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61题
学生看小说时,头脑用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看小说就是依据词语描述,产生了有关小说人物的新形象,属于再造想象。
第1062题
“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 )。
A.广阔性
B.批判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接受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确定正确与否。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
第1063题
古人通过对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分析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第1064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
C.抽象与概括
D.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A
解析: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A.自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C.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主动独立型的思维风格。
第1066题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直觉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思维的间接性即当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把握事物或事物不在我们跟前时,而借助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如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思维概括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比如把各种形状不一样但都结枣的树都叫做枣树。二是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比如题干中的例子,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而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第1067题
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教师的教学行为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②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动机;③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自身思维定势的体现;④教师面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时,没有认识到学生认识方式的差异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第1068题
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何启发?(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同时,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学生的独特心理体验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教育。
第1069题
有的人决定事情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 )的表现。
A.深刻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人云亦云,这是思维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第1071题
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有以下基本特征:
(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第1072题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心理恐惧;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第1074题
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
A.动作思维
B.直觉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
第1075题
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
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具体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本题中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即属于发散思维。
第1076题
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这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
小林上初中后,以独立批判的态度对待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以及老师和家长所给出的建议,并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争辩,这充分说明小林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老师觉得小林有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地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的怀疑和批判缺乏充足的证据,这说明小林看待事物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因此,小林的思维品质在独立性和批判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第1077题
提出促进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针对小林的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来促进其思维发展:
(1)鼓励小林继续以独立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所遇到的问题、建议。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对知识的辨析,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提高其思维品质。
(3)多与小林交流,关注其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帮助小林增强思辩能力。
(4)建议小林多读历史、科学类书籍,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辩证思维。
(5)鼓励小林和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而逐步纠正思维片面性的缺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理论加以运用。
第1078题
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新异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基本特征。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所以,本题选B。
第1079题
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的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这四个阶段。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验证期是指对新思想、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第1080题
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是对聚合思维概念的考查。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是聚合思维,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