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软考高级职称】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试题(282题)


第101题

监控项目工作过程中的控制,不包括(  )。


A.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或重新规划

B.预测趋势,以便推动过程改进

C.重新规划

D.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以确保它们能有效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B


解析:

监控项目工作过程作用:

(1)让干系人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并认可为处理绩效问题而采取的行动;

(2)通过成本和进度预测,让干系人了解项目的未来状态。

B选项推动过程改进,不属于监控项目工作的内容。


第102题

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出,不包括(  )。


A.变更请求

B.工作绩效报告

C.工作绩效信息

D.项目文件更新


参考答案:C


解析:

监控项目工作的输出:变更请求、工作绩效报告、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


第103题

关于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不正确的是(  )。


A.在基准确定之前,变更无须正式受控于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

B.变更请求可能影响项目范围、产品范围以及任一项目管理计划组件或任一项目文件

C.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并不是所有参与项目的干系人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

D.尽管也可以口头提出,但所有变更请求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纳入变更管理和(或)配置管理系统中


参考答案:C


解析:

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所有参与项目的干系人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


第104题

工作绩效信息是在工作绩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过后得到的,以下(  )过程不会输出工作绩效信息。


A.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B.确认范围

C.控制范围

D.控制质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出中没有工作绩效信息。


第105题

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主要作用包括(  )。

①存档项目或阶段信息

②利用已有的组织知识,改进项目成果

③对项目工作的可交付成果进行综合管理

④确定项目工作的基础

⑤释放组织团队资源


A.①②⑤

B.①⑤

C.①③⑤

D.①④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结束项目或阶段的概念。

结束项目或阶段是终结项目、阶段或合同的所有活动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①存档项目或阶段信息,完成计划的工作;②释放组织团队资源以展开新的工作。

此题为教材原文考查,需记忆。


第106题

以下关于项目范围和产品范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项目范围是为了获得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项目工作

B.产品范围是表示产品、服务和结果的特性和功能

C.项目范围是否完成以产品要求作为衡量标准

D.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


参考答案:C


解析:

产品范围:指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产品范围的完成情况是根据产品需求来衡量的。

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是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的完成情况是根据项目管理计划来衡量。 


第107题

(  )不是规划范围管理过程的输入。


A.项目章程

B.项目管理计划

C.质量管理计划

D.需求管理计划


参考答案:D


解析:

规划范围管理过程的输入:项目章程、项目生命周期描述、开发方法、质量管理计划、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规划范围管理的输出: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


第108题

关于需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让干系人积极参与需求的探索和分解工作,并仔细确定、记录和管理对产品、或成果的需求,能直接促进项目成功

B.为更好地对项目进行了解,收集需求的过程应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C.需求是指根据特定协议或其他强制性规范,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D.需求包括发起人、客户和其他干系人的已量化且书面记录的需要和期望


参考答案:B


解析:

收集需求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第109题

收集需求是一件看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访谈需要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B.采用引导式研讨会比单项会议更快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C.采用群体创新技术中的头脑风暴技术有助于减轻数据的偏倚,防止任何个人对结果产生不恰当的影响

D.采用问卷调查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廉的代价从大量的回答中收集数据


参考答案:C


解析:

群体创新技术是指可以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来识别项目和产品需求,群体创新技术包括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概念/思维导图、亲和图和多标准决策分析等。

德尔菲技术有助于减轻数据的偏倚,防止任何个人对结果产生不恰当的影响。


第110题

数据收集技术中,(  )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A.头脑风暴

B.焦点小组

C.亲和图

D.标杆对照


参考答案:D


解析:

标杆对照是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标杆对照所采用的可比组织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第111题

需求分类中(  )是关于产品能开展的行为,例如,流程、数据,以及与产品的互动等。


A.业务需求

B.干系人需求

C.功能需求

D.非功能需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业务需求:整个组织的高层级需要,例如,解决业务问题或抓住业务机会,以及实施项目的原因。

干系人需求:是指干系人或干系人群体的需要。

功能需求:是关于产品能开展的行为,例如,流程、数据,以及与产品的互动等。

非功能需求:是对功能需求的补充,是产品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条件或质量,例如,可靠性、安全性、性能、服务水平等。


第112题

(  )用于确认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成功完成。


A.业务需求

B.解决方案需求

C.质量需求

D.过渡与就绪需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需求的类别。

业务需求:整个组织的高层级需要,例如,解决业务问题或抓住业务机会,以及实施项目的原因。

解决方案需求:为满足业务需求和干系人需求,产品、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特性、功能和特征。

质量需求:用于确认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成功完成或其他项目需求的实现的任何条件或标准,例如,测试、认证、确认等。

过渡和就绪需求:如数据转换和培训需求。这些需求描述了从“当前状态”过渡到“将来状态”所需的临时能力。

除以上需求外,其他的需求类别也需掌握。


第113题

When defining and recording the project scope, the project manager should first look at the(  ).


A.Project charter

B.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Functional requirements

D.Business requirements


参考答案:A


解析:

定义并记录项目范围时,项目经理首先应该查看(项目章程)。

A. 项目章程

B. 事业环境因素

C. 功能需求

D. 业务需求


第114题

关于项目范围说明书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项目范围说明书可明确指出哪些工作不属于本项目范围

B.项目范围说明书使项目团队能进行更详细的规划,并为评价变更请求或额外工作是否超过项目边界提供基准

C.项目范围说明书描述要做和不要做的工作的详细程度,决定着项目管理团队控制整个项目范围的有效程度

D.项目范围说明书不能代表项目干系人之间就项目范围所达成的共识


参考答案:D


解析: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描述。它记录了整个范围,包括:项目和产品范围;详细描述了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代表项目干系人之间就项目范围所达成的共识。为了便于管理干系人的期望,项目范围说明书可明确指出本项目范围。项目范围说明书帮助项目团队进行更详细的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指导项目团队工作,并为评价变更请求或额外工作是否超过项目边界提供基准。项目范围说明说描述要做和不要做的工作的详细程度,决定着项目团队控制整个项目范围的有效程度。


第115题

关于WBS的描述,正确的是(  )。


A.WBS中的各项工作为可交付成果提供服务

B.WBS的内容一般会超出完成可交付成果的活动范围

C.WBS中的元素可以由一人或多人负责

D.WBS应包括分包的工作,但不包括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WBS分解。

在WBS分解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8个方面: 

(1)WBS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WBS中的各项工作是为提供可交付的成果服务的。

(2)WBS必须符合项目的范围。

(3)WBS的底层应该支持计划和控制。 

(4)WBS中的元素必须有人负责,而且只有一个人负责。 

(5)WBS应控制在4~6层。

(6)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因为管理是项目具体工作的一部分),也要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7)WBS的编制需要所有(主要)项目干系人的参与。

(8)WBS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此内容极为重要,必须掌握。


第116题

关于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WBS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需要项目团队成员的参与

B.WBS必须符合项目范围

C.WBS中的元素可以由多人组成一个小组负责

D.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也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参考答案:C


解析:

分解WBS注意事项:

(1)WBS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

(2)WBS必须符合项目的范围。

(3)WBS的底层应该支持计划和控制。

(4)WBS中的元素必须有人负责,而且只由一个人负责,尽管实际上可能需要多个人参与。WBS和责任人可以使用工作责任矩阵来描述。

(5)WBS的指导。WBS应控制在4~6层。超过6层,将大项目分解成子项目,然后针对子项目来做WBS。每个级别的WBS将上一级的一个元素分为4~7个新的元素,同一级的元素的大小应该相似。一个工作单元只能从属于某个上层单元,避免交叉从属。

(6)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因为管理是项目具体工作的一部分),也要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

(7)WBS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需要项目团队成员的参与。

(8)WBS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第117题

在确认范围过程中,(  )要关注可交付成果是否足够和必须完成,时间、资金和资源是否足够,主要的潜在风险和预备解决的方法。


A.客户

B.管理层

C.项目经理

D.项目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D


解析:

范围确认过程中干系人关注点:

管理层:主要关注项目范围对项目进度、资金和资源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否超过了组织承受范围,是否在投入产出上具有合理性。

客户:主要关心的是产品的范围,关心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否足够完成产品或服务。

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关注可交付成果是否足够和必须完成,时间、资金和资源是否足够,主要的潜在风险和预备解决的方法。

项目团队成员:主要关心项目范围中自己参与的元素和负责的元素,通过定义范围中的时间检查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否足够,自己在项目范围中是否有多项工作,而这些工作又有冲突的地方。


第118题

关于确认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确认范围的作用之一是确保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

B.确认范围过程通常先于控制质量过程,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C.在确认范围时,要检查可交付成果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D.管理层、客户、项目管理人员在确认范围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确认范围相关描述。

A正确,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①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②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B错误,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C正确,项目干系人进行范围确认时,需要检查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审核和承诺是否有清晰的表达等。

D正确,每个人对项目范围所关注的方面是不同的:管理层主要关注项目范围、客户主要关注产品范围、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关注项目制约因素、项目团队成员主要关注项目范围中自己参与的元素和负责的元素。

此内容需先理解,再进行记忆,必须掌握。


第119题

下列关于确认范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确认范围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

B.确认范围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C.确认范围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D.管理层主要关注项目制约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管理层主要关注项目范围,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关注项目制约因素。


第120题

确认范围的输入不包括(  )。


A.工作绩效报告

B.项目管理计划

C.需求文件

D.组织过程资产


参考答案:A


解析:

确认范围的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确认的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组织过程资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