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肝癌
B.细菌性肝脓肿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肝炎
E.急性化脓性肝胆管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细菌性肝脓肿: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肝大,伴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和周身乏力。巨大的肝脓肿可使右季肋部呈饱满状态,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核左移。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其部位和大小,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A.肝脓肿
B.继发性肝癌
C.活动性肝炎
D.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
E.原发性肝癌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有乙肝病史,近来右上腹疼痛,查体右上腹饱满,有叩击痛,且检查超声也证实肝脏有占位,因此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
第283题 女性,52岁。患肝硬化,病史7年。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查体:肝脏肋下4cm,伴明显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门静脉血栓形成
B.门脉癌栓
C.肝癌包膜下破裂
D.自发性腹膜炎
E.急性胆囊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患者肝硬化7年,肝癌不能除外,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查体肝大,但移动浊音阴性,应考虑肝癌包膜下破裂可能。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在腹水基础上发生,而门脉癌栓或血栓形成时腹痛部位不确定,肝脏常无触痛。
第284题 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的实验室检查
A.血常规
B.肝炎系列
C.肝功
D.AFP
E.血浆蛋白测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AFP对肝细胞癌有特异诊断价值,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其AFP也可升高,但是AFP升高高度考虑肝癌。
第285题 诊断价值不大的检查
A.CT
B.B超
C.MRI
D.ERCP
E.ECT
参考答案:D
解析:
ERCP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第286题 在可能实施的情况下,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A.手术切除病灶
B.肝动脉结扎
C.肝动脉栓塞
D.化疗
E.60钴照射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于右肋下可触及3.0cm,提示肝癌可能,而题干问的是在可能实施的情况下,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肝癌能手术的,可以减轻原发病变,减轻瘤负荷,效果最好。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但是并没有清除癌灶所以不最为首选治疗手段故不选C
D答案不是最有效的方法,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做手术患者的治疗。
第287题 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最好的非手术疗法是
A.放射治疗
B.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C.肝动脉灌注化疗
D.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
E.生物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的为选项B。教材中的描述,动脉栓塞化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以右叶为主或多发病灶或手术后复发而不能手术切除者。D项适用于肿瘤≤5cm,病灶一般未超过3cm者。因肿瘤位于肝门部大血管附近或全身状况差或切除后复发而不能耐受手术者都可以选择该疗法。题中没有明确肿瘤的大小,而且选最好的,考虑应该选首选方法,所以考虑选B项合适。
第288题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肿块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引起疼痛
B.门脉内癌栓可导致门脉高压
C.门脉外癌栓可以产生血管杂音
D.癌块侵犯肝门胆管引起黄疸
E.肿瘤生长缓慢,可以无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癌由于肿瘤本身血管丰富,再加上癌肿压迫大血管故可在肝区出现血管杂音,肝区摩擦音提示肿瘤侵及肝包膜。肝外转移时则有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因此这个血管杂音不是因为门脉外癌栓产生的,这就是它的错误点。所以此题选C。
第289题 男性,45岁。右肋痛3个月,微热,巩膜轻度黄染,肝于吸气时肋下1.0㎝。质中等,右膈外侧抬高。B超: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边缘不整齐,HBsAg(+),甲胎蛋白为100μg/L,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乙型肝炎
B.肝硬化
C.阿米巴肝脓肿
D.原发性肝癌
E.淤胆性肝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有乙肝病史,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质地中等,黄疸(肝功损害表现),B超示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原发性肝癌可能性最大。此患者:B超: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边缘不整齐,甲胎蛋白为100μg/L,虽然未达到诊断肝癌的标准,但仍考虑肝癌的可能性最大,AFP应继续监测。
第290题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最理想的肿瘤标记物是
A.AFP
B.GGT2
C.CA19-9
D.CA125
E.CEA
参考答案:A
解析:
A.甲胎蛋白是检测肝癌的肿瘤标记。
B.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也可作为肝癌的肿瘤标记物,但此题选的是最理想的肿瘤标记物。
C.CA19-9是糖抗原的一种,增高多提示有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消化道肿瘤的可能。
D.癌抗原125(CA125)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上皮癌,同时也是疗效考核、判断有无复发的良好指标。增高:见于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也增高;另外,良性和恶性胸水、腹水中可见癌抗原125增高,妊娠前3个月内也有癌抗原125增高的可能。
E.CEA:大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此种抗原称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第291题 甲胎蛋白的阳性可早于肝癌出现临床症状
A.2~3个月
B.4~5个月
C.6~7个月
D.8~11个月
E.12个月以上
参考答案:D
解析:
甲胎蛋白的阳性可早于肝癌出现临床症状8~11个月。
AFP(甲胎蛋白)临床意义:AFP是诊断HCC或PLC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国内的大多医院采用AFP>400μg/L,持续8周作为HCC的诊断标准,AFP的含量与肿瘤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恶性畸胎瘤病人AFP和HCG同时增高,血清AFP降低是卵巢肿瘤完全切除的指征,如AFP再度升高,则是复发的标志。
第292题 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途径为
A.肺外转移
B.淋巴转移
C.直接浸润转移
D.肝内进行转移
E.骨转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内直接扩散:癌细胞通过肝窦或窦旁间隙,直接扩散到肝内其他部位,转移癌灶呈卫星状分布,也可远离原发癌,此种方式转移最早,也最常见。此外,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如瘤栓脱落在肝内,则引起多发性转移灶;门静脉主干瘤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第293题 确认原发性肝细胞癌最早指标是
A.肝脏B超
B.肝CT
C.AFP
D.AP
E.γ-GT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脏B超不能较早发现肝脏微小病变,所以,本题不选A;甲胎蛋白的阳性可早于肝癌出现临床症状8~11个月,所以,确认原发性肝癌最早的指标是AFP。
第294题 有关AFP升高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
A.AFP>200μg/L时可诊断肝细胞癌
B.肝转移癌患者AFP常显著增高
C.肝功异常伴有AFP增高常提示合并肝癌
D.消化道其他肿瘤AFP不会升高
E.肝细胞癌术后AFP又升高提示复发
参考答案:E
解析:
A项:还要排除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其AFP也可升高;
B项:90%以上继发性肝癌病人肿瘤标记物AFP<25μg/L,但少数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等的肝转移则可测得低或高浓度AFP;
C项:AFP增高并不能说明就是肝癌,不具特异性。如肝硬化就可有肝功能异常伴AFP增高。所以不选C;
D项: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等的肝转移则可测得低或高浓度AFP;
一般地说AFP升高,如伴随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揭示为肝炎活动。但有时候我们还须继续对AFP进行动态观察,看是否持续的长期升高,同时应进行B超或和CT等检查。在排除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和妊娠情况下,若AFP定量>500(或400)μg/L持续4周,或定量>200μg/L持续8周,则可诊断原发性肝癌。AFP还可用于评定手术或其他方法的疗效,判断预后。手术彻底切除者,AFP在2个月内转阴,如遗留残余或局部复发或转移,AFP多不降至正常或降而复升。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AFP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
第295题 亚临床肝癌是指
A.肝细胞DNA代谢异常
B.AFP检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C.B超检出<2㎝的肝癌
D.CT检出<2㎝的肝癌
E.患者仅有肝区疼痛的肝癌
参考答案:B
解析:
亚临床肝癌是指AFP检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我国1977年分型与分期标准为:
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无明显肝硬化表现。
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化验表现。
炎症型:病情发展快,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SGPT持续升高1倍以上。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
Ⅱ期:超过Ⅰ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
Ⅲ期:有明确恶病质、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之一。
第296题
除原发性肝癌,哪种疾病能引起AFP>500μg/L
A.多囊肝
B.慢性肝炎
C.生殖腺胚胎瘤
D.肾脏胚胎瘤
E.肝硬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
第297题 男性,68岁。肝右叶巨大肿瘤,腹腔积液征阳性,血清生化检查:清蛋白20g/L,总胆红素60μmol/L,血管造影示:门静脉右支闭塞。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为
A.扩大肝右叶切除术
B.肝动脉结扎术
C.全身化疗
D.肝动脉内抗癌药持续注入法
E.放射疗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动脉内抗癌药持续注入法:经肝动脉内抗癌药物持续注入法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及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
第298题 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最密切的因素是
A.肝硬化
B.病毒性肝炎
C.黄曲霉毒素
D.饮用水污染
E.寄生虫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因此,本题最佳选项为B。
第299题 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是
A.肝区疼痛
B.进行性肝大,质硬
C.恶病质
D.梗阻性黄疸
E.肺部转移病灶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选B.进行性肝大质硬。
所谓特异性是指肝癌特征性的,其它疾病不具备的。可以使用排除法,A.肝区疼痛可见于肝炎;C.恶病质见于多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D.梗阻性黄疸见于结石、肿瘤等引起的胆道梗阻;E.肺部转移病灶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等。均不是肝癌所特有,因此排除。而进行性肝大质硬为肝癌特征性表现,因此为最佳答案。
第300题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脑
B.骨髓
C.肺
D.肾上腺
E.肾
参考答案:C
解析:
原发性肝癌发生肺转移的原因:
一、肝癌多为血行播散,首先向周围的门静脉侵犯,出现肝内转移,并随门静脉向腔静脉转移而进入肺循环,形成肺部转移。
(1)肺脏接受支气管A、肺A的双重供血。肝癌肺转移的X线分析肝癌肺转移的血行转移为最多,而血行转移又以多发癌灶为最多。
(2)肺循环是低位系统,血液缓慢,癌细胞易于停滞;
(3)肺为“大循环的第一过滤器”,是全身血液的必经之路;
(4)肺血的凝固-纤溶活性较高,有利于肺癌细胞的停滞。
二、肺在解剖上是富含血管的过滤槽,是初级过滤部位。
从原发灶的静脉回流系统释放出进入血循环的癌细胞,首先到达这里的毛细血管床。播散的肿瘤细胞在此受到机械性滞留。与这种模式一样,随后肺内肿瘤的生长也按这种引流方式进行。以肺的解剖和组织特点决定了肺部易发生肝癌转移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