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试题(612题)


第301题

社会工作者招募可能成为特定类型工作小组组员的渠道有(   )。


A.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

B.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C.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D.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

E.专职聘用的工作人员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社会工作者可通过以下的渠道招募那些可能成为特定类型工作小组的组员:①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②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③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④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⑤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


第302题 某社区服务中心召开了一次社区老年人参与的讨论会,主要议题是讨论在本社区如何开展养老服务,老人们发言都很踊跃,持不同观点的人都想争取社会工作者的支持。此时,社会工作者适宜采取的技巧是()。


A.鼓励

B.提问

C.限制

D.中立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小组讨论技巧工作中,主持小组讨论技巧包括:开场的技巧、了解的技巧、提问的技巧、鼓励的技巧、限制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中立的技巧、摘述的技巧、引导的技巧、讨论结束的技巧。其中,中立技巧是指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对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和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故选D。


第303题 小皓是某精神卫生中心儿科的社会工作者,她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治疗模式针对多动症儿童开展服务,下列小皓的做法中,符合治疗模式实施原则的有( )。


A.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明确小组治疗的目标

B.通过游戏,促进儿童间的互动,搭建互助的平台

C.评估多动症儿童的实际需求,并确定小组的目标

D.注重了解小组里每位多动症儿童的康复治疗计划

E.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帮助多动症儿童学习新行为


参考答案:ADE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治疗模式的小组工作时,必须坚持和实施的原则如下。(1)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临床社会工作的知识和实务技巧,明确治疗的方向,设计和实践小组治疗的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故A正确。(2)建构性原则。即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以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故E正确(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即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计划,同时通过对所有小组组员个别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寻找小组共同成长的目标,实施整体性的小组治疗计划。故D正确。


第304题 城市外来女性务工人员面临较大工作和生活压力,为此,社会工作者小周开设了一个成长小组,在第四节小组关于“工作压力”分享环节中,组员小花说“其实没什么,大家有压力都很正常,所有人都会遇到的。”组员小圆说:“大家都在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我感觉所有人都没有说出真实想法,在回避问题。”针对小花和小圆的表述,小周适宜的回应有()。


A.“小圆,你能具体说说她们是怎么回避问题的吗?”

B.“谢谢小圆和小花的分享,对于她们的想法,其他人有什么想说的吗?

C.“谢谢小圆和小花的分享,大家在这里不用隐藏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妨试着说出来。”

D.“刚才从小花的分享中,我好像没有听到实质性的信息,是不是大家不想谈论工作压力的话题?”

E.“非常高兴大家分享越来越主动了,如果能试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对自己和小组都具有意义。”


参考答案:ABE


解析:A属于聚焦,B属于提问的技巧,E属于鼓励的技巧


第305题 社会工作者小汪在社区开展小组服务,小组成员包括目前已成功戒毒的康复人员和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在小组中,针对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难,已成功戒毒的康复人员介绍了自己戒毒的心路历程,戒毒前后生活的变化以及不复吸的经验,帮助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增强远离毒品的信心。此小组的工作类型主要是()。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参考答案:C


解析:

支持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故选C。


第306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采用互动模式开展了一个“睦邻居”小组,旨在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流,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适应与融合。关于该小组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该小组虽然是个互动小组,但仍应考虑服务流动儿童的补救性目标

B.鉴于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小张在带领小组时应做好控制着角色

C.小组主要围绕社区适应问题,小张应将其目标主要聚焦于流动儿童

D.小张可以运用激励的示范等技巧,提高组员之间互动频率和品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应该运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询、反应、质疑与开放讨论等方法和技巧,来促进小组互动频率的加快和小组互动质量的提高。故选D。


第307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本地脱贫攻坚工作,指定了一系列工作目标。根据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下列目标中,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


A.开发本地旅游资源

B.引进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

C.改善农田水利设施

D.增强本地人对发展的信心


参考答案:D


解析:过程目标,是指在达到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中间目标,主要是指培养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包括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提升其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能力,培养居民与社区邻里交流、协商与合作能力,发掘和培育社区骨干的领导能力等。


第308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居民领袖开设了一个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小组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组员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在小组工作的这一阶段,小张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


A.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B.适当控制小组工作进程

C.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知识

D.强化组员对小组预期成效的期望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组后期成熟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从题目信息可知,该小组进入到了后期成熟阶段。在小组工作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包括四个方面: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选项A、B、D均属于中期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第309题

随着小组的开展,组员开始表现出既想表露自己又担心别人不接纳,既想探索自己又怕引发痛苦的矛盾状态,并产生防卫心理和抗拒行为,例如会用缺席或迟到、沉默寡言、转换话题等方式保护自己。针对以上情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做法是(   )。


A.帮助组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处理焦虑心理和逃避行为

B.帮助组员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便小组结束后跟进服务

C.协助组员维持正向的经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D.协助组员消除彼此陌生感,提高其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参考答案:A


解析:

抗拒是小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组员在参与小组时的自然反应,是因为组员不认为小组可以成为公开表白的安全场所,或因为不愿面对自身的潜意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了解小组是分享和表达感受的重要场所。同时要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帮助组员探索自己的恐惧和防卫,鼓励他们承认并解决他们所体验的任何犹豫和焦虑。


第310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设计了一个旨在提升无业青年自信心的小组,小组工作第四节开始,小李引导组员共同完成了“挑战北斗星”的游戏。

  小李:“完成游戏那一刻,大家感觉如何?”

  组员:“哇,太激动了,感觉像是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小李:“与最初相比,大家的想法有什么变化?”

  组员:“刚开始我觉得不可能完成任务,担心椅子会受不了,等大家成功走完最后一张椅子,我才发现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需要多去尝试。”

      以上对话,一般出现在小组活动经验分享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


A.引导组员讨论参加活动的收获,交流给自己的启发

B.引导组员彼此交流与合作,协助小组互助网络行成

C.引导组员形成稳定关系,促使小组进程有规律可循

D.引导组员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增加小组凝聚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不同阶段的小组活动方案,都应该包含经验分享环节,都须预留一定的时间让组员分享彼此的经验,鼓励组员发表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总结有益的启示。故选A。


第311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社会工作者小唐拟采用社会目标模式开展主题为“保护环境我有责”的小组服务。下列小唐的做法中,最符合社会目标模式的是( )。


A.引导组员之间相互认识,增加彼此的熟悉度与信任感

B.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动,通过小组活动发掘组员的潜力

C.关注组员的行为问题,通过促进组员改变来引领小组

D.带领组员探索小组意义,培养和提升组员的公共意识


参考答案:D


解析: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312题

关于小组需求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组需求评估必须在开始阶段对小组的需求进行准确评估

B.运用标准化量表进行需求评估,可对组员作出诊断性判断

C.小组需求评估一般应由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两个步骤组成

D.小组需求评估需考虑小组整体、组员需求和小组环境要求


参考答案:D


解析:

小组的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社会工作者必须在小组筹备阶段对小组的需求进行正确评估,从而设计出有效的干预计划(选项A错误)。在小组需求评估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小组整体需求、组员的需求和小组的环境需求(选项D正确)。小组的需求评估由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作出判断并制订干预计划3个步骤形成(选项C错误)。社会工作者在需求评估中要避免给组员贴上诊断性标签,特别是在使用一些标准化量表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选项B错误)。


第313题

为帮助失独母亲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开始新生活,社会工作者老李着手建立失独母亲的互助支持网络,并邀请社区9名失独母亲参加“暖心之家”小组。小组工作进入第五节,目标是协助组员关注当下,了解并学习运用身边的资源,以缓解困境。下列活动中最适宜本节的是(   )。


A.凤凰涅槃--展望未来我的生活我做主

B.暖心社区--设计自己想要的社区服务

C.美丽人生--梳妆打扮原来自己也很美

D.我的五样--互相介绍自己的五个爱好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清楚小组工作的目标。要围绕小组工作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根据小组工作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设计好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小组活动方案。本题中,失独母亲参加“暖心之家”小组,社会工作者要按照小组工作第五节的目标“协助组员关注当下,了解并学习运用身边的资源,以缓解困境”去选择适合的活动,故选B。


第314题 社会工作者小欣拟为中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小组,旨在增强中学生对欺凌危害的认知,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小组开设前期,小欣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欺凌的看法,在小组进行时,小欣请组员多次填写欺凌认知量表,监测其认知变化,此外还请组员填写了小组满意度问卷,上述小欣的工作内容属于( )。


A.组前计划评估

B.小组需求评估

C.小组过程评估

D.小组效果评估

E.小组目标评估


参考答案:BCD


解析:小组开设前期,小欣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欺凌的看法,属于小组需求评估。小组进行时,小欣请组员多次填写欺凌认知量表,监测其认知变化,属于小组过程评估。请组员填写了小组满意度问卷,属于小组效果评估。


第315题

社会工作者要为癌症晚期患者家属举办一个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小组成员交流照顾癌症患者的经历,表达感受,释放压力,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共同体关系。此小组类型是(   )。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参考答案:C


解析:

支持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


第316题

社会工作者老李在地震灾区为受灾的羌族农村妇女举办了“羌绣伴我行—妇女能力建设小组”。小组顺利进入后期成熟阶段,组员开始讨论未来羌绣的销售以及销售收入的管理。此时,老李要做的工作有(   )。


A.协助部分组员处理小组即将结束产生的离别情绪

B.协助组员维持小组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互助关系

C.引导组员共同努力解决羌绣销售市场开拓的难题

D.鼓励组员积极尝试去寻找和获取销售市场的信息

E.关注部分组员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和特殊的变化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在小组工作的后期即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经过开始阶段和转折阶段的探索、冲突与挣扎之后,小组工作的后期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互动模式。这些互动模式是发挥小组功能和产生效果的重要工具。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维持这一良好的互动模式,并使组员的行为与互动更为有效。选项B正确。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在组员有了新的认知后,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协助组员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改变承担责任,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选项D正确。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协助组员将有关问题澄清,通过分析和磋商,协助组员建立合理的目标,并整合小组内的资源,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施。选项C正确。选项A是小组结束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选项E,组员的异常行为和特殊变化一般出现在小组初期、中期。故选B、C、D。"


第317题

社会工作者小江为残疾儿童及家长开设了一个“同路人”的支持小组。经过几节小组活动后,家长从不愿表达自己到能与其他组员深入地分享自己的艰辛、困惑和经验,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育儿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小江准备在下一节小组活动中,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家长将新的认知转变为行动。下列小江采取的措施中,有助于该目标实现的有(   )。


A.协助家长为自己的改变负责,鼓励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行动

B.及时发现家长刚开始出现的正向行动,并加以肯定和支持

C.帮助家长获得社会支持,将小组习得的行动运用在小组外

D.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等待家长行为慢慢地发生改变

E.强化家长对小组的期待,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小组工作中,在组员有了新的认知后,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协助组员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改变承担责任,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要鼓励和支持组员不断尝试新的行动,在被期待的新行动出现时,不断予以强化,使组员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去尝试和坚持,以备将来运用在小组之外。


第318题 在某青少年亲子关系促进小组中。组员小雨说:“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妈总是不能理解我。”听了小雨的话,组员小程附和道:“我妈妈也差不多,她不理解我在做什么,还干扰我,全天下的妈妈都差不多。”听到两位组员的表述,社会工作者小吴说,“小程,我知道你很关心小雨,但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小雨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小雨,你说妈妈不理你,指的是哪方面呢?是学习?交朋友?还是其他呢?”上述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采用的小组工作技巧是( )。


A.摘要

B.示范

C.倾听

D.澄清


参考答案:D


解析:澄清的技巧当组员陈述内容不清楚或忽略某些议题时,社会工作者运用该技巧引导小组组员对模糊不清的陈述和信息作更详细、更清楚、更准确的表达和解说使沟通信息能够清晰,也能使小组组员自我了解。题干中“小雨,你说妈妈不理你,指的是哪方面呢?是学习?交朋友?还是其他呢?”体现了澄清的技巧。


第319题 社会工作者小赵为社区精神障碍人士开设了旨在提升自尊与自我效能感的小组。小组进入尾声时,需要对小组成效进行评估。评估中可选取的资料有( )


A.对社区精神障碍人土的服务需求调查表

B.组员参与小组活动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

C.最后一次小组服务中组员撰写的自我评价

D.精神障碍人士家属对组员行为表现的记录

E.以往开展过的同类型小组工作的服务档案


参考答案:BC


解析:小组的效果评估。常用方法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组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小组目标实现表、小组满意度量表、小组感受卡、小组领导技巧记录等。


第320题 社会工作者小卫面向肿瘤患者开设病友支持小组。在小组第三节,小卫设计了“给自己写一封信”的环节,希望通过联结技巧,促进组员成长。下列表述中,体现这一技巧的是( )。


A.“有没有哪位组员自告奋勇,愿意第一个读一读给自己写的信?”

B.下面的环节我们将一起讲我与疾病的故事°,每人时间为三分钟。”

C.“张阿姨在信中介绍了她的康复经验,谁有相似的经历愿意分享一下?”

D.“李阿姨,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话,虽然生病痛苦,但也带来成长。”


参考答案:C


解析:联结。将有特殊需要或者面对某些共同困难的人士联结到—起是社会工作者发展自助小组的首要技巧,也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通过某些组员之间的共同点而将他们联结起来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以癌症病人的自助小组为例,相同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康复阶段等都可以成为联结组员的共同点。此外,鼓励组员分享经验、释放情绪,同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信息,可以让组员体会到互相关怀的气氛,也是联结组员的手法。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者要协助组员界定他们的共同需要,并以此作为联结点,增强组内的凝聚力,确定小组的功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