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581题

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故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582题

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说法错误。(1)教学的任务有五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第583题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 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第584题

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585题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智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586题 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

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参考答案:D


解析: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其中实质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形式教育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第587题

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本题说法错误。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第588题

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  )。


A.以学习个体经验为主

B.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C.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以学习群体经验为主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校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过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589题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一)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二)引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简捷性,学生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四)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五)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第590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正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第591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4)教育性;(5)交往性。


第592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捷性、引导性、教育性等。


第593题

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说法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掌握大量的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第594题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第595题

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的教的活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说法错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第596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间接性;②引导性;③简捷性;④教育性。


第597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可得出答案。


第598题

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  )特点。


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特点。


第599题

“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教学认识中,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因此,教学活动将要教授的课程内容经过筛选和科学编排,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更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过程中省略掉很多知识获取的过程,具有认识的简捷性。学生短时间内学会复杂的知识,体现的是复杂知识以简捷的面目呈现,被迅速接受和学习。


第600题

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不表现在(  )。 


A.间接性与简捷性

B.交往性与实践性

C.直观性与巩固性

D.教育性与发展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表现为间接性与简捷性、交往性与实践性、教育性与发展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