
5.M5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又可分二个亚型;
M5a未分化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非系细胞的≥80%。
M5b部分分化型,其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原单核细胞<80%。
6.M6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系细胞>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系细胞中的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血片中原粒(或原单)细胞>5%,骨髓中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幼单)>20%。
7.M7巨核细胞白血病
第108题 患者,男性,28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VLDP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下一步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自身骨髓移植
B.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C.异基因骨髓移植
D.观察
E.行巩固和强化治疗
参考答案:E
解析:
病情缓解,需行巩固和强化治疗。
第109题 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
A.应采用HLA匹配的同胞异基因骨髓
B.应在第一次化疗缓解后进行
C.应及早进行,与年龄性别无关
D.可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
E.异基因骨髓移植可能治愈急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骨髓移植(BMT)疗效与分型的关系不甚明确,似乎是AML疗效优于ALL,对于ALL患者,下列指标可以认为是高危因素:
(1)年龄小于2岁或大于15岁,初诊时周围血白细胞>50×109/L;
(2)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3)T细胞型或有特殊细胞遗传学改变的ALL;
(4)对A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75×109/L,或为M4,M5患者,预后差。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该患者急性发病,出血,肝、脾轻度肿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明显,骨髓象原始细胞>30%,提示为AL。POX阳性,且NSE阳性,可被NaF抑制,故可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意义:POX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除原粒细胞外,随细胞成熟,POX阳性反应增强(嗜碱性粒细胞反应阴性)。单核细胞系从幼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则任何阶段均呈阴性反应。本染色法最主要用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呈强阳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呈弱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呈阴性反应。
第112题
女性,27岁,头晕、乏力、皮下淤血半月,外周血WBC60×109/L,可见大量幼稚细胞,下列检查结果中有助于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A.PAS染色阳性
B.NSE阳性,可被NaF抑制
C.铁染色阳性
D.POX及苏丹黑染色阳性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动减低或隐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粒细胞的白血病的血细胞显示POX及苏丹黑色阳性。而其余均无帮助。PAS阳性见于急淋白血病。NSE阳性,可被NaF抑制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第113题 以下关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急者常以高热、感染、出血为主要表现
B.缓慢者以贫血、皮肤紫癜起病
C.发热,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D.白血病本身虽然可以发热,但是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E.M3易并发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贫血,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第114题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为儿童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少见
C.化疗效果差
D.易发生DIC出血严重
E.与EB病毒感染有关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发病率高峰在3岁至7岁之间。ALL也可发生于成年人,占所有成年人白血病的20%。
A.过氧化物酶阳性
B.可见Auer小体
C.非特异酯酶阳性
D.苏丹黑染色阴性
E.糖原PAS反映(+)或成块
参考答案:E
解析:
ALL细胞化学染色为过氧化物酶(-),糖原PAS反映(+)呈块状或颗粒状、非特异酯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
A.染色体核型分析
B.细胞化学染色
C.血清铁测定
D.血细菌培养
E.抗血小板抗体检测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提示为白血病,可有贫血、感染或(和)出血、胸骨压痛(+)、脾大表现。该患者已作血象和骨髓象的检查,为进一步诊断,需作细胞化学检查协助鉴别诊断。故选B。
第117题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DIC
B.血小板减少
C.纤维蛋白溶解
D.AT-Ⅲ减少
E.小血管被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
参考答案:B
解析:
半数以上患者有出血,程度轻重不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伤血管而引起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
第118题 男性,30岁,1周来发热伴皮肤出血点。化验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骨髓中以早幼粒为主,原始细胞占NEC中50%,初步考虑为
A.M1
B.M2
C.M3
D.M4
E.M5
参考答案:C
解析:
M3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骨髓特点为骨髓中以早幼粒为主,早幼粒细胞在NEC中占比30%以上。
第119题 下列组合哪项正确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病例绿色瘤常见
B.急粒白血病-特异性皮肤损害多见
C.M3-多伴DIC
D.慢淋白血病-多见急变
E.慢粒白血病-多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伴绿色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特异性皮肤损害多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第120题 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音杂音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有贫血、发热、出血等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还可有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骨骼和关节病变、眼部病变、口腔和皮肤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病变等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其中骨骼和关节病变中,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为白血病的比较典型体征。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