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61题
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 )。
A.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
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
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题中选项A照搬教材以及教参,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第962题
(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A.热爱教育事业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第963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问题是( )。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第964题
小茹说话有些口吃,常有同学取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指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后来,小茹还在朗诵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表明付老师具有( )。
A.维护课堂秩序的能力
B.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
C.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D.严于律己的从教意识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版)中“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班主任付老师没有因为小茹口吃歧视她,而是鼓励她,体现了付老师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第967题
有的班主任教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标准。这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参考答案:B
解析:
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968题
请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班主任发起的评选最坏学生的举动本身就没有尊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材料中班主任对小李妈妈的言辞不敬,没有虚心听取家长意见,没有尊重家长。 再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国守法,要遵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违法了《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及时纠正。
第969题
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参考答案:D
解析:
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关爱学生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970题
晓茜写了一篇小说,想要寄出去发表。孙老师知道后,在班上公开批评晓茜:“话都说不利索就想当作家?你也不称称自己有几斤几两!”晓茜当场羞红了脸。孙老师的做法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A.保护学生安全
B.尊重学生人格
C.用于探素创新
D.认真备课上课
参考答案:B
解析:
孙老师公开批评小茜,对其有侮辱性言语,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
第971题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B.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C.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1)坚持知行统一原则;(2)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3)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4)坚持个人和社会相结合;(5)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
第973题
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学生的爱
C.严慈相济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师爱”不等于溺爱,更不等于偏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是严慈相济的爱。故选C。
第974题
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余老师的做法( )。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
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
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
参考答案:D
解析:
余老师没有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体现了其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很好地践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师应做到廉洁从教的要求。
第975题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可以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第976题
当学生缺少兴趣时,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这启示教师( )。
A.维护学生权益,为人师表
B.言行举止文明,知荣明耻
C.了解学生特点,因势利导
D.公正对待学生,廉洁从政
参考答案:C
解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特点,因势利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
(2)主要危害: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正确做法: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
(4)理由: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联系案例展开论述。
第978题
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参考答案:C
解析:
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对违纪学生罚款侵犯学生的财产权,是一种教师违法(侵权)行为,朱老师拒绝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依法执教。
第979题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行为还要成为众人表率,才能称得上是“教师”。选项B符合这种说法。故选B。
第980题
新入职的小张老师发现教师工作不似想象中的轻松,而且工资平平。所以小张老师决定除了上课之外,其余事情都不参加,其余时间都用来休息。小张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教师可以自由安排课余时间
B.正确,已经完成了教师的本职工作
C.错误,应该运用课余时间出去兼职
D.错误,违背了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
参考答案:D
解析:
爱岗敬业是每个从业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小张作为教师不备课、不布置作业、不批改作业没有尽到教师该尽的职责。