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861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应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第862题

小伟的妈妈正在准备晚饭,小伟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闻到家中阵阵饭菜的香味儿,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伟就闻不到了。这种现象属于感觉的(  )。


A.适应

B.联觉

C.统合

D.对比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题干中的现象为嗅觉适应。


第863题

“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象

D.错觉


参考答案:B


解析:

月明时感到星星稀少,这是感觉对比现象。


第864题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觉所能觉察的两个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


第865题

差别感受性强的人差别感觉阈限高,两者成正比关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相同,都成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越强,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第866题

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第867题

人在明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明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降低了,而暗适应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性则提高了。


第868题

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效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现象。题干描述的情形就是继时对比的现象。 


第869题

人的外部感觉主要包括(  )种。


A.四

B.五

C.六

D.七


参考答案:B


解析: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


第870题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在数值上成(  )关系。


A.正比

B.对数

C.反比

D.常数值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第871题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效

C.感觉适应

D.联觉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本题中“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就是联觉。


第872题

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

B.继时对比

C.异时对比

D.同时对比


参考答案:B


解析:

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对比的现象叫做继时对比,也叫先后对比。题干中的现象属于继时对比。


第873题 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进入暗的地方,开始无法适应,是因为视觉感受性比较低,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对暗就能适应了。


第874题

王老师播放一支乐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参考答案:B


解析: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第875题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为错,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第876题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参考答案:C


解析: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彩色最容易引起联觉,如红、橙、黄会引起温暖的感觉,青色和蓝色又给人寒冷的感觉。题干中,小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觉得很冷,也是联觉的一种表现。


第877题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第878题

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将浅色的教具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放在白墙前演示。这是考虑了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融合

D.后效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描述的是同时对比。


第879题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阔限


参考答案:A


解析: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题干中描述的就是人对苹果味道、颜色、光滑度这些属性所产生的反映。


第880题

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参考答案:C


解析: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听到可怕的声音,发冷,起鸡皮疙瘩,即听觉引起肤觉,是联觉现象。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