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61题
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
A.位置记忆法
B.简缩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心理表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比如,位置记忆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视觉联想法,利用了心理表象。
第1462题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B
解析: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第1463题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当中,教师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而不是为了让知识条理化,所以这是精加工策略中生成策略的应用。
第1464题
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参考答案:A
解析:
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知识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加工而形成不同的记忆方法,这些记忆方法又称记忆术。
第1465题
前后学习的信息之间存在着相互干扰,主要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说法错误。前后所学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但主要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
第1466题
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以下特点:
过度关注自我;情绪的两极性;性别角色混乱;人格冲突;人际关系冲突;性心理问题。
第1467题
作为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作为老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加强教育,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从思想、认识、观念、态度上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并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予以指导,使他们从科学知识的角度认识这些问题,消除盲目性和神秘感。
②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恰当地处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第1468题
人的心理发展只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
第1470题
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个体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表现在: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第1471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能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各阶段之间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通常情况下,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以及同一功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4)个体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第1472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迄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第1473题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定向性
B.不平衡性
C.结构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尽管人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是由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决定的。
第1474题
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尤其是性成熟会带来心理上的躁动。这一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第1475题
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学生随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希望自己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作孩子看待,说明了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独立性。
第1476题
小明可以对假言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这说明小明可能处于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
第1477题
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7—12 岁属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 岁):1 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图式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 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
(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 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示 外在事物,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
(3)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2 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运用具体事物的 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2—成年): 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之一是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小梦必须借助布娃娃的具体形象才能进行判断,思维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第1479题
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能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体现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的出现,符合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第1480题
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有一个阶段的特征是注意力集中于掌握符号的活动,出现表象和直观形象思维,但仍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将其思想组织成紧凑的结构。这个阶段是( )
A.感觉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之一是早期的信号功能,儿童能将各种感知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储存下来,积累了表象素材,促进了表象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