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2201题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第2202题

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

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心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因此,题干中江金老师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第2203题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参考答案:C


解析: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第2204题

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未来

D.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

福勒等人的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指岀: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2205题

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虚拟关注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一般都是新教师,她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第2206题

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参考答案:B


解析:

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问题,而且总是关心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情况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第2207题

简述福勒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会因材施教。


第2208题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不属于教师的成长阶段的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第2209题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结果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因此,张老师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第2210题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观点,教师成长过程中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问题高度关注,一般是在()。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的成长阶段包括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阶段,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的高度关注是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故本题选C。


第2211题

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规模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2212题

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的成长分成三个阶段的美国学者是(  )。


A.福勒

B.费斯勒

C.赫尔巴特

D.杜威


参考答案:A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间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第2213题

简述教师成长心理阶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集中表现为非常需要被认可和肯定。

(二)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三)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就会锁定下一个目标-关注学生。


第2214题

一个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虚拟关注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关注生存阶段的老师一般都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第2215题

富勒等人的研究认为,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学生

D.名望


参考答案:C


解析:

衡量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第2216题

简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教师个人。(1)调整认知方式,增强抗压能力。(2)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3)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4)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2、学校。(1)学校应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少教师的压力。(2)学校应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3、社会。(1)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2)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3)健全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


第2217题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教师个人 。(1)调整认知方式,增强抗压能力;(2)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3)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4)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2、学校。(1)学校应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少教师的压力。(2)学校应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3、社会。(1)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2)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3)健全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4)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


第2218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


第2219题

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  )方面的表现。


A.去人性化

B.个人成就感低

C.情绪耗竭

D.缺乏工作动机


参考答案:C


解析: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情绪耗竭。


第2220题

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情绪耗竭,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人格化,刻意与工作对象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