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21题 患者男性,42岁。慢性心衰病史18年,2年来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查体:肝病面容,颈部数枚蜘蛛痣,巩膜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肝大肋下3cm,质硬,无触痛。胃镜显示胃底静脉曲张。可能的诊断是
A.肝炎
B.脂肪肝
C.肝硬化
D.肝囊肿
E.肝脓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有慢性心衰病史,目前表现为黄疸、肝大(淤血性肝硬化肝脏可增大)、腹水、胃底静脉曲张,考虑为肝硬化。
第222题 男性,45岁。2个月前出现食欲缺乏,乏力,右上腹胀痛。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5cm,表面凸凹不平,脾肋下3cm。下列诊断可能性不大的是
A.乙肝后肝硬化
B.原发性肝癌
C.酒精性肝硬化
D.淤血性肝硬化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炎后肝硬化肝脏缩小,表面凸凹不平,其他选项肝脏常增大。
第223题 患者女,60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5年,近来腹胀来诊。检查超声提示肝硬化、脾大。患者脾大的原因是
A.肝静脉压力升高
B.肝动脉压力升高
C.门静脉压力升高
D.腹壁静脉曲张
E.淋巴回流障碍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脏因长期淤血(门静脉压力升高)而大,多为轻、中度肿大,消化道出血后可暂时性缩小。
第224题 下列表现中,符合肝脏解毒功能下降的是
A.黄疸
B.食管静脉曲张
C.氨中毒
D.凝血因子减少
E.男性乳腺发育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氨可升高;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式:
(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脱氧作用。氨是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它的解毒主要是通过在肝内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体外。有毒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可变成无毒物质。
(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
(3)蓄积作用:某些生物碱如土的宁、吗啡等可蓄积于肝脏,然后肝脏逐渐小量释放这些物质,以减少中毒过程。
(4)吞噬作用:如果肝脏受损时,人体就易中毒或感染,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起到了吞噬病菌保护肝脏的作用。
第225题 肝硬化患者,腹胀,肝胆脾超声显示肝硬化、腹水、腹腔游离液体深度5.1cm。下列有关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门静脉压力增加
C.淋巴回流受阻
D.醛固酮减少
E.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参考答案:D
解析:
腹水形成的原因有:门静脉压力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房钠尿肽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第226题 男性,38岁,肝硬化病史2年。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睡眠障碍,计算力障碍,脑电图异常。下列治疗措施哪种不合适
A.限制蛋白饮食
B.弱酸性溶液灌肠
C.弱碱性溶液灌肠
D.乳果糖口服
E.精氨酸滴注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硬化: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pH5.0~6.0,500~600ml)清洁灌肠,口服轻泻剂如乳果糖、山梨醇、大黄等(以每日排便2~3次为宜。对急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昏迷患者用66.7%乳果糖500ml灌肠应作为首选治疗,但HE患者多伴有门脉高压性肠病,酸性灌肠液浓度应用不当或频繁使用,可加重肠黏膜损害。
第227题 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6年,1天前呕血500ml,出现神志淡漠。吐词不清且较缓慢,下列治疗措施哪种不合适
A.用酸性溶液灌肠
B.硫酸镁导泻
C.甘露醇导泻
D.肥皂水导泻
E.支链氨基酸静脉输注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性脑病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或积血,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灌肠禁用碱性肥皂水,而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生理盐水l00ml加白醋30ml作保留灌肠,保持肠道呈酸性环境。
第228题 男46岁,有腹腔积液,6天前起出现呕吐黑便,经治疗好转,近日来嗜睡,定向力障碍,病人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贫血
B.失血性休克
C.氮质血症
D.电解质紊乱
E.肝性脑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在体内蓄积,因而血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称为氮质血症。而题干显示近日来嗜睡,定向障碍,以精神异常为主,患者又有肝硬化基础,所以考虑肝性脑病。
第229题 急性昏迷病人,轻度黄疸,双侧肢体肌张力对称性增高,瞳孔等大,尿蛋白及糖定性均阴性。下列哪项最可能
A.肝性昏迷
B.脑血管意外
C.安眠药中毒
D.尿毒症
E.糖尿病昏迷
参考答案:A
解析:
提示肝性昏迷
A.肝性昏迷(轻度黄疸,双侧肢体肌张力对称性增高,瞳孔等大,尿蛋白及糖定性均阴性,提示可能肝性脑病)
B.脑血管意外(多有高血压病史,活动发病,可单侧肢体异常)
C.安眠药中毒(有服药物史,一般不会突然发病)
D.尿毒症(尿蛋白可阳性)
E.糖尿病昏迷(一般有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第230题 对肝硬化有确诊价值的是
A.肝肿大质地偏硬
B.脾肿大
C.丙种球蛋白升高
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
E.食管吞钡X线检查有虫蚀样充盈缺损
参考答案:D
解析:
病理是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在病理肝硬化的表现就是假小叶的形成。
第231题 男性,42岁,肝硬化病史5年,3天前呕血500ml。今日出现淡漠少言,脑电图正常,最可能的
A.亚临床肝性脑病
B.肝性脑病Ⅰ期
C.肝性脑病Ⅱ期
D.肝性脑病Ⅲ期
E.肝性脑病Ⅳ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1.I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2.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嗜睡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嗜睡或昼睡夜醒。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言语不清、举止反常也常见。可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视为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从此期开始患者可出现肝臭。
3.Ⅲ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醒时尚可应答,常伴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4.Ⅳ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过度换气。
第232题 男性38岁,肝硬化病史6年,因上消化道出血不止行TIPS治疗后,病人出现睡眠障碍,此时没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是
A.血氨
B.脑电图
C.诱发电位
D.脑CT
E.智力测验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问的是较没有意义的检查方法,脑CT对肝性脑病不具有诊断意义。所以此题选CT检查。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使得患者引发精神症状,但是脑部没有病变,所以CT不具有诊断意义。
第233题 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有
A.可有扑翼样震颤
B.脑电图异常
C.定向力减退
D.昏睡
E.计算力下降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HE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定向力、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较常见。此期患者可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等阳性体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瞳孔常散大。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234题 肝昏迷前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表情欣快,昼睡夜醒
B.精神错乱
C.肌张力增高
D.行为异常、吐词不清
E.意识模糊、扑翼震颤
参考答案:E
解析: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击)样震颤,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嘱患者手紧握医生手一分钟,医生能感到患者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日或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阳性Babinski征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锥体索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235题 肝性脑病昏迷期哪项不正确
A.昏迷
B.可有抽搐
C.扑翼样震颤阳性
D.脑电图异常
E.反射可消失
参考答案:C
解析:
昏迷期时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
肝性脑病的分期
1.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思考减慢,反应迟钝,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缓慢。可有扑击样震颤,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出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击样抖动。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天至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2.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行为失常及睡眠障碍为主,前一期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动作,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如衣冠不整、随地便溺等。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可有幻觉、恐惧、狂躁、易被误认为精神病。有明显的神经体征,如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及病理反射阳性等。此外尚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此期扑击样震颤甚易查出,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慢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3.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严重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患者大部分时间为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常有神志不清和错乱,常有幻觉。扑击样震颤仍可查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运动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异常。
4.四期:昏迷期由浅昏迷逐渐转入深昏迷。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236题 女性,45岁。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大量呋塞米后出现乏力、少尿、食欲差、行为异常。血清肌酐10mg/dl,血钾3.2mmol/L,血钠130mmol/L。脑电图正常。可能的诊断是
A.尿毒症
B.肝性脑病
C.肝肾综合征
D.代谢性酸中毒
E.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该患者利尿过快,引起血清离子紊乱,存在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首先考虑此诊断。
第237题
男性,40岁。肝硬化病史5年。1天前聚餐后出现表情淡漠,行动缓慢,与亲属握手时不停抖动,应答尚准确。该患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的分期是
A.四期
B.三期
C.二期
D.一期
E.0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四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定向力、理解力均减退,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较常见。此期患者可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等阳性体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瞳孔常散大。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第238题 缓慢发生的肝昏迷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
A.昏迷
B.肝臭
C.行为异常,欣快
D.定向力障碍
E.意识模糊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昏迷可出现行为异常,如衣冠不整、随地便溺等,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A.血氨
B.血糖
C.脑电图
D.心电图
E.头CT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硬化严重肝功能减退时糖原储备减少,再加上患者应用胰岛素,易出现低血糖,因此应先除外低血糖昏迷。
第240题 最主要产氨场所是
A.肾脏
B.肠道
C.肝脏
D.大脑
E.骨骼肌
参考答案:B
解析:
肠道中的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可产生的氨,因此肠道是主要的产氨场所。
相关内容:
离子状态的NH4+呈盐形式存在,是相对无毒的,且不能透过血脑屏障,非离子状态的NH3是有毒性的,且能透过血脑屏障。
NH3←→NH4+的相互转化受PH值梯度影响。酸性环境下形成离子型,碱性环境形成非离子形。
消化道出血后,残留在肠道中的血液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
使用肥皂水导泻,肠道中的氨转化为非离子型的NH3,吸收入血液循环,可透过血脑屏障,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