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软考高级职称】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试题(282题)


第121题

关于进度管理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进度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

B.进度管理计划既可以非常详细,也可以高度概括,但必须是正式的

C.进度管理计划为编制、监督和控制项目进度建立准则和明确活动

D.进度管理计划会规定用于制定项目进度模型的进度规划方法论和工具


参考答案:B


解析:

进度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第122题

关于活动排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单代号网络图中,每项活动有唯一的活动号,每项活动都标明了活动的持续时间

B.双代号网络图中流入同一节点的活动,均有共同点紧后活动

C.双代号网络图中,任两项活动的紧前事件和紧后事件代号至少有一个不相同

D.滞后量是紧后活动相对于紧前活动需要推迟的时间量,一般用负值表示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排列活动顺序的工具与技术。

A正确,在单代号网络图中,每项活动有唯一的活动号,每项活动都标明了预计工期(活动的持续时间)。

B、C正确,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如下三个基本原则:①网络图中每一活动和每一个事件都必须有唯一的一个代号,即网络图中不会有相同的代号;②任两项活动的紧前事件和紧后事件代号至少有一个不相同,节点代号沿箭线方向越来越大;③流入(流出)同一节点的活动,均有共同的紧后活动(或紧前活动)。

D错误,提前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提前的时间量,提前量一般用负值表示。滞后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需要推迟的时间量,滞后量一般用正值表示。

此内容需先理解,再进行记忆,必须掌握,易考查选择题。


第123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化开发方法中,软件需求分析必须在对应的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属于外部强制性依赖关系

B.软件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写往往在编码开始时进行,属于内部选择性依赖关系

C.外部供应商供货与项目组内的活动关系,属于外部依赖关系

D.只有机器组装完毕,团队才能对其测试,属于内部的强制性依赖关系


参考答案:A


解析:

强制性依赖关系是法律或合同要求的或工作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依赖关系,强制性依赖关系往往与客观限制有关。结构化开发方法中,软件需求分析必须在对应的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属于内部强制性依赖关系。


第124题

When performing project activity duration estimates,(  )is not included in the estimation techniques.


A.Three-point Estimating

B.Analogous Estimating

C.Parametric Estimating

D.Checklist Estimating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进行项目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时,估算技术中不包括(清单估算)。

A.三点估算

B.类似估算

C.参数估计

D.清单估算


第125题

以下(  )不是参数估算。


A.根据图纸数量乘以每张图纸的工时数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B.活动持续时间根据电缆安装每米的工时数估算

C.根据之前类似项目的实际持续时间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D.活动持续时间根据建筑面积估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之前类似项目的实际持续时间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属于类比估算,其他均是参数估算。


第126题

某工程包括A、B、C、D、E、F、G七项工作,各工作的紧前工作、所需时间以及所需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项工作)该工程的工期应为(35)天。

按此工期,整个工程最少需要(36)人。


A.7

B.8

C.9

D.10


参考答案:A


解析:

先绘制网络图,找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为ABDEG,则工期为5+4+3+2+1=15天。

时标网络图可表示为:

C、F为非关键工作,可以通过调整C、F的开始时间来达到用最少的人完成工作的目标。

C只能和B、D并行,BC并行需要7人,CD并行需要5人;ABDEG中,A所需人数最多,为7人,F不要和A并行,也不能和BC并行,则F可以和C、D、E并行。从时长上看,D、E总长为5天,可以满足F的并行需求。CDF并行需要7人,EF并行需要3人,所以最少7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调整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使得各路径上并行活动人数最少,资源平滑优化调整为:



第127题

下表为某项目的活动及关系,则此项目D活动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分别是(  )天。


A.2,2

B.2,4

C.3,2

D.3,4


参考答案:C


解析:

通过表格画出单代号网络图如下,关键路径为ABCG,工期为16。

D的总浮动时间=工期-D所在路径最大值=16-13=3;

D的自由浮动时间,从开始到D的紧后活动,所有路径最大值-D所在路径最大值=12-10=2。

                           



第128题

某活动的完成时间,最乐观估算为12天,最可能估算为16天,最悲观估算为1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活动有68.26%的可能将在15~17天之内完成

B.该活动有95.46%的可能将在15~17天之内完成

C.该活动有68.26%的可能将在14.67~16.67天之内完成

D.该活动有93.73%的可能将在14.67~16.67天之内完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三点估算值=(12+16*4+18)/6=15.67天;标准差=(18-12)/6=1天;

一个标准差(14.67~16.67)概率为68.26%。


第129题

某项目的网经图如下,活动C的自由浮动时间为(  )天。


A.0

B.1

C.2

D.3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七格图。

F的最早开始时间为7,自由浮动时间=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该活动最早完成时间,7-6=1,所以C的自由时差为1天。

七格图的画法必须掌握,在计算自由浮动时间、总浮动时间时,七格图是最保准的方法。


第130题

某工程包括A、B、C、D、E、F、G七项工作,各工作的紧前工作、所需时间以及所需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项工作)该工程的工期应为(35)天。

按此工期,整个工程最少需要(36)人。


A.13

B.14

C.15

D.16


参考答案:C


解析:

先绘制网络图,找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为ABDEG,则工期为5+4+3+2+1=15天。

时标网络图可表示为:

C、F为非关键工作,可以通过调整C、F的开始时间来达到用最少的人完成工作的目标。

C只能和B、D并行,BC并行需要7人,CD并行需要5人;ABDEG中,A所需人数最多,为7人,F不要和A并行,也不能和BC并行,则F可以和C、D、E并行。从时长上看,D、E总长为5天,可以满足F的并行需求。CDF并行需要7人,EF并行需要3人,所以最少7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调整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使得各路径上并行活动人数最少,资源平滑优化调整为:



第131题

某工作持续时间是2天,有两项紧前工作和三项紧后工作,紧前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是第3天、第6天,对应的持续时间分别是5天、1天;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天、第17天、第19天,对应的总时差分别为3天、2天、0天。该工作的总时差是(  )天。


A.8

B.9

C.10

D.13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决于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3+5,6+1,取最大,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8,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8+2=10。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紧后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有关,紧后活动最晚开始时间15+3,17+2,19+0,取最小,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8。本工作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18-10=8天。


第132题

已知某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D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是(  )。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C


解析:

D活动的总时差是3,D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4+3=7。


第133题

关于资源优化技术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资源平衡,为了在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根据资源制约对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进行调整的一种技术

B.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通常是延长

C.资源平滑不会改变项目关键路径,完工日期也不会延迟。也就是说,活动只在其自由浮动时间和总浮动时间内延迟

D.资源平滑技术能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资源优化技术是根据资源供需情况,来调整进度模型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1)资源平衡,为了在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根据资源制约对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进行调整的一种技术。如果共享资源或关键资源只在特定时间可用,数量有限,或被过度分配,如一个资源在同一时段内被分配至两个或多个活动,就需要进行资源平衡。也可以为保持资源使用量处干均衡水平而进行资源平衡。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通常是延长。

(2)资源平滑,对进度模型中的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使项目资源需求不超过预定的资源限制的—种技术。相对于资源平衡而言,资源平滑不会改变项目关键路径,完工日期也不会延迟。也就是说,活动只在其自由浮动时间和总浮动时间内延迟。因此,资源平滑技术可能无法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第134题

项目完成大量数据采集接口的开发,最快6天完成,最慢36天完成,平均21天完成,那么项目在21天到26天内完成的概率是(  )。


A.68%

B.34%

C.58.2%

D.28.1%


参考答案:B


解析:

用三点估算法,计算工期:(6+4*21+36)/6=21,标准差=(36-6)/6=5;21天到26天是一个标准差的一半,所以完成概率为68%/2=34%。


第135题

关于进度控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B.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C.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D.当变更实际发生时选择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参考答案:D


解析:

进度控制关注如下内容:

(1)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2)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3)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4)当变更实际发生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第136题

在控制进度过程的数据分析技术中,(  )可以通过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绩效是在改善还是恶化。


A.储备分析

B.蒙特卡洛分析

C.趋势分析

D.假设情景分析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
储备分析:用于确定项目所需的应急储备和管理储备。
蒙特卡洛分析: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计算方法,属于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技术。
趋势分析: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绩效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
假设情景分析:基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输出,对各种不同的情景进行评估,促使进度模型符合项目管理计划和批准的基准。
每种工具的含义需掌握,易考查选择题。


第137题

软、硬件租金、人员工资及福利、水电等公用设施使用费属于(  )。


A.直接支出

B.一次性支出

C.非一次性支出

D.项目支出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次性支出:开发费、培训费、差旅费、初始数据录入、设备购置费等费用;

非一次性支出:软、硬件租金、人员工资及福利、水电等公共设施使用费,以及其他消耗品支出等。


第138题

关于成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投资决策时应尽量考虑沉没成本

B.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

C.管理储备不包括在成本基准中

D.管理储备是项目总预算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本相关的描述。

A错误、B正确,沉没成本: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在投资决策时应该尽量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C、D正确,管理储备不包含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

此题为教材原文考查,需记忆。


第139题

项目的直接成本不包括(  )。


A.项目团队差旅费

B.工资

C.税金

D.项目设备的使用费


参考答案:C


解析:

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

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就形成了项目的间接成本,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


第140题

关于成本类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是直接成本

B.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是间接成本

C.应急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

D.管理储备用来应对会影响项目的“已知-未知”风险


参考答案:D


解析:

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

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就形成了项目的间接成本,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

应急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用来应对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以及已经制订应急或减轻措施的已识别风险。应急储备通常是预算的一部分,用来应对那些会影响项目的“已知-未知”风险。

管理储备:是为了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的项目预算,用来应对项目范围中不可预见的工作。管理储备用来应对会影响项目的“未知-未知”风险。管理储备不包括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使用前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审批。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