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41题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和原有认知结构无关。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叙述错误。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等特性都会影响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第1342题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现代的迁移理论),桑代克提出了共同要素说,贾德提出了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理论)。因此,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故本题选C。
第1343题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参考答案:C
解析:
相同要素说是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等人所提出的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
第1344题
学习迁移理论中共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哈罗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习迁移理论有:①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②经验类化说(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③关系转化说(苛勒):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第1345题
共同要素说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叙述正确。共同要素说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种情境中的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第1346题
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是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由此可知,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第1347题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确立具体的、明确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
(2)科学的选择教材和内容;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
(4)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1348题
简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科学的选择教材和内容,促进迁移。①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①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渐进分化;②应当注意将各个内容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④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知识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还可分成若干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迁移的发生。
(5)确立具体的、明确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联想起与学习有关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这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
第1349题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确立具体的、明确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第二、科学地选择教材和内容;第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第四、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适合何种迁移;第五、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1350题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第1352题
逆向迁移即负迁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第1353题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认识发生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第1354题
按照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第1355题
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按照迁移性质不同,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按照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4)按照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第1356题
学生学习完动物的概念,再去学习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海洋动物等概念,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C
解析:纵向迁移也称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完动物的概念再去学习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海洋动物等概念属于纵向迁移。
第1357题
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本质上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两者本质完全不同。
第1358题
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写“磊”字,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写“磊”字,时,即可以产生具体迁移。因此,答案选B。
第1360题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