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试题(612题)


第241题

社会工作者在走访中发现服务对象杨女士正处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最近她因为失眠而心情烦乱,一直说自己很倒霉,什么不幸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担心家人嫌弃。社会工作者在辅导杨女士的过程中,进行了夫妻共同参与的面谈,运用专业方法减轻杨女士的心理压力,还鼓励和推荐其参加社区活动,对其开展压力应对等方面的训练。在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主要角色有(   )。


A.使能者

B.教育者

C.治疗者

D.倡导者

E.协调者


参考答案:BCD


解析:在社会工作者扮演的专业角色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使能者。即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②联系人。即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③教育者。即社会工作者指导服务对象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④倡导者。即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⑤治疗者。即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消除或者减轻服务对象的困扰。


第242题

在一次对空难遇难者家属的危机干预中,社会工作者小高接待了78岁的沈妈妈,她唯一的儿子在这次空难中丧生,沈妈妈悲痛欲绝。此时,小高恰当的做法有(   )。


A.了解沈妈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B.向沈妈妈介绍危机干预的内容

C.对沈妈妈的情绪进行安抚纾解

D.与沈妈妈讨论她的权利和责任

E.快速评估判断沈妈妈的处境风险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危机介入模式的自身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选项A正确)、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选项E正确)、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故选项C正确)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故选ACE。


第243题 小冯性格内向,结婚后与公婆在一起居住,经常与婆婆发生冲突。为此,她很烦恼,感到心理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小刘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小冯问题的产生时间、重要影响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小刘所做的评估是()。


A.分类诊断

B.心理动态诊断

C.缘由诊断

D.非理性信念诊断


参考答案:C


解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如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服务对象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察。


第244题

社会工作者︰“小萍,我们归纳一下,你刚才讲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缺少学校氛围,有点松懈,学习状态和效率都让你不满意;第二是明年要毕业了,究竟是考研出国还是回老家找份工作,你有点迷茫。你看我说的有遗漏吗?”上述表述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谈话技巧是(  )


A.澄清

B.摘要

C.对焦

D.反映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当中社会工作者的谈话是在对之前服务对象的话进行整理归纳。所以属于摘要技巧,即社会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对于服务对象的长段谈话,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归纳,例如“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或者“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有什么补充吗?”通过这样的归纳和概括,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增进对自身的理解。


第245题

服务对象:“其实,我也知道打孩子没用。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说实在的,这也是老黄历了。现在的小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

社会工作者:“你知道没用,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你想过是什么影响了你吗?你想过要改变吗?”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


A.对质

B.同理

C.澄清

D.忠告


参考答案:A


解析:对质即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题干中服务对象认为打孩子没用,但依旧管不住自己的手,对此社会工作者:“你知道没用,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你想过是什么影响了你吗?你想过要改变吗?”体现了对质。


第246题

林老伯身体一直很好,突发脑梗后生活无法自理,靠老伴和子女照顾。为此,林老伯一直心情郁闷,认为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赘,不如死掉算了。如果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进行分析,林老伯的非理性信念是(   )。


A.自己身体应该永远健康

B.不想麻烦别人照顾自己

C.不希望自己拖累了家庭

D.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


参考答案:A


解析: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题中,林老伯的非理性信念是自己身体应该永远健康,因而当生活无法自理时才会产生心情郁闷,认为自己是家里的累赘,不如死掉等情绪困扰。



第248题 高三学生小潼出现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刘经过初步评估,首先运用放松练习的技术,减轻小潼的心理焦虑。小刘在上述服务中扮演的专业角色主要是()。


A.教育者

B.治疗者

C.使能者

D.协调者


参考答案:B


解析:

治疗者即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消除或者减轻服务对象的困扰。治疗者的角色与使能者和教育者不同,使能者注重服务对象自身潜能的挖掘,教育者关注服务对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而治疗者专注于服务对象问题的消除。如社会工作者运用行为学习的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克服不适应的行为,或者运用放松练习的技术减轻服务对象的心理焦虑等,都属于治疗者的角色。


第249题

艾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核心是ABC理论。其中,A是环境中的引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是情绪和行为结果。关于该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是由B决定的,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B.如果B是理性的,会导致失控的情绪与行为

C.事件直接引发情绪,对事件的想法并不重要

D.ABC模式多用于分析心理失调的机制和原因


参考答案:D


解析: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常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反应都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的影响。


第250题 病态家庭结构中的三角缠是指()。


A.家庭成员之间只有通过第三方才能实现沟通

B.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关系纠缠

C.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有些成员形成了同盟

D.家庭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手里,而是掌握在孩子手里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态家庭结构中的三角缠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


第251题

16岁的小李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一直休学在家,为配合药物治疗,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评估,了解到小李的父亲工作很忙,父母之间很少沟通,母亲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小李身上,让小李感到喘不过气来,根据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社会工作者适宜采用的做法是( )


A.帮助小李家庭成员看到自身潜在的优势

B.让小李家庭在辅导过程中表现交往冲突

C.帮助小李家庭厘清家庭交往关系的界限

D.协助小李家庭建立合理观察生活的视角


参考答案:C


解析:家庭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些结构涉及家庭系统中的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以及权力结构等。一是次系统。在家庭系统中存在着像夫妻、亲子等更小范围的系统,称为次系统;二是系统之间的边界。家庭以及家庭内次系统之间都具有与周围分割的界限,这些界限就是边界;三是角色和责任分工。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功能正常的家庭中每个成员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四是权力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权力运作方式,称为权力结构。它与家庭的角色和责任分工有关联,但不完全重合。完全重合。题干当中,小李的父亲工作很忙,父母之间很少沟通,母亲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小李身上,家庭出现了纠缠,故选C厘清家庭交往关系的界限。


第252题

服务对象:“我们总吵架,他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也不花心思在孩子身上,还常常找借口不回家。要不是为了孩子,我们早就离婚了。可是,近来连孩子也嫌我烦,不理不睬的,我的心都伤透了。为什么谁都不理解我呢?” 社会工作者:“丈夫和孩子对您为家庭的付出不理解,这让您很伤心,很烦恼”。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A.对质

B.澄清

C.同理

D.重构


参考答案:B


解析:

答案B,澄清,即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容易混淆的选项C“同理”(感同身受)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重要技巧在题目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有类似这样的词,这个题目是在总结 服务对象的话,“让您很伤心”这个是陈述句。不是感同身受


第253题

在个案会谈中,社会工作者经常会使用摘要技巧。下列回应中,属于摘要技巧的是(   )。


A.“你妈妈大老远地跑过来,就只为了见见你?”

B.“你一下子要处理这么多事情,一定觉得手足无措吧?”

C.“你刚才说了不少往事,我的感觉是你很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

D.“听起来,你希望找一个方便社交,但又能保护隐私的居住环境。”


参考答案:D


解析:

摘要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第254题

某社区居民老王到街道办事处申请低保,因为前期提交的材料不全,他花了些时间补齐材料。再次提交后,老王认为工作人员答复不够及时,对居委会的社会工作者抱怨说:“他们办事的速度太慢了,我补了材料他们却迟迟不回复,这不是刁难人嘛,他们是故意不给我办吧…”从同理关怀的角度看,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回应是(  )。


A.“我知道您很生气,但我们也没有办法…”

B.“申请还没有回复消息,您再等等,一定没有问题…”

C.“申请没有回复消息,您觉得生气和不满,也开始怀疑他们了…”

D.“您对申请的进度不满意,感到失望,也开始怀疑能不能申请到低保…”


参考答案:D


解析:同理心是指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题目中,老王是因为低保申请被耽搁而产生抱怨情绪,选项D体现了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考虑。


第255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对服务对象说:“我知道您经历这些事情挺不容易的。但是,用喝酒来发泄情绪对自己身体不好,也增加家里负担,您还是把酒戒了吧。”小王的上述回应中体现的服务技巧是()。


A.直接影响

B.非理性信念辩论

C.集中焦点

D.现实情况反思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即直接影响。如社会工作者直接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直接指出服务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后果等,都属于直接影响的技巧。


第256题

服务对象:“……我爱人经常对我发脾气。总是抱怨我只顾忙工作从来不管家里的事……”社会工作者:“听您这么说,我的理解是您觉得爱人对您体谅不够,对吗?”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同理

B.反映

C.对质

D.澄清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领服务对象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考点:个案会谈的技巧)


第257题

75岁的老江退休后数次被骗,子女埋怨他不听劝告。拿走了他的银行卡,每月只给他一千元的生活费,老江感到愤怒、羞愧,同时有厌世的情绪,他的朋友老刘得知情况后介绍他去找社会工作者小吴,他再三犹豫,还是没去,于是,老刘向小吴反映情况,小吴主动找到老江。此时,小吴最适宜的做法是( )


A.激发老江寻求服务的动力和信心

B.邀请老刘参与制订服务计划

C.缓和老江与子女之间的紧张关系

D.巩固老刘和老江之间的友谊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专业关系的建立。从初次与求助对象接触,倾听求助对象的要求到接受求助对象成为机构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有—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专业关系的建立。由于这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第一次正式接触,因此专业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服务对象进—步寻求服务机构帮助的动力和信心。题干当中老江的朋友老刘得知情况后介绍他去找社会工作者小吴,但是他还是犹豫没去,所以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激发老江寻求服务的动力和信心,故选A。


第258题

服务对象小李最近有几件小事不顺,他认为自己是个“笨人”,这种想法极大地影响了他正常的生活,为了调整他的这种不正确信念,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他提供服务,具体措施应有()。


A.帮助小李认识到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件不是引起他困扰的主要因素

B.帮助小李认识到类似“笨人”这样的想法是导致困扰的主要原因

C.帮助小李认识到只要他不再认为自己是“笨人”就会有明显改善

D.帮助小李认识到生活中应用正确的信念来疏导情绪和指导行为

E.帮助小李认识到必须在生活中运用理性思考方式带动行为改变


参考答案:ABDE


解析: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特点,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辅导要求。在治疗模式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清晰简洁地介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导致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②检查非理性信念。鼓励服务对象寻找非理性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并且协助服务对象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与具体的情绪、行为困扰之间的联系。③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使服务对象认识和了解非理性信念的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采取具体的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④学会理性生活方式。服务对象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⑤巩固辅导效果。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帮助服务对象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理性的生活方式,巩固辅导的效果。



第260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正在执行一项“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项目,社会工作者准备运用非结构式调查表入户了解贫困家庭面临的困境。关于非结构式调查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适用于服务对象行为发生改变的调查研究

B.比较适合收集有明确答案,且容易识别的资料

C.只有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题,没有调查问题的答案选项

D.既有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题,也有调查问题的答案选项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结构式调查表只有预先设定好的固定的调查问题,但没有调查问题的答案选项,调查对象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问题的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