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试题(876题)


第341题

心理发展的性质不包括()。


A.整体性

B.再生性

C.活动性

D.规律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理发展的性质包括:(1)整体性,指个体心理是由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2)社会性,指人的心理发展受人类社会环境制约,在社会生活条件下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3)活动性,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4)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不包括再生性,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342题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A.幼儿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更年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发展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的两次飞跃。婴儿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期,青春发育期是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发育期。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和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少年儿童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

婴一青二,这个青指的是青春期,也就是少年期,不是青年期。


第343题 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属于()。


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条件反反射的笑


参考答案:B


解析:

婴儿经历: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是生理反射性微笑,无选择的微笑是婴儿偏好人的声音和面孔。在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报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第344题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A.诚实品质

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

D.智慧贤明品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前期,信任对怀疑,获得希望。2、婴儿后期,主动对羞耻,获得意志。3、幼儿期,主动对内疚,获得目标。4、童年期,勤奋对自卑,获得能力。5、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获得诚实。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获得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繁衍对停滞,获得关心。8、成年后期,完善对厌恶,获得智慧、贤明。


第345题

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用四个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与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即认知结构,是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的适应环境。同化是主体将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平衡指,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过程。


第346题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达尔文

C.霍尔

D.高尔顿


参考答案:D


解析:

代表人物:高尔顿。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主要观点:①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②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③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


第347题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关于心理发展的代表观点是()。


A.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B.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C.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D.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参考答案:B


解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有:第一,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第二,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所以,他的观点完全否认了儿童的素质、年龄特征和内部状态的作用。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高尔顿。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第348题

“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是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中的()。


A.自我调整

B.自主满足

C.延迟满足

D.自我约束


参考答案:C


解析:

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第349题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个体心理经常出现波动

B.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随年龄匀速发展

C.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阴阳失调

D.心理发展和行为发展不协调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是按照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展的,即一生的发展历程中,有的时期发展速度快,有的时期发展速度缓慢,呈现发展的快速期和非快速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数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青年期结束时,心理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走向下降趋势。


第350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


A.容易回忆往事

B.孤独感降低

C.安全感增加

D.趋于激进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老化和衰退,老年人的人格特征会在诸方面发生重要变化。主要包括:1.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方面。2.孤独感。老年人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3.适应性差,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5.回忆往事。老年人很容易回忆往事,遇到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第351题 延迟满足是指()。


A.抑制某些行动

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C.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D.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察延迟满足的内涵,学者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


第352题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学习

B.户外运动

C.游戏

D.语言训练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发展心理学》的幼儿期的知识。幼儿期指3岁到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个体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识与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活动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第353题

老年期记忆障碍的主要表现是(    )。


A.再认能力和回忆能力日渐衰退

B.记忆广度迅速增加

C.编码储存过程障碍和信息提取困难

D.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发展心理学》的老年期的知识。老年期记忆衰退并非记忆的各个方面全面或同时减退。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因记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的不同而呈现出老年人记忆减退的特殊性。1.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为慢。2.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3.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老年人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同时老年人的编码储存过程也有障碍,其记忆障碍主要是编码与提取过程困难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354题 柯尔伯格硏究儿童道德发展使用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活动观察法

C.两难故事法

D.作品分析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柯尔伯格采用开放式的两难故事“海因兹伦理药”进行研究。


第355题

一般来说,老年期退行性变化出现最早的心理过程是(    )。


A.感知觉

B.注意

C.思维

D.记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发展心理学》的老年期的知识。进入老年期,人的认知活动,尤其是感知觉和记忆能力通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为显著的心理活动,包括视觉减退、听觉减退、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第356题

一般来说,中年期的工作满意度(    )。


A.进人人生的低谷

B.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C.比青年期要低

D.起伏变化较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发展心理学》的中年期的知识。中年期一般指35-60这段时间。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开始评价自己的生活,如果发现自己的的希望无法实现时,就会对工作、婚姻、理想和信仰进行修正。中年期的个体经过修正后,个体会变得积极和乐观,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工作满意度达到人生的高峰期。


第357题

第一逆反期的出现是(    )。


A.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B.由早期挫折造成的

C.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

D.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第一逆反期在2-4岁之间,多在3岁左右,这一时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在于,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逆反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正常心理现象,是发展性现象。逆反期的顺利度过,对个体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358题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A.心理技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

C.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前

D.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如: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2、要以一定对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技能处于开始形成但尚未成熟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


第359题 “男女同化”人格是指()。


A.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B.一种变态的人格

C.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D.一种不成熟的人格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年期人格“男女同化”是一种日趋成熟的人格,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第360题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参考答案:A


解析: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为八个阶段。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