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某社区老年人向社会工作者反映,该社区周边的便民服务点太少,老人购物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给予的恰当回应是( )。
A.劝导反映问题的老年人不要着急,建议老年人可以让儿女帮忙
B.坦诚告知老年人已有居民反映该情况,但社区无力解决此类问题
C.尊重并热情接待反映问题的老年人,告知其该问题在相邻社区同样存在
D.感谢老人及时反映情况,告诉老人会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D社会工作者对待服务对象的态度要做到关爱、有同理心和非评判。选项D的做法符合题意。
A.与老王对质,请家属协助劝说老王去就诊
B.替老王保密,不将老王目前的状况告知家属
C.尊重老王的决定,建议护士暂不用理会老王的状况
D.接纳老王的状况,与家属和医护团队商讨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接纳和尊重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之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开展进一步的专业服务。对所有社会工作者而言,对服务对象的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首先就要通过初步的接触与沟通等专业活动与服务对接纳是一种一贯和统一的原则或立场。
A.接纳
B.非评判
C.保密
D.个别化
E.案主自决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接纳是指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非评判原则具体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倾向等不作倾向性的批评和判断,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选择。“虽然不认同小唐的个人行为及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但仍然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诉说”体现了接纳和非评判。社会工作者应当充分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制订符合其需求的服务方案”体现了个别化。
第104题
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入户探访时发现社区内独居老人较多,且部分高龄老人日常生活存在困难,又不愿求人。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开展的工作有( )。
A.整理社区独居老人需求信息,设计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B.与独居老人亲属沟通,说服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C.建议社区开展居室适老化改造,改善独居老人生活环境
D.倡导政府出台高龄独居老人帮扶政策,提升其生活质量
E.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鼓励子女经常探望独居老人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不能强迫或是违背老人意愿参加活动,选项 ACDE 服务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A.回应需要
B.个别化
C.最小伤害
D.接纳和尊重
E.维护社会正义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在题目中,张爷爷希望回家养病,小陆帮助张爷爷解决了家属不同意的问题,回应了张爷爷的需要,选项A正确。个别化是指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不同的个体,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状况、文化背景、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等)对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题目中,张爷爷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按说应该是住院进行治疗,但是小陆尊重张爷爷的个人意愿,帮助他回家养病,体现了个别化原则,也体现了接纳和尊重。选项B、D入选。最小伤害原则是说社会工作者在做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减少甚至预防伦理决定和服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伤害,尽可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题目中没有很明显体现最小伤害原则,故选项C不选。选项E在题目中没有明显体现。
A.阿强已经知道错了,也表示要努力悔改,小刘不再告知任何第三方。
B.阿强已经在努力悔改中,小刘应答应替他保密并负责监督他的行为。
C.与阿强一起分析吸毒的危害,但对于是否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做承诺。
D.向阿强说明家人可以督促其改正,是否告知家人由阿强自己来决定。
E.报告公安机关前,告知阿强有限度公开其信息的必要性及保密措施。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A.向督导者咨询,共同分析商讨合理解决方案
B.严格履行养老机构的入住协议,不搬走空床
C.为赵奶奶保守秘密,与机构协商把空床搬走
D.向机构同事说明此事,讨论搬走空床的利弊
E.帮助赵奶奶纾解情绪,适应机构的生活环境
参考答案:CE
解析: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自我决定;知情同意;能力;文化敏感性与多样性;隐私与保密性。
A.理清社会工作者自身对于此事的价值观取向
B.将智障青少年按照性别分别开展小组活动
C.通知三个孩子的父母并告知发生的事情
D.停止已经开展的小组工作并上报机构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可知,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故选A。
第109题
社会工作者小周在为跟随子女到城市生活的老人提供服务时,充分考虑和尊重老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小周的工作体现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 )。
A.个别化和非评判
B.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C.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D.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专业服务,他们也要注意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不同的个体,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状况、文化背景、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性等)对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小周充分考虑和尊重老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体现的是个别化和非评判。故选A。
第110题
“每个人不仅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上有充分的自主性”,这种观点突出体现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是( )。
A.尊重服务对象个人权利
B.推动服务对象人际交往
C.对待服务对象真诚守信
D.注重服务对象能力培养
参考答案:A
解析:
“每个人不仅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在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上有充分的自主性”,这一观点体现了服务对象对于人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上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故选A。
A.建议街道宣传部门直接说服大李同意刊登
B.由老赵与大李沟通,征得其同意后再刊登
C.向街道的宣传部门说明需要为服务对象保密
D.以大李不同意为由,婉拒街道宣传部门要求
E.向大李说明宣传意图及可能对他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对待服务对象要做到关爱、有同理心和非批判,对待同事要公平,与同事合作共事,对待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要做到表里如一,维护机构的立场和利益。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有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自我决定、知情同意、能力、文化敏感性与多样性、隐私和保密性。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B.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C.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D.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E.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参考答案:ACE
解析:
ACE 小王向所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申请开展“结对志愿服务”,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积极参与,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的伦理责任。小王查阅志愿者管理的政策文件,起草了志愿者招募、遴选、培训、督导的管理规范,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参考答案:B
解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题目中王爷爷的需求体现了对安全的担忧,属于安全的需要。
A.隐私保密原则
B.生命质量原则
C.自由自主原则
D.保护生命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处理原则包括:保护生命原则;差别平等原则;自由自主原则;最小伤害原则;生命质量原则;隐私保密原则;真诚原则。题目中小范准备暴力伤害女友,小陶“迅速将此事报告给督导,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干预,妥善处理了此事”,体现了对小范女友的生命保护。
A.尊重纪奶奶的意愿,同意其担任志愿者并告知风险
B.告知纪奶奶担任志愿者有安全风险,劝其放弃申请
C.以个人原因为由,将纪奶奶转介给小张
D.以名额已满为理由,婉拒纪奶奶的申请
参考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以下6方面:①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②自我决定;③知情同意;④能力;⑤文化敏感性与多样性;⑥隐私和保密性。题目中纪奶奶身体硬朗,是足以担任运动会志愿者的,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尊重奶奶的意愿,又告知相应的工作风险,体现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负责、自我决定、知情同意的伦理责任。
第116题
社会工作者大李在机构值班时接到服务对象小杰的电话,交流中小杰多次流露出厌世轻生的念头,并请大李替他保密。根据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处理的一般顺序,大李首先应做的是()。
A.辨析伦理困境并评估自身能力
B.咨询督导的专业意见
C.分析给机构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D.尊重小杰的自我决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伦理决定的决策模式顺序如下:①要认识清楚问题、涉及的人和机构以及形成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②澄清在特定情境下发挥影响的社会价值、受助者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③确定解决这一伦理问题的目标;④寻求替代的干预目标和策略;⑤评估和权衡实现目标的每一行动选择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⑥就每一种行动选择方案进行伦理上的讨论和排序;⑦充分利用过去实践的决策指引,选择最适当的行动方案;⑧执行选择的行动方案并对其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偏差立刻进行纠正;⑨评估决策和后续干预活动的效果。
第117题
作为一个服务人、帮助人的职业从业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想法,分享感受。上述做法最能体现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
A.践行社会公平与正义
B.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
C.强调服务对象个人尊严
D.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提到“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想法,分享感受”体现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包括换位思考,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
第118题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伦理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值观是一种偏好,伦理是对好坏、善恶的选择
B.价值观关注实践的标准,伦理关注如何确定标准
C.价值观与伦理关联紧密,二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
D.伦理是操作层面的价值观,是实践中的行为守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价值是一种对事物的偏好或判断,关注好坏、善恶等基本判断和选择,伦理更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或行为是否恰当,选项A说法有误。价值观关注如何确定标准,伦理关注实践的标准,选项B说法有误。价值观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内容,二者紧密联系但又彼此有差异,选项C说法有误。选项D表述无误。
第119题
根据人生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6-7岁儿童的发展特点有( )。
A.语言能力以表达机能为中心
B.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C.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
D.开始了道德的发展
E.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参考答案:CDE
解析:
CDE。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上。学龄前儿童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在这一阶段,儿童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学龄期儿童开始了道德的发展。
第120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一新建居民小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小李针对社区居民不太了解社会工作服务的情况,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促进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此时,小李的适当做法有( )。
A.拜访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各楼楼长
B.到居民家中走访宣传项目
C.为居民开办社会工作知识普及班
D.通过短信平台宣传项目
E.利用社区公益广告牌进行宣传
参考答案:DE
解析:
DE社会工作者小李计划通过大众传媒宣传的方式,只有选项D、E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